中国舰船发展史(中国战舰的发展史)

2022-12-09 18:54 点击:80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战舰的发展史

一、沙船

“沙船”的有点在于底部较平,船舷较低,吃水量少,所以它的适应性特别强。而它也有缺点,由于“杀船”底部扁平,所以它的航行速度比较慢,除此之外它的穿浪航行能力较弱,很难进行远程航行。

二、福船

这种船只是从宋元时期开始使用的,跟“沙船”不同的是,这种船采用了上宽下尖的设计,而且还有双舵设计,增加了其操控性;除此之外水密性也非常好,在船体内部设计了隔水舱,这样能大大提高船只的生存能力,即使有一两个地方漏水也能及时补救。当时福建地区就是制造这种船的主要基地,所以得名为“福船”。

三、广船

“广船”跟“福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大型舰船,都采用两头尖设计,也有水密舱,唯独不同的地方就是“广船”船体使用的是杉木,杉木产自于东南亚的铁力木,这种木材非常坚韧,不容易变形,耐腐性和耐磨性也非常高,只是这种木材价格昂贵。除此之外“广船”还采用了一桅多帆设计,所以它的平衡性较强。虽然“广船”的制造费用昂贵,但是它比“福船”耐用的多,后来这种船也被广泛沿用至明末初期。

四、鸟船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出现的木质帆船“鸟船”,别看这种船个体较小,但是它创造了帆船时代的最后辉煌。

2. 中国战舰的发展史图片

大翼战船: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的吴国,中国最早的战船,也是春秋时代体积最大的战船。船长28米,宽3.6米,可配备作战士兵91人,靠划桨驱动,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在技术上,大翼战船已领先世界,成为后来中国船称雄世界的基石。

2.横隔舱:是隋唐时中国特有的船体内部构造,用仓板将船体分割成互不相通的仓区,即使船体进水,也可避免沉没。欧洲真正实现横隔舱技术,比中国晚1300年。

3.千里船:由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设计,利用踏板原理以人力驱动踏板行船,速度很快。此船最早作为水战中的快速冲锋舟,在唐宋两代几经改良,变成宋代中国内河主力战舰———“车船”,在宋金战争中屡立奇功。现代轮船的雏形以及最早的螺旋桨驱动原理,皆从此船中演变而来。

3. 中国战舰的发展史简述

1970年8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实现了满功率运行。之后仅仅四个月,1970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全部自主研制,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4. 中国早期战舰

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水面战舰,出现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最著名的就是《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籍记述的吴国的战船,诞生于吴国,大致上就是现代的江南地区。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的“大翼”纯金模型)

据载,吴国当时的专用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名目,均为内河使用的桨船。

其中大翼可以载91人,其中桨手50人,舵手3人。根据现代研究者的推算,其长度大约为27.6米,宽3.68米。

再说造船业(谈不上造船工业),中国的造船历史非常悠久,在江海地区的造船实践活动也非常丰富,从独木舟到桨船、帆船,经历了充分的发展,产生了诸多著名的船型,而且创造了诸如锚、橹、硬帆等一大批独具中国特色的船舶属具。不过从明代开始,中国的造船业开始萎缩,中国船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再没有进化和发展。事实上需要看到,传统的中国船到了现代已经基本处于半消亡的状态。

5. 中国战舰发展历史

中日甲午海战

甲午战争1894年爆发,9月,中日在黄海爆发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损失5艘战舰。日方受重创,但未沉一舰。

2014年9月30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初步探明,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即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该战舰被命名为“丹东一号”。

6. 中国舰艇发展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9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海军部队最高领导机关,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5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50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陆续组建了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体系。 海军陆战队员在进行步坦协同训练 http://wmj007.blog.china.com/200612/102953.html http://wmj007.blog.china.com/200612/102958.html

7. 中国战舰发展历程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8. 军舰的历史发展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9. 中国战舰历史

艨艟蒙牛皮的小艇非常有名,以速度著称,一般为20余人.斗舰 斗舰:古代一种装备较好的战船,自三国时期一直使用到唐代。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船下开擎棹孔。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士。前后左右树旗,幡,金鼓。舷上有女墙,墙下船舷开棹孔,甲板上有棚,棚上又有女墙,棚上无覆背,前后左右竖旗帜金鼓,用来指挥作战,可壮声势。《武经总要》:“斗舰者,船舷上设女墙可蔽半身,墙下开掣棹空,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其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士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金鼓。”

船身两旁开有插桨用的孔,船周围建有女墙,女墙上皆有箭孔,用以攻击敌人。船尾高台上有士兵负责观察水面情形。可容纳100人以上楼船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可载兵1000到3000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官网(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官网招聘)
上一篇:2015中国航运公司效益(中国航运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