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因素驱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
航运运价水平的变动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运输成本:影响海上运输成本的因索较多,结构复杂。一般认为应包括购买船舶的实际成本、船舶的营运成本以及船舶为从事特定航次的运输所发生的费用等。
2.航运市场结构:航运市场结构是影响海运运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市场结构对运价产生不同的影响。班轮运输市场曾是寡头垄断的市场,市场运价长期由班轮公会所垄断。现在班轮公会内部控制力已明显削弱,再加上集装箱运输的普遍开展,这种市场已走向消亡。
3.承运的货物种类:货物种类、数量也是影响航运运价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货类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特点,从而影响船舶载重量和舱容的利用,因从运价标准也就不同。另外,货物装卸的特殊要求,货物受损的难易程度也会在运价中得到反映。
4.航线和港口状况:不同的航线有着不同的航行条件,对船舶运输成本影响也就不同。航线距离、气象条件、安全性等也会在运价中得到反映。对海运运价构成影响的港口条件包括港口的装卸费率、港口使费、港口装卸设备、泊位条件、装卸效率、管理水平、拥挤程度以及安全性等。
2.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
大约在24海里到26海里左右这个速度比英,法两国的航母速度不差上下,这个速度在当今商船中可以说是最快的。可能最近一段时间又造出了25000箱左右超大型集装箱船、据报道已超过30海量/小时,这个速度此亳华漆游轮都快上许多,但是每曰消耗的燃油也是不少的
3. 集装箱船主要特征
根据船体结构不同分为:
(一)全集装箱船用于装运集装箱,为在海上能安全、经济、快速和有效地,大量运输集装箱而设计和建造的专用船舶。全部船舱和甲板都用于装载集装箱,故称之为集装箱专用船舶。
(二)半集装箱船主要特点是,将船其中的一部分设计成为永久性装载集装箱的专用货舱,其它船舱为装载其它货物的货舱。
(三)可变换集装箱船主要特点是,船舶所有的船舱既可装载普通货物,又可以装运集装箱。
4. 集装箱船大型化的利与弊
2020年9月22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全球第一艘23000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在上海交付。
被誉为“明星”船型的这艘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直以来备受业界广泛关注。它的成功交付是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彰显了中国船舶集团作为世界一流造船集团雄厚的研发、设计和建造实力,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在世界大型集装箱船领域成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书写了中国船舶工业新的荣耀。
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中国船舶集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长399.9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甲板面积23978平方米,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该船一次能装下23000只标准集装箱,可承载22万吨货物。而世界最大火车一次仅能装载100个标准集装箱,运载能力比为230∶1。
为了满足巨大的装箱量,沪东中华研发制造了当今集装箱船领域最先进的绑扎桥,型式多达21种。最大堆箱层数高达24层,相当于22楼的高度,堪称海上“巨无霸”。
该船集一人桥楼、无人机舱、抗横倾自动平衡、全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自动检测报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安保化自动控制系统于一身,可抗10级风力,仅需26名船员即可轻松驾驭。按照当前世界先进设计标准,航行中可抗10级风力。在超大型集装箱船上使用LNG为主燃料的双燃料动力系统,在全球是首创。
