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学研究所
看你是偏重于哪个方面,如果是在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你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是在电路系统方面,那你没有竞争优势。录取博士生,比较注重的各人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能力。仅供参考。
2. 材料学研究所排行
1,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隶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舰船材料与工艺及应用性研究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涉及船体结构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特种材料、焊接工艺、自然环境试验等多个重点领域。目前,七二五所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站。
2,黎明化工研究院
黎明化工研究院,是原化工部直属综合性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现隶属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全院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黎明院位于洛阳市王城大道北段,占地55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黎明院长期致力于聚氨酯原材料、助剂以及多种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辐射,是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建院40多年来,黎明院共完成数百项科研课题,获得中国科技进步奖11项。以黎明院为主在吉利科技园区投资建成的年产10万吨过氧化氢装置,为我国中西部生产规模最大。
3,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代号014中心)创建于1961年,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及批量生产的基地。公司研究领域涵盖导弹总体设计、导航制导、自动控制、红外、激光、微波、通讯、信号处理、计算机、火箭发动机、机械设计与制造等100多个专业技术领域。拥有一流的科研队伍,两千余名科技人员。60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先后获得各级科技成果2000余项,国家科技奖40余项。设立有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站。
4,洛阳轴承研究所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是重点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关键主机研制“高、精、尖、特、专”轴承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洛阳轴承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一类综合性研究所,1999年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公司批量生产内径0.6毫米至外径6.8米的各种类型的高端轴承产品和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床工具、风力发电、矿山冶金、石油化工、医疗器械、汽车与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各个领域,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5,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9年,现有职工1200余人(80%为科技人员)。2000年10月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科技型企业,2005年10月,由国机集团所属的四院、五院创立式合并重组组建了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公司是国内最强的大型机械工业设计院和中国机械行业规模最大、拥有甲级资质最多的工程公司之一。在5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医药、电子、电力、民用建筑等行业的工程设计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6,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建于1963年,原为冶金部直属重点科研院所,1999年进入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钢洛耐院是中国耐火材料专业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学术、信息与服务中心和耐火材料科技成果的主要辐射中心。中钢洛耐院拥有以耐火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特种耐火材料示范工程为主体的产业基地。本部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生产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和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产品销至美洲、欧洲等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7,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洛矿院),原为机械工业部洛阳矿山机械研究所,是中信重工下属的独立法人单位。洛矿院是以矿山、建材、冶金、电力、化工、环保、机械行业工程设计和重型与矿山机械产品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为主的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科研开发与设计单位,是国家认定的首批企业技术中心之一。洛矿院近年来承接了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多米尼加、委内瑞拉等十余个国家的水泥、活性石灰等领域的成套工程建设项目。
8,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1964年3月成立,原名洛阳有色冶金研究院,隶属冶金工业部,现为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加工企业设计任务,是国家唯一集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规划、工程设计、设备研制、技术开发及工程总承包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在全国大中型有色金属加工工程设计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以上,自主研发的技术设备已经成功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
3. 材料研究院
中国航发北京材料研究院是高水平研究机构。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发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我国大型的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是全额拨款中央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航发航材院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技术研究、关键件研制交付与小批量生产以及型号应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高水平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4. 材料工程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1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
2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华大学
3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4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6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7 废旧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发科技
5. 材料类研究所
研究所人员结构合理,现有职工502人,其中科技人员275人。科技人员中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7名,研究员39人,高级工程师89人,工程师90名,硕士23名,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名。。
建所以来,研究所承担了大量国家攻关、重大装备、军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共取得科研成果600余项,其中,1985年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300余项,分别达到了同期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已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9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在科技成果中应用成果型占70%以上,应用面涉及汽车、机械、轻工业、航空航天、冶金、石化、能源、矿山、交通、水电、军工等行业。
6. 材料化学研究所
化学一大坑,考研之后化学相关专业招调剂的特别多!材料专业招调剂的也挺多的!说明很多很多学校一志愿都不满(虽然我并不知道为啥)。个人觉得考材料更好就业吧,我所了解的中山大学今年材料学院竟没有招满还收校外调剂,或许好考一点儿。
1、考研选学校先确定好是不是考985,是的话就好办了毕竟985也不多。985一般都公平公正,不要担心黑幕。
2、然后确定地区缩小范围就没几所了,建议自己去查学校近三年的报录比,还有复试刷人严不严重( 这个真的挺重要的)3、不要看以前学长学姐考上了就觉得好考,每年学校招生人数都有变化,忽然缩招或者扩招谁也说不好。4、然后还要看看想考的学校专业课适不适合自己。好好选学校哦,真心觉得考的好不如报的好(๑ò︵ò๑)
7. 材料学研究所工资
就我同学以及师弟师兄的情况看去航天或电子研究所的不少,比如北京502,上海801,还有去南京14所这些;有不少去企业的,比如长春一汽上海大众哈电集团沈飞沈阳黎明这些;另外就是去中广核的有一些;少部分去了华为中兴。待遇方面肯定不会太高,如果去一线城市一般也就5000~8000,当然涉及户口奖金一类的话可能还会略低。要去二三线城市有的还要低一点。但总体来说待遇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8. 新材料研究所
简介: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材料研发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企业,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郑州,在西安设有研发中心,在巩义设有生产基地,目前拥有北京泛锐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锐思博创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泛锐研究院主要业务包括新材料的生产研发、产业孵化、技术服务等。
主要产品有复合材料(碳碳、碳陶、碳陶刹车盘/片、碳纤维增强树脂)、深海浮力材料、气凝胶、钛合金、防弹材料、特种粉体材料等。
能够提供的技术服务品种有表面喷涂(喷焊技术、超音速火焰、等离子)、真空熔炼、粉末冶金(常压、等静压烧结)、超临界干燥、磁控溅射镀膜、脉冲激光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涂层、高温真空感应烧结、3D打印、超音速喷丸、激光喷丸、有限元仿真等。
法定代表人:高明智成立时间:2014-10-22注册资本:1743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410181000054436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四环228号企业公园12号楼803室
9. 材料科学研究院
不错的,上海华峰研究所成立以来,作为华峰集团“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龙头,承担着集团内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新产业培养等项目研究职责,组建了一支由中科院资深专家、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留学人员、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研发团队。
目前,上海华峰材料科技研究院投入2000万元添置了一批国际高端先进设备。预计最快于2024年下半年,部分项目可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10. 材料学研究所排名
燕山大学的材料学院在全国的排名是很高的。大约能排进全国的前50名,在上个月还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合成材料。是非常有成就的,我很推荐报考。
11. 材料科学研究所
是国企,但不属于大型国企。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稀有院”)是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发起,经陕西省批准,筹建获批的“陕西省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及“陕西省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双省级创新平台依托单位和建设单位,是一个全新模式、全新体制的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创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