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韩海底隧道的设计方案
日韩海底隧道的建设方案经多次讨论已分为三个路线:
日本九州佐贺县唐津至对马岛下岛至南巨济市(209公里)、九州唐津至对马岛上岛至庆南巨济市(217公里)、九州唐津至对马岛至釜山(231公里)。这是其间一直研究海底隧道问题的日本学界拿出的方案。这条隧道的长度为英国到法国海底隧道(50.54公里)的4倍多,如果建成,将会成为世界海底隧道之最。
这三条路线各有长短。对马岛下岛到巨济的路线最短,但通过海底的跑线最长。对马岛长岛到巨济的路线,除了横跨对马岛之外与上一路线一样。通向釜山的路线比较直,但距离最长,还会通过地震带,不过因为直接通到釜山港和京釜交通轴心,物流等经济价值高,而且海底部分为128公里,比别的路线短20公里左右。
估计工程费为60万亿到100万亿韩元,工程时间为15~20年,是英法海底隧道(工程费约14万亿韩元,工程时间6年)工程费的5倍,工程时间的3倍多。至于建设几条隧道,是只建公路还是同时建设公路和铁路尚未定论。专家们估计,根据隧道的功能和路线情况,工程费和工程时间很可能会增加。
二、海底隧道是怎么建设的 啊
用水泥和玻璃
三、海上地下隧道如何建设
通过一台叫做盾构的隧道掘进机,比如说我国第一条水下客运隧道(狮子洋隧道)就是用这种方法掘进的。
和城市地铁的方法差不多,就是机器原理以及配套设备不一样
四、请教“海底隧道建造的原理”,十分感谢
现在应用得比较多的应该是沉管法和盾构法用来施工海底隧道吧。盾构法用的尤其多。
沉管法通过专用的施工船只把隧道的管段两端暂时封死,沉入海底预先挖好的位置,连接相邻的管段并拆除中间的封墙。
下面是百度百科中的描述,写的比较好理解的。
沉管法是预制管段沉放法的简称,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用钢板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 沉管法
密封后滑移下水(或在坞内放水),使其浮在水中,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定位后,向管段内加载,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管段逐节沉放,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最后拆除封墙,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在其顶部和外侧用块石覆盖,以保安全。水底隧道的水下段,采用沉管法施工具有较多的优点。50年代起,由于水下连接等关键性技术的突破而普遍采用,现已成为水底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用这种方法建成的隧道称为沉管隧道。
盾构法隧道,主要就是通过盾构机来挖隧道。盾构机这个东西网上你可以搜到很多资料的,下面这个视频是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做的非常的好,很直观易懂强烈推荐你去看下。
当然视频里的盾构机只是众多形式盾构机的一种,但基本的内容都有了。
沉管法相比盾构法主要特点就是施工周期相对较短,也比较经济,但是因为要在海底挖土,对环境肯定有破坏,还会影响航道。
盾构法则工程的投入比较大,但是除了要做工作井(把盾构机放到地下,最后还得拿上来,所以要做两个工作井),其余的工作完全是在海底(地底)进行。现在国内很多的地铁和用于行车的越江隧道都是考虑到这个因素所以使用盾构法施工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