其最大优势是能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标准,与传统燃油集装箱船相比,可减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5. 简述集装箱船的特点
集装箱船采用国际统一规格的集装箱运输货物,大大减轻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装卸速度,中途经公路、铁路、水上运输,均不开箱,可把货物直接运到用户手中。船舶速度快且有固定的班期及码头。
6. 哪些因素驱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
港口腹地是影响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港口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影响港口腹地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港口区位。港口所在位置对于港口腹地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区位影响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比如上海的港口,是海上航道与江河航道的交汇枢纽,航运交接一般需要港口进行,所以上海的洋山深水港等腹地范围几乎可以辐射全国内陆。再比如青岛港,向北辐射东北亚、向南连通各大海域,港口腹地范围也能拓展到华东华北大部分地区。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吞吐量比较大的港口几乎都占了良好的区位优势。
二是靠港航线。说到港口我们会有常态反应,就是港口的航线有多少,其中远洋航线有多少,因为航线的多少是影响腹地范围的又一重要因素。港口作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标志,能否把更多的出口货物运到更远的地方,显示了港口的辐射能力。目前,国内很多货物都是通过陆运或者海运中转到青岛港或者上海洋山深水港等再转运国外,因为这些港口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远洋航线多,因此可以辐射内陆很多省份作为它的腹地。
三是基础配套。好的基础设施是推动腹地扩大的重要因素,比如青岛港自动化程度很高,货物装卸能力强、速度快,为企业省去大量的成本,企业自然愿意货物在这里中转,因此会“不远万里”将货物运转到这。再比如,港口的最大吃水深度大,能够靠泊大型货轮,由于货轮越大运力越强成本越低,所以辐射带动的腹地范围就越广。
四是政策因素。政策影响腹地主要是靠税收等方面的减免或者扶持,比如有些港口享受启运港政策,货物只要确定运往启运港,从离开启运时就开始退税,退税时间可以缩短两周以上,大大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节省了企业成本,这样港口腹地自然大。再比如,有些港口可以开展沿海捎带业务,这样运力更强、效率更高,为企业带来更大便利,节省更多成本,腹地单位也会相对更大。
7.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给港口带来的影响
大型集装箱船舶一般都有强大的主机功率,在最小允许用车(微速进或极慢车)的情况下,也有7~8 节的速度,有些船可达9节,前进一的静水速度12~13节,前进二有15节左右。而船舶从静态状况下开始用车,假如在5分钟内开到前进二,那么,船将在10分钟内达到10节以上的速度,如果在10分钟开到前进三,那么船约在15分钟达到其前进三的速度(我轮为19.5节)。因此,对船长来说,了解和掌握本船的操纵特性非常重要,也就能安全地,灵活地操纵船舶。
1.提速
在船舶离泊或起锚后,一般先用微速或前进一航行,待船进入航道或计划航线后再视情况逐渐加到一定的速度——安全航速。但为减少因横风、横流对船舶横移的影响,要提前使船舶达到一定的速度。另外,有引航操纵时,引航员一般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到前进二、前进三。此时有必要提醒引航员主机功况和船舶速度。
2.减速
大型集装箱船的海上速度一般都在25节左右,在抵港前的减速,我的体会是提前备车,使主机从定速降到可随时操纵状态(一般需20分钟),然后在宽敞水域进行主机正倒车、舵机的操舵试验,确认操纵系统无误后再驶向引航站或锚地,根据其距离和时间控制船速。引航员登轮时,送引航员的小艇速度一般在7节左右,如距离引航员登轮点有3海里而此时的船速约15节时,此时因马上开微速进,这样在抵引航登轮点的船速就在7~8节;如为赶时间,快车驶向引航员登轮点, 在相应的减车后未能降到引航员登轮速度时,用舵减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进入锚地时的船速也应控制在7~8节较为妥当。当然,还应视当时的水流和风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二、抛锚作业
