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功能。而GPS具有定位和授时功能。所以你要说是特点,可以理解为北斗系统具有其他系统 不具有的卫星短信功能。
怎么更好地理解呢。例如,A带着GPS设备和B带北斗设备去到不同的沙漠、大海等无人无手机信号的地方。A可以在GPS设备上查看自己的具体位置,但是他无法向外界进行呼救;而B不仅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短信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并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告知外界,从而获得施救。是不是清楚了?
想体现北斗短信功能,目前有一种非常低成本的方式,因为已经有这样的个人应用了。百度一下“北斗海聊”这个东西,你可以购买或者租用一个海聊终端,即可以体现北斗短信,放心,不像其他卫星通信设备,北斗海聊的通信都是免费的,所以无论你经常用还是放着不用,都是不会产生资费的,非常实在。
支持国产北斗 !
船舶无线电导航的发展概况
20世纪20年代以来,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20~40年代,用无线电测向系统逐渐替代岸上的无线电测向站和直接提供方位信号的旋转式无线电指向标导航。这时期发展的无线电导航系统主要是方位系统,属近中程,提供的位置线为大圆弧(岸测船)或恒位线(船测岸),在近距离可当作直线。②40~60年代,无线电双曲线导航系统蓬勃发展,提高了船舶定位精度。1943年美国建成中程系统罗兰-A;1944年英国建成中近程系统台卡;在此基础上,50年代末美国建成远程系统罗兰-C,并研制超远程系统奥米加。40年代中期德国研制成中远程方位系统桑尼,并由英国发展为更完善的康索尔。这些系统作用距离大大增加,可提供较高的定位精度。③60~80年代,全球性导航系统迅速发展,并进一步提高了船舶定位精度。美国于1964年建成“海军导航卫星系统”供军用,1967年开放供民用。该系统覆盖全球,精度高,但不能连续定位。7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一种可连续定位、精度更高的卫星导航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计划于80年代后期建成投入使用。奥米加系统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最后一个发射台于1983年正式投入使用。微处理机的应用促进了系统设备的组合化和导航定位的自动化。将几种导航系统的船舶设备所提供的定位信息,用微处理机加以组合处理,从而提高了船舶定位精度。这种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组成整体的导航设备构成组合导航系统组合定位与自动制定航线、自动避碰操作、自动保持航向相结合,构成综合导航系统(见船舶驾驶自动化)。这一时期,近程高精度定位系统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年来,还发展了近程甚高频无线电测向系统,与雷达配合使用,可在与对方用甚高频无线电话通信时,测定其方位,在岸上的交通管理中心还可测定其位置,以方便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