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防腐锌块有多少块
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目前,锌在有色金属的消费中仅次于铜和铝,是第三大有色金属。锌金属具有良好的压延性、耐磨性和抗腐性,能与多种金属制成物理与化学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原生锌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金属锌、锌基合金、氧化锌,这些产品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镀锌。用作防腐蚀的镀层(如镀锌板),广泛用于汽车、建筑、船舶、轻工等行业,约占锌用量的46%。
2. 船底防腐锌块
除金、铂等少数贵金属之外,绝大多数金属在空气和水中都会受到腐蚀。防止金属腐蚀的一个简单原理,就是把金属和腐蚀性的环境相隔离。防腐方法简单归纳如下:
(1)非金属保护层。将耐腐蚀的非金属物质,如油漆、喷漆、搪瓷、陶瓷、玻璃、沥青、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聚酯)等,涂在要保护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
(2)金属保护层。用耐腐蚀性较强的金属或合金,覆盖被保护的金属表面,覆盖的方法有电镀、热喷镀、真空镀等。按防腐蚀的电化学性质来说,保护层可分为阳极保护层和阴极保护层。阳极保护层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比基体金属低,例如镀锌铁板,锌为阳极,铁为阴极。阴极保护层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比基体金属为高,例如镀锡铁板,锡为阴极,铁为阳极。就保护层将金属和环境隔离的作用而言,两种保护层无原则区别。但当保护层受到损坏变得不完整时,情况就不同了。如前所述,阴极保护层将使基体金属成为阳极,造成孔蚀。阳极保护层,如镀锌铁板,此时锌为阳极,基体金属铁是阴极,受到腐蚀的是镀层锌,而非铁。直到镀层受到相当大的破坏,不能对基体金属起到保护作用时,基体金属才开始腐蚀。
(3)电化学保护。
①牺牲阳极保护:将标准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和需要保护的金属连接起来,构成电池。这时,需要保护的金属因电极电位较高成为阴极,不受腐蚀,得到保护。另一个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是阳极,被腐蚀。例如,海上航行的船舶,在船底四周镶嵌锌块。这时,船体是阴极,受到保护,锌块是阳极,代替船体被腐蚀。这种保护法是保护了阴极,牺牲了阳极,故称牺牲阳极保护法。
②阴极保护:这是利用外加电源来保护金属。把需要保护的金属接在负极上,成为阴极而免除腐蚀。另外取一些铁块接到正极上,使之成为阳极,让其腐蚀,实际上也是牺牲阳极。和上面的方法所不同的是,这里由外电源提供电流,而不是由电池本身提供电流。化工厂的一些酸性溶液贮槽或管道,以及地下水管、输油管等,常用这种方法防腐。
③阳极保护:这也是利用外加直流电源来保护金属。但把需要保护的金属接在正极上,成为阳极。按理这应该加速金属腐蚀。但对一些能形成保护性氧化膜的金属,并非一定加速金属腐蚀。相反,在适当正的电位范围内,由于阳极上氧化作用加剧,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氧化膜层,使金属得到保护,腐蚀电流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叫做金属的电化学钝化。阳极保护就是将能够钝化的金属,在外加阳极电流的作用下,使其钝化而得到保护。
(4)加缓蚀剂保护。
缓蚀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将它少量地加入到腐蚀介质中,就可显著地减小金属腐蚀的速率。由于缓蚀剂用量少,简便而且经济,故是一种常用的防腐手段。缓蚀剂通常分为三类。