对于锚地的水深、底质、避风条件等是船长在抛锚前需了解的基本条件,而每位船长在抛锚前都想有一个适合本轮抛锚的最佳锚位,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因为港外锚地都是由港口当局指定的,加上船舶的密集度,因此,锚位不容船长自己挑选,只得在指定的锚位抛锚。进入锚地用车为微速进,船速在7~8节较为妥当,既可以把定航向,也可以控制船位,如顶流不需要掉头的话,在抵达锚位前1海里停车,待船趟进到离锚位约5链时,视风压情况使左舵(左舵20°~左满舵),待船头开始向左转后,离锚位约3链,船速在3~4节,即开后退一,观察船艏变化及GPS、RADAR和电子海图,在船速接近零时船艏也相应不动,此时下锚位最佳时机,然后待船速有微退约0.5~1节时停车松链,这样,在锚链松到5~6节入水(如水深在20米左右,正常气象海况下),船舶还有0.5节的退速,观察锚链情况,在锚链张紧时即开微速进,锚链一有松弛马上停车,抛锚完毕。此为理想的抛锚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所以经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掉头抛锚
在宽敞的锚地,而且可供本轮掉头的足够水域,掉头顶水抛锚较为合适。首先选好锚位,用微速进船速7节左右接近锚位正横约0.6海里时用满舵向左或向右掉头(我轮的旋回直径约0.5海里),在用舵后船速迅速下降到4节左右,在接近顶流时停车并调整好船艏,此时船离抛锚点约2链 再开倒车,在船停住时下锚,其船位基本到达所选位置。不论用左锚还是右锚,抛锚时使用锚的一舷小角度受流,这样可避免锚链过球鼻艏。
2.顺流抛锚
在没有足够水域而又一定要在指定锚位抛锚的情况下,可以顺流抛锚,根据船契入角不同来估计船在抛锚后向左或向右掉头而使用左锚或右锚,向右契入是右舷受流,应用右锚较妥,抛锚后船向右掉头。根据本人的实际经验和对外国引航员抛锚操作的具体观测,顺流抛锚也是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情况是:用能维持舵效速度驶向锚地,备好锚后停车趟航抵指定点,在船速2~3节时便可下锚同时打倒车,抛锚后不需刹住锚链,随船向前松链,等到船停住时,锚链也应松到5节落水左右,然后停车,在水流的作用下船舶自然掉头,如水深在20米左右,而气象、水流较理想的话,抛锚作业也就到此可以了。当然,在不同的船速用车的情况也不同,我在温哥华和美国西雅图看引航顺水抛锚,他们是在船有4~5节时就下锚松链,同时用后退二或以上的车将船停住,掌握在船停、车停锚链也到位,恰到好处,完成抛锚。
3.抛深水锚
深水锚一般指水深在50米以上的抛锚作业,根据本人亲身体验和观测他人操作,抛深水锚一般都是用锚机直接松链,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船有一定的前进速度约在2~3节的情况下随船的移动松链,同时根据船速的快慢,控制在锚链到位是将船停住;二是打倒车使船停住后松链,在船有一定后退速度(小于一节较好)时停车,锚链随船后退送到位,在锚链到位即将吃力时开一进车锚链有松弛的趋势时将船停住,抛锚完毕。
三、避让和转向
由于大型集装箱船具有快速特性,如果使用较大舵角避让或转向时,将会产生较大的横倾,若稳性较小,船速在20节时用10°舵角转向,十几秒后就会有近10°的横倾产生,再用反舵把定时,就会产生更大的横倾,不利于船舶安全。因此在避让或转向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用舵角度。
1.避让
大型集装箱船在海上高速航行时的避让,对掌握避让时机和会船距离有很高的要求。如二船相距8海里都是以24节的速度相对航行,那么,会遇时间仅需10分钟,为能有效地避让,此时就应该采取避让行动并验证避让效果。当然,最好在采取行动前用VHF与对方沟通,协调行动。一旦出现二船避让不协调时尚有纠正余地,如果再晚,会船距离过小,很可能会出现紧迫局面以致碰撞危险,安全会船距离保持在2海里左右。避让船舶强调早让宽让,对大型快速船的避让,我的体会是只有早让,才能做到宽让,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大舵角避让,一般用5°舵角就可以达到避让效果,从而避免因转向造成船舶横倾。
2.转向
