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文学(3项)
1、满族萨满神话、牡丹江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女真谱评、哈尔滨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3、宁古塔民间文学、牡丹江市
二、民间美术(7项)
4、海伦剪纸、绥化市
5、方正剪纸、哈尔滨市
6、肇源古建筑彩绘、大庆市
7、兰西挂钱、绥化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8、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黑河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9、鱼皮镂刻粘贴画、佳木斯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10、桦树皮画、哈尔滨市
三、民间音乐(6项)
11、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齐齐哈尔市
12、杨小班鼓吹乐棚、大庆市
13、鄂伦春族赞达仁、大兴安岭地区
14、兴安岭森林号子、伊春市、省艺术研究所
15、赫哲族嫁令阔、双鸭山市
16、蒙古族四胡音乐、大庆市
四、民间舞蹈(6项)
17、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黑龙江省
18、鞑子秧歌、牡丹江市、哈尔滨市
19、满族东海莽式舞、牡丹江市、省艺术研究所
20、鄂伦春族萨满舞、大兴安岭地区
21、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大兴安岭地区
22、赫哲族萨满舞、双鸭山市
五、戏曲(2项)
23、望奎皮影戏、绥化市
24、双城皮影戏、哈尔滨市、省艺术研究所
六、曲艺(9项)
25、东北大鼓、黑龙江省
26、东北二人转、黑龙江省
27、达斡尔族乌钦、黑龙江省
28、赫哲族伊玛堪、黑龙江省
29、鄂伦春族摩苏昆、黑龙江省
30、北安二人转、黑河市
31、绥棱二人转、绥化市
32、五常东北大鼓、哈尔滨市
33、齐齐哈尔木板书、齐齐哈尔市
七、民间杂技(1项)
34、黑龙江传统魔术、省杂技团
八、民间手工技艺(9项)
35、桦树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
36、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
37、秋林大面包(大列巴)制作技艺、哈尔滨市
38、哈尔滨红肠制作技艺、哈尔滨市
39、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
40、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大兴安岭地区
41、绥棱黑陶制作技艺、绥化市
42、勃利黑陶制作技艺、七台河市
43、青牛葫芦制作技艺、哈尔滨市
九、生产商贸习俗(1项)
44、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省民族研究所
十、消费习俗(1项)
45、古驿道站丁习俗大庆市、齐齐哈尔市
十一、岁时节令(6项)
46、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黑龙江省
47、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黑河市
48、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大庆市
49、鄂温克族瑟宾节、齐齐哈尔市、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50、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佳木斯市
51、朝鲜族流头节、牡丹江市、省艺术研究所
十二、人生礼俗(1项)
52、满族萨满家祭、牡丹江市
十三、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5项)
53、蒙古族草原赛马、大庆市
54、赫哲族叉草球双、鸭山市
55、满族欻嘎拉哈、牡丹江市
56、满族踢行头、牡丹江市
57、满族珍珠球、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信息,第一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敲定,确立了13个类别共49项。其中,“秋林里道斯红肠制作技艺”、“海伦剪纸”、“望奎皮影戏”等经审核批准上榜,并将冲击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明明介绍,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30名专家,从1月起对所有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进行了初评、联评、终评三个阶段的审核,依据“突出黑龙江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代表性及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80年以上的传承史,传承谱系清晰,传承人具有代表性,项目处于濒危状况”等标准,最终确定了“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秋林里道斯红肠制作技艺”、“海伦剪纸”、“望奎皮影戏”、“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黑龙江传统魔术”、“罕伯岱达尔斡尔族民歌”、“鞑子秧歌”、“满族萨满家祭”和“蒙古族草原赛马”等13个类别的49个项目。其中,涉及七个少数民族的26个项目,满族8项,鄂伦春族7项、赫哲族5项、蒙古族3项,达尔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各1项。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目前,黑龙江省的“二人转”、“东北大鼓”、“桦皮工艺”、“鱼皮工艺”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说唱、舞蹈和民俗等9个项目已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