①钝化剂:一般是无机类的强氧化剂。例如,铬酸盐、硝酸盐、钼酸盐等。它们的作用就是使腐蚀介质具有更强的氧化性,使金属表面保持完整的氧化膜。其作用和电化学的阳极保护异曲同工。
②有机缓蚀剂:其中包括酸洗缓蚀剂和抗蚀油脂。钢铁的酸洗是许多加工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预处理工序,目的是除去钢铁表面的氧化物,但这个过程必然也会使金属本身受到腐蚀。为了减少金属的腐蚀,在酸洗时必须加入缓蚀剂。这种缓蚀剂通常有:邻位和对位的甲苯硫脲、丙硫醚、二戊基胺、甲醛、对位硫甲酚等。其作用机理是:缓蚀剂被普遍地吸附于钢铁的表面,使得钢铁酸洗时引起腐蚀的电极反应受到阻化。有的缓蚀剂可以提高氢的超电压,使氢离子还原的阴极反应受阻;有的缓蚀剂可使铁氧化为二价铁离子的反应受阻,使阳极极化。但一般认为,缓蚀剂可以同时减慢阴极和阳极的反应,使钢铁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
抗蚀油脂用于金属材料和制件在运输和贮藏期间的暂时防腐,它主要由油、脂或蜡等加入少量有机添加剂组成。这种有机添加剂一般是极性化合物,可吸附于金属表面。其作用机理相似于酸洗缓蚀剂,所不同的是,要求抗蚀油脂中的添加剂在近中性的条件下发生作用,而酸洗缓蚀剂要求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作用。作为抗蚀油脂中的添加剂的有机物质通常为:有机胺类、环烷酸锌、各种石油产品氧化的产物、磺化油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等。
③气相缓蚀剂:气相缓蚀剂是一种能挥发,但蒸气压较低且其蒸气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它主要用于重要机器零件(如轴承等)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防腐。其防腐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主要还是和气相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有关。最有效也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气相缓蚀剂是亚硝酸二环己烷基胺,这是一种无毒无气味的白色结晶,挥发较慢,在较好的封闭包装空间中,室温下对钢铁制件可以有一年的有效防腐期。它的缺点是,会加速一些有色金属如锌、锰、镉等的腐蚀,所以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制件中有无有色金属。
3. 船用防腐锌块不腐蚀原因
可以的。
1,原理是没有问题,锌要比铁先腐蚀,船舶在海洋中也会附带锌块,不过这是在使用过程可以如此操作,毕竟是你自己的车,如果是生产厂家这样做就比较麻烦了。
2,生产油箱的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锈蚀的问题,尤其在库房中存放过程,因为在内壁环境,只要进入了水分,哪怕是水汽,锈蚀都会很快产生。比较得当的做法是,使用气相防锈油,这样用量很小,也不影响油箱的后期使用,因为和汽油是互溶的。
4. 船体防腐锌块
大家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原因就是其中溶有大量的NaCⅠ,MgCⅠ2等等电解质,轮船外壳为钢铁,钢铁中主要成分为铁还会含有碳,有铁有碳再有电解质溶液(海水)这样就会在船壳表面形成大量微小的原电池,铁比较活泼,做为负极是失电子被氧化的一极,所以轮船外壳就被腐蚀了。防腐的方法是在轮船船体上贴上锌块。
5. 船上的防腐锌块有什么用
早期船舶多使用黄铜合金作为螺旋桨材料,但是随着船舶大型化,高速化,黄铜材料的性能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一方面黄铜材料抗拉强度和耐疲劳腐蚀强度较低,应用在大型高转速螺旋桨上叶片厚度大,加上材料密度大,导致螺旋桨自重过大,造成轴承过早磨损,另外随着螺旋桨转速增加,螺旋桨叶面空泡腐蚀加剧,而黄铜螺旋桨在海水中易发生脱锌腐蚀,导致材料塑性降低,进一步加剧空泡腐蚀和应力腐蚀,导致螺旋桨容易产生开裂折断。那么现在像航母这种大型舰船的的螺旋桨一般采用什么材质呢?
