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到1957年,招收20余名学生,佼佼者有:余冬梅工小生,1961年获省青年演员会演二等奖;刘玉娥工小旦;王正兴工大花脸;王益民工须生;严秋荣工正旦。
1974年,创作小戏《套车》,参加咸阳地区文艺会演,获优秀奖。
1977-1983年,排演《逼上梁山》《八一风暴》《十五贯》《铡美案》《游龟山》《游西湖》《火焰驹》《桃李梅》《风雨洞房》《下河东》《黑叮本》《金沙滩》《葫芦峪》《出棠邑》《徐九经升官记》等剧目。
1978年,创作剧目《河神娶妻》,获咸阳地区创作二等奖。
1983年11月,剧团经整顿仅留12名演职人员,其余安排到教育、商业部门。
1984年7月,县剧校30余名毕业生入团,剧团重建。排演新编现代戏《花乡风情》,获西安市首届戏剧节演出三等奖,剧本二等奖。马喜婵、刘建获表演二等奖。
1984年7月,王鹏辉任团长兼书记,从抓改革入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26类281条,经过整顿改革,剧团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各项规章制度,被陕西省文化厅向全省文化单位推广。
1990年,市文化局和市振兴秦腔委员会对剧团取得的成绩和办团经验进行表彰,并在该团召开全市文化单位现场会,介绍交流经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