为使船舶保持在计划航线上,就要正确掌握转向的提前量和所使用的舵角,然而就我轮即4250TEU的巴拿马船型,转向一般在离转向点0.5海里开始使舵,观测转向角速度表,根据转向角速度,及时回舵、反向操舵把定航向。如果改向20°,则用5°舵角,在角速度达到10°/分后回到正舵,利用旋转惯性让船继续转向,角速度逐渐减小,在到达计划航向前5°反向操10°角,等到角速度为0时基本在计划航向上。现代化的船舶一般都安装有船舶转向角速度仪,船舶转向时,在驾驶台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本船的转向角速度,如船以22节速度航行时用右5°舵角转向,那么,约在30秒左右,其转向角速度可达到20°/分。(在不同的装载、水深、风流及所转方向不同,在用同样舵角的情况下其转向角速度也不同,只有在亲身体会后才能找出感觉)。
四、大风浪时船舶操纵
众所周知,大风浪对航行船舶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快速航行的集装箱船舶,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船体损坏和箱子坠海事故。一般的集装箱船航速都在20节以上,其本身就有5~6级的船风,如果相对5级顶风航行,那么就有10级的相对风速,船舶就会上浪,对船体的冲击力已经不小了;如果有7~8级的顶风航行,其相对风速将有12级以上,这样风浪对船体及甲板货物造成很多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极易造成船体损坏、集装箱浪损和坠箱事故。另外,如果偏顶风航行,那么正好使风浪正面冲击船首两舷的船体和舷墙,是受风浪的正压力,加上船艏的船体形状是呈倒三角,不易分解其所受正压力,因此,极易造成船首舷墙受损及锚机甲板凹陷变形,我司就发生过船首舷墙变形和艏防浪板受损的情况。因此,就本人的实际经验,顶风时,减速航行是减小风浪对船体的冲击力和避免船体、箱子浪损的最好方法,因为由于船首是三角形状,可以分解风浪对船体的冲击力。 对于减速到如何程度,应该看当时的风浪情况而定,一般减到船在受风浪冲击时,船舶没有急剧的抖动即可。
8. 简述集装箱船舶的特点
集装箱货轮远洋线的话,不累,不需要什么体力劳动,但是因为长期在海上航行,生活很枯燥乏味。
海上航行期间只能吃鱼肉、或者冻肉之类的,吃菜较少,时间长了,饮食方面也会有所不适。
集装箱船舶不像散杂货船靠泊时间较长,集装箱靠泊装卸时间一般在一天内就能完成,所以船员很少有下地活动的机会,这样一个航次几个月的船上生活,很枯燥。
不过远洋船舶,船上一般会配备乒乓球室、棋牌室,或者局域网打打游戏什么的,算是海上长期航行的一个娱乐依靠和心里慰藉吧。
9. 哪些因素驱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在满足
船舶在海上会受到波浪的作用,产生波浪附加的弯矩剪力,而这个弯矩剪力是跟船长的2次方成正比的,这就意味船需要更大的纵向弯曲强度,而纵向弯曲强度是由纵向的连续列版,如甲板,外板,底板以及纵向的骨材提供的(即剖面的模数).剖面模数取决于参与总纵强度的构件的尺寸(对中和轴的惯性矩)船长越大,这些构件就要越强(板厚增加、骨材加大),导致全船的刚才重量急剧上升,建造成本大另外,这么大的船,受到的摩擦阻力也很大,导致主机马力急剧加大,其他的辅机,锅炉容量也很大,耗油量急剧上升,营运成本大大增加另外,世界上也很少有港口能容纳这么大的船这么大的船一般来说都是运输原油的,因此会增加额外的风险,海上风浪,
10.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利弊
1、车速高。高速公路平均时速在80千米以上,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20千米,比普通公路高出60%~70%。
2、通行能力大。高速公路车道多、路面宽,通行能力大,高速公路所能承担的运输量要比普通公路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
3、行车安全。
4、降低运输成本。高速公路完善的道路设施条件使汽车单位运输量的燃油与轮胎消耗、车辆磨损、货损及事故赔偿损失降低,从而使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
5、促进汽车制造业发展。高速公路的高效率推动了公路运输组织方式的变革,使汽车制造业向提高轴荷载、大型化、高速化、专用化车型及集装箱运输车发展。
6、带动沿线经济发展。高速公路的高能、高效、快速通达的多功能作用,促进高速公路沿线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高速公路沿线创造出的有利投资环境,使其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7、降低能源消耗。
缺点是1、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2、投资大,造价大。3、工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