航母的螺旋桨材质是特制铜合金。为什么不用钢,航母常年泡在海水中,钢不耐腐蚀。为什么不用纯黄铜,为了增加其刚性,不变形,就加了锰、镍等其它金属,按一定比例锻炼而成,特制铜合金。航母的螺旋桨,其桨叶有五片,重量达一百多吨。其制作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这项工艺技术。可以说,航母螺旋桨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业中的黑科技,一点不为过。
该工艺大致有三方面的着重点。
一是单片桨叶直径5~6米,其铸模成形中不能有空泡。
二是桨叶表面光滑度要求高,达到微米级别水平,可以说要达到像玻璃一样平滑。
三是要划水,桨叶就要求有一定的曲度,异形加工难度高,这可是要精心计算和加工。
航母上装有四个螺旋桨,便于转向。而螺旋桨长年在水底之下,人们戏称,螺旋桨是航母的苦工。据报道,我国曾给辽宁舰更换过螺旋桨,显然,我国己经掌握这制造工艺。
6. 船用锌块型号
镶嵌锌块
当锌块与铁放在一起,然后在海水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微电池,锌块是阳极,铁块是阴极不,锌块被不断腐蚀,铁块却安然无恙,船舶正是利用这个原理,在船舶船舷两侧固定锌块,保护船舶本体不被腐蚀。
这是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海轮上。这种方法还在海轮各种冷却器上。
7. 船用锌块的类型
1、原料不同
锌镁铝是以锌为基础加入了铝、镁的锌合金。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础的合金的总称。
2、适用范围不同
锌镁铝可用于压铸仪表、汽车零件外壳电线杆表面的镀锌防腐蚀、锅炉水冷壁
铝合金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化工等。
3、加工时的熔汤温度不同
锌镁铝在400多度。
铝合金700多度。
4、机械性能不同
锌镁铝硬度为65-140,抗拉强度是260-440。
铝合金硬度是45-90,抗拉强度为120-290。
8. 船舶防腐锌块有多少块钢板
船用防锈锌块主要是延缓海水锈蚀船体的,在陆地上对车的作用不大。
9. 船舶锌块安装要求
热镀锌(galvanizing) 也叫热浸锌和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热镀锌工艺流程:成品酸洗-水洗-加助镀液-烘干-挂镀-冷却-药化-清洗-打磨-热镀锌完工 1、热镀锌是由较古老的热镀方法发展而来的,自从1836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近三十年来,伴随着冷轧带钢的飞速发展,热镀锌工业得以大规模发展。 热镀锌(钢管)生产工艺: 上料→酸洗、水洗→溶剂→烘干→热镀锌→内、外吹→滚标、标识→钝化→检验→包装。 上料 上料工应检查原料情况: 1、钢管的外表面不得粘有油污(特别是沥青油调合漆等油污),否则会造成大批不合格品。 2、钢管在生产后一定要矫直,消除钢管的内应力。 3、钢管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腐蚀不能镀锌,否则将浪费大量盐酸。 4、钢管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出现人为弯管。 5、用于热镀锌的钢管,不允许把标识物贴在钢管的内、外壁上,以免造成漏镀。 酸洗、水洗 1、钢管的酸洗: 1)酸洗工在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工作中认真检查工作现场有无障碍、吊带是否完好无损,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工作。 2)酸洗主要采用盐酸酸洗,采用水来配制盐酸,盐酸含量为18~20%比较合适。 3)酸洗工工作前首先了解酸的浓度、温度及本槽酸洗管的吨位。 4)吊管时两根吊带要离开端头1.3米左右,防止吊弯钢管,造成镀锌管内漏;在往酸槽下管时,钢管要倾斜15°,先下自己站立的一端,防止喷酸伤人。 5)钢管每次酸洗,重量在2~5吨为宜,时间5~15分钟。 