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运格局是什么(世界航运发展现状)

2022-12-16 15:24 点击:180 编辑:邮轮网

1. 世界航运发展现状

     (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该航线。包括从中国,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海港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北美西海岸各港的贸易运输线。 

  (2)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该航线经夏威夷群岛南北至巴拿马运河后到达。

 (3)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从中国北方沿海各港出发的船只多经琉球庵美大岛,硫黄列岛,威克岛,夏威夷群岛之南的莱恩群岛穿越赤道进入南太平洋,至南美西海岸各港。 

  (4)远东———东南亚航线该航线 。是中,朝,日货船去东南亚各港,以及经马六甲海峡去印度洋,大西洋沿岸各港的主要航线。东海,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是该航线船只的必经之路,航线繁忙。 

  (5)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远东至澳大利亚东南海岸分两条航线。中国北方沿海港口到澳大利亚东海岸和新西兰港口的船只,需走琉球久米岛,加罗林群岛的雅浦岛进入所罗门海,珊瑚湖;中澳之间的集装箱船需在香港加载或转船后经南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阿拉弗拉海,后经托雷斯海峡进入珊瑚海。中,日去澳大利亚西海岸航线去菲律宾的居民都洛海峡,望加锡海峡以及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 

  (6)澳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由澳新至北美海岸多经苏瓦,火奴鲁鲁等太平洋上重要航站到达。至北美东海岸则取道社会群岛中的帕皮提,过巴拿马运河而至。

2. 航运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答,海运市场受疫情影响很大,疫情期间商品进出口业务受影响而减少,从而海运市场比较清淡。随着世界各地的疫情防控,疫情会逐步消去,各地工厂恢复生产,对商品的需求会逐步增加,海运市场会随着疫情结束而繁荣起来。

3. 世界航运发展现状调查

(1)地形条件: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

运;地形崎岖,流速快,不利于航运。

(2)气候(降水和气温)与水文特征:①降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航运价值高;降水季节

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冬季

气温高于0C,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3)水系特征:河道宽阔平直,水深,船舶通

过能力强。水系发达,水网密布,联关系区域广。

(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航运价值除了考虑水运条件之外外,还需要考虑流域的经济状况,即经济发展对对水运的需求量,渭干河河流域人口、城市市稀少,经济落后,对水运需求量较小,故航运价值并不大。

4. 国际航运的发展趋势

前景非常好。

船舶运输业与新兴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目前我国航运企业在信息化普及和智能化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科技等先进技术的日趋成熟,其与传统航运在安全监管、运行服务、船舶管理、港口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运用存在广阔的想象空间。智能航运将深刻地影响着航运的组织和模式,最终将显著提高船舶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营运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助力实现安全、绿色、高效航运。

5. 航运发展现状分析

建设中耒水航道是郴州市“十二五”等级航道网规划中骨干航道之一,享有“郴州黄金水路”之称。航道通航里程42公里,水面平均宽度160多米,目前为七级航道,计划对耒水航道按五级航道标准进行提质改造耒水航道升级工程,省航务勘察设计院对其进行了专门调研。进入省“十二五”规划的项目。耒水航道航运能力将由当前的300吨级提升到500吨级,耒阳的交通运输和投资环境将极大改善,城市品位将极大提升。

6. 航运业趋势

个人观点,最近三五年是不会好的,毕业的学生很多,航运市场不好,找工作也比较难,现在航运能力已经饱和了,可以说航运业就能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现在一条船上几个实习生的很平常,想晋升是比较困难的,可是一些搞培训的人们还是在鼓吹就业好工资高之类的,无非是想挣学生的钱,至于你毕业以后,好学校的学生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旁门左道的基本没戏,

7. 国际航运现状

中远海运海员是不累的海员的劳动强度不是很高的,相比陆地企业员工是优越了很多的,船上的工作在正常情况下很人性化,但是如果是机械设备出现了状况情况下是不今白天夜晚工作,是按抢修好为准的,例如,如果一载货卸完后(煤),下一载是装粮食,航程5天,仔必须在5天5夜的时间内完成清洁好七个仓内的一切不符合装食标准的一切东西,航在航行,活在24小时不停的干,全般,船24人分班全部上。你说累不累,每个仓约1万多立方米高大约13米仓底面积6Oσ平方米一个仓,但如果干完了装好货后能休三天

8. 世界民航运输业的发展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中国民航发展至今主要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

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62年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

这一时期,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

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 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下设北京、上海、 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

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

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

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 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

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 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已迁至咸阳 ,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

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 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

属于这类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订票销售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以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年—— ):

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

1、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

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2、民航政府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

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 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3、机场实行属地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属地管理的原则,对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

民航总局与地方政府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

首都机场、西藏自治 区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2004年7月8日,随着甘肃机场移交地方,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全 面完成,也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2004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

截止200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香港、澳门航线) 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 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

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

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

9. 世界航运发展现状图

2021年全世界航运综合城市实力排行榜前十位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纽约,东京,宁波舟山,广州,青岛,深圳,天津也跻身前二十名。

新加坡连接七年名列榜首,伦敦再回到老二位置,上海为全世界集装箱第一港,排名跃进前三名。

10. 世界航运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航海技术一度领先,但架不住故步自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负面影响。如此一来中国航海技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而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后,航海技术、工业制造等都发展迅速,自然能实现“弯道超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航海船只仍然以木船为主,动力靠风帆。相比之下,经历过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逐步淘汰木船,取而代之的是硬度更高、航行能力更加出色的铁船,动力系统也从风帆变成煤炭。相比之下,英国船只的硬件设施比中国好的多,容错率更大的他们自然能掌握更好的航海技术。毕竟铁皮船在海里面犯点小错没啥问题,但木船稍不注意就有翻船的风险。

除此之外,自明清以来朝廷一直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毫不夸张的说,“片板不得下海”这一政策被沿海地区官府贯彻执行。连小帆船都不允许下海,更不要提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正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法下海实践,中国的航海技术如何发展?相比之下,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在“资本至上”思想的驱动下纷纷在海洋上寻找“黄金”。以英国为例,通过工业革命他们的航海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在全国开拓了许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英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助力英国航海技术的发展。

更要命的是,中国航海技术存在技术断代。郑和七下西洋后,明朝再没有大规模下海航行。部分官员片面地认为郑和下西洋花费过多,空耗国库,不利于国家发展。于是,他们将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宝船设计图烧毁,导致宝船绝世。存在技术断代的中国在航海技术上当然比不过一直在发展的西方国家,被反超实属正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韩国航运到中国几天(韩国海运到中国多少天)
上一篇:原油运输船航运成本(原油海上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