6)钢管在酸洗时要经常振动,在振动过程中要把钢管平放在酸槽的横条石上,反复起动一侧吊带3次后再起动另一侧吊带3次,重复两次后再吊起;振动上升角度不大于15°。 7)酸槽加温时,先将蒸汽管固定牢固后再打开蒸汽阀门。 8)天车吊管进、出酸槽时,不得撞击槽壁,防止损坏酸槽。 9)钢管的欠酸洗的主要原因: (1)钢管在进料时要严格检查,要做到不合格钢管不投入酸洗。。 (2)钢管在振动时不认真操作。 (3)酸洗时间及盐酸含量不足。 10)钢管过酸洗的主要原因: (1)盐酸含量过高。 (2)酸洗时间过长。 11)酸洗后检查钢管外表面是否光滑、有无残留氧化铁皮、有无油垢污染钢管表面。 2、钢管的水洗: 1)钢管的水洗要在流动的清水槽中进行,水洗时要将钢管全部浸在水中,把酸洗吊带放松,起落三到四次。 2)水洗后,要将钢管内的水控净,尽快进行溶剂处理,以防止钢管氧化。 3)清洗水铁盐含量标准不得超标,无其他杂物,保持干净透明。 4)在洗管时,严禁操作人员跨越酸洗槽,防止滑倒或掉入酸槽伤人。 溶剂处理 1、钢管进入溶剂槽内,把吊带放松到钢管全部浸入溶剂内,不允许钢管表面露出溶剂表面。等钢管两端不冒气泡为止,再吊起钢管的一侧上下振动,吊起钢管控净溶剂后进入烘干台架。 2、钢管在溶剂处理过程中钢管的倾斜角度不大于15°。 3、钢管在溶剂中浸泡时间为60~120秒,当班回镀管浸泡3~5分钟,接班回镀管浸泡5~10分钟。 4、溶剂温度:常温 保持溶剂干净。 5、溶剂处理后的钢管,不要粘上其它脏物,不要淋上水,放入烘干台架摆平;放到烘干台架上的钢管,不允许人到钢管上面去踏,如必须上去,双脚必须涂上氯化铵后再到管上去作业。 烘干 1、溶剂处理合格后的钢管放在烘干受料台架上,将钢管齐头一侧放在锌锅前侧和第二个磁力辊前侧成直角摆平;弯度较大的管放在后面或者矫直后放在受料架上。 2、烘干炕主要作用是把钢管表面的水份烘干,另一方面是提升钢管本身的温度,防止溅锌伤人,也不带走锌锅内的热能,促使锌铁合金层的加快生成。 3、烘干炕温度为80℃~180℃,钢管的干燥时间为3~7分钟,也可根据钢管的规格、壁厚不同掌握烘干温度;干燥工要随时检查钢管的干燥程度,防止时间不足进入锌液中溅锌伤人;烘干时不要超温,防止把溶剂烘焦。 热镀锌 钢管的热镀锌采用齿盘全浸式半自动镀锌方式拨入、压下、螺旋、拔出、提升的机械原理,完成热镀锌过程。 1、工艺参数控制:锌液温度应控制在440-460℃之间;浸锌时间应控制在30-60秒之间;加铝量(锌液面含铝量0.01-0.02%) 2、锌锭使用应为国标Zn0-3锌锭。 3、要经常维护控制好拔入压下螺旋、拔出提升装置的可靠性能,加强气缸的润滑,调整好镀锌管分配器的高度、角度,将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 4、接近开关的摆放位置要准确无误;热电偶线和表要统一型号使用,否则,温度误差大,热电偶的保护套管,要经常检查更换。 5、操作台操作人员要根据炉前设备运行情况及手势指挥,手动调整速度防止卡管现象。 6、炉前工使用工具要先预热再使用,以防止溅锌伤人;经常检查有无钢管掉入锅内,如有要及时清出;要及时调整设备别卡管,以保障设备的安全。 7、向锌锅内加锌时,锌锭要先预热,加锌时决不允许一捆捆加锌,加锌每次最多不多于五块,应将锌锭纵向贴向锌锅壁面缓缓划下,以免冲击损坏锌锅和溅出大量锌伤人;锌液内严禁铁类物质掉入,以防产生大量锌渣。 8、熔锌时应缓慢加热,不可烧急火,否则会有损镀锌锅的寿命,而且有大量的锌蒸汽挥发出来。这种有害气体被人体吸入过量后,会患一种“铸工热”的病症。在熔锌过程中,一旦锌已具有较高温度切不可用手去拨动锌块,以免灼伤,应采用适当的工具去拨动它。 9、要定时清出锌液表面的锌灰。刮灰时应轻轻在锌液表面上用刮灰板刮拭,不能搅动得太厉害,以免锌灰扬起,刮灰板不应与正在浸锌或出管时的钢管相碰,以免轧住出现人身事故或设备事故。 10、炉前地面上的锌块、碎锌、镀锌时带出的锌、钢管流到外面的锌要随时回收回锅,以减少锌锅的热损失。 11、锌液表面加铝锭时,一定要前后活动几次保证锌液表面铝含量均匀。 12、为了便于涝渣及抽锌,锌锅内部要放入20吨铅。 13、捞渣时要把捞渣机先预热,锌渣要分大小块存放,涝渣温度应控制在455℃以上进行,摆动抓渣机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离开锌锅1米处,脚要站成丁字形。 14、热镀锌工艺要求比较严密,所以在热镀锌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干足工位,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的根数或吨位越多,成本越低,反之越高。 引出与外吹 1、镀锌管提出后,采用磁力辊道把镀锌管引出,引出机的转数不要太快,让锌在内吹前流净。 2、外吹环角度要与磁辊成平行直角,纵向、横向位置要正,保证镀锌管在风环中间通过。 3、安装磁力辊时,五个磁力辊上下左右必须在一条中心线上,保证外吹的后的镀锌管锌层均匀。 4、外吹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外吹,最好采用70℃以上,压力在0.2-0.4Mpa状况下进行。 5、在下列情况下应调整风压: (1)、镀锌管外表面锌层太厚。 (2)、外吹后锌层表面发暗。 (3)、外吹后锌层表面粘附着杂物和条状不干净物应调节风量。 6、根据镀锌钢管规格更换同规格的风环,风环不能用其它规格代替。 7、外吹风环在无风条件下禁止镀锌管通过,以免造成风孔堵塞,影响外吹的质量。 8、要经常检查外吹环内是否清洁,是否有挂锌,镀锌管外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划伤;磁辊表面、链条是否挂锌,如有挂锌要及时清理。 9、引上辊道由于无磁力辊,锌层又没有固牢,锌层表面最容易划伤,引上辊速度要和磁力辊速度匹配好。 内吹、横移及水冷 1、热镀锌管通过引上装置送到内吹机旁通过接近开关完成横移,压下内吹,压头抬起,横移,完成内吹及下管动作把热镀锌管移进冷却水槽。 2、热镀管在引上辊道上是最容易被划伤的,主要是钢管在运行中锌还没有完全凝固。 3、内吹采用蒸汽进行吹扫,内吹压力为0.4-1.0Mpa;内吹后的镀锌管内表面必须光滑。 4、镀锌管在链条上要保持一定倾斜角度,让冷却水流净。 5、内吹工作业场所地势较陡,作业空间较小,一定要认真操作,防止滑倒摔伤,以及弯管伤人;严禁身体的任一部位,直接接触高温镀锌管,以免伤人。 6、在水槽作业时要注意脚下是否站稳,有无其它障碍物,防止掉入水槽中;水槽上链条运行,很容易别管,要防止飞管伤人。 钝化 含义:当制件需要较长时间的贮运时,应对之间进行钝化处理,以防止在储运过程中产生腐蚀。其腐蚀产物通常称为白锈。常用钝化方法有铬酸盐和磷酸盐法。 1、钝化方式采用热镀锌管在跑道上面直接喷淋钝化液,在距离喷淋位置一米的地方经汽刀抹拭吹净附液,注意一定要吹净。 2、采用压缩冷气抹拭,吹掉钢管表面的附液并使涂层均匀。通过调整气压大小调整涂层的厚度,决不能有多余液珠附在锌管表面上。 滚标、滚杠与包装 1、滚标、滚杠: 1)滚标机工作时,严禁用手触摸滚标辊,防止压手;严禁双管通过滚标机,防止压辊损坏。 2)镀锌管在输送辊道运行中滚标,滚标机要根据不同规格,更换字条,更换一次规格要调整一次压轮高度,要经常添油。 3)滚标机的胶圈要经常检查,发现有裂纹要及时更换。 4)胶轮应压在钢管的中心线上,要调整好压角的上下固定螺栓。 5)在打印标志环时,二人要同时滚动,滚钢管用毛毡要经常加油墨,但油墨不易过多。 2、包装: 1)打包机使用空气压缩机气体,压力为0.4-0.8Mpa。在打包机工作状态下禁止用手去摸打包机动作部位以免伤手。 2)打包时先把卡扣穿在包装带上,再把包装带绕过钢管,把另一端插入卡扣内,把打包机压在打包带上,打开打包机风阀进行打包压扣。打包带厚部为1.0—1.2mm,包装带要求离端头一道100mm,二道300mm,兰杠标志应离端头400mm。 3)包装时相同规格的镀锌管选择同一规格的包装架,把镀锌管摆成六角型,并达到一头齐。 4)包装后的钢管外表面一旦造成污染要用干净的棉沙抹干净后方可上垛,如有条件小管要把管内水控净;不允许任何人用脚踩管,要保持镀锌管外表质量。 原理: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α铁(体心)固熔体。这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FeZn13,沉入热镀锌锅底,即为锌渣。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其含铁量不大于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