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远海运引航试航
是事实。
请看资料 由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新造第6艘30万吨油轮“中远川崎46号”,安全离泊下水,试航后开往大连交付。 “中远川崎46号”总长333米,船宽60米,型深29.3米,是油轮中的“巨无霸”。据介绍,该船具有超长、超宽、超吃水、超高、受风面积大、占用大部分深水航道等特点。据了解,为确保此次试航万无一失,南通海事局历时两个多月,先后多次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并精心制定了科学周密的试航和维护方案。 当天凌晨2时许,南通海事局派出的3艘海巡艇提前进入预定水域开展交通组织,共在试航水域内分设4道防线,指导上下行船舶有序通过。与此同时,该局苏通大桥海事处3艘巡逻艇已进入在苏通大桥施工水域,对过往船只进行宣传组织,提前为巨轮通过疏通航道。4时30分经海事、引航等部门密切配合,“中远川崎46号”安全下水,6时许,该轮顺利通过大桥施工水域。此次试航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造船业从船东市场转向厂方市场,南通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理条件和政策扶持,船舶修造业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船东青睐“南通制造”船舶。据统计,2006年,出口国外的“南通制造”船舶已达45艘,累计已达212万载重吨,超过2005年全年所造船舶总载重吨90%,2006年预计将突破230万载重吨,约为去年的2倍2. 中远航海科技有限公司
海员企业定向班是不靠谱的。
现在定向委培大部分是骗子,就算公司资历合法,也是忽悠的多,签的合约很大成分没有保障乙方利益。举一个例子,前几年有朋友签约某公司,去年九月拿到大证,到现在还没有安排上船,一年了,证件还被扣压,想要证件跑别的船,公司不给,除非解约,想解约,公司又要解约费,呵呵,委培本身学费已经高于自己找学校了,后的结局是,赚了学费再赚解约金,现在海运市场新证三副三管本来就过剩,为什么很多公司不去直接招聘还费力委培?为的就是赚取学费,毕业后根本没有实力把那么多的实习生送上船,所以就是拖,拖得你不耐烦解约算了。还有的虽然好不容易安排上船实习,可拿得却不是市场上实习生的钱,很少,甚至还有没有的,哪去了,抓住实习生急于上船否则换不了正式大证的心态,压榨了实习生的实习工资。海运中介和某些小公司,黑暗的很。建议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说的都 好听,你要自己去了解。如果实在不能了解的,建议自己找比较好的学校学习,现在海校很多都招班,交钱 就能学习。祝你顺利!
3. 中远海运集团启航远航班
我的朋友同学里面,在国企跑的,都说压人,很多那些拿着三副三管证书的人做机工水手等待机会提职,但是在国企福利好,五险一金,回家休假发生活补助,实习生几个月以后顶机工水手,一个月大几千块,也是挺爽的天津远洋,是原中远的一个子公司,主营散货船,上远也是原中远一子公司,主营集装箱船,如果非去这两家公司不可,还是建议去上远,散货工资太低,跑船为了啥。
不还是为了多挣一点,现在市场行情是 LNG>油化>集装箱>散货,如果想跑油化船,海顺不错,工资和欧美顶级油化船东差不多,大连远洋也还行吧顺便说一句,广州航道局,挖泥船,刚毕业的实习生就是做轮助,在我做实习生苦逼的一个月拿2000人民币的时候,我同学就拿10K了,不过好像是提了三管以后,和实习的时候多不了多少。其实吧,现在海员缺人缺的是英语好业务好能独立做单派混派的外派海员,不过你好像对外派不太感兴趣,就不分析了最后啰嗦一句,跑船是个坑,入坑需谨慎考虑清楚了,还想上船,,那么欢迎加入海员的队伍
4. 中远海运海南港航
海南中远海运沥青运输有限公司于1988年10月0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顾卫东。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国际、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成品油船(散装沥青)、化工品运输和其他货物运输;船舶租赁、船舶买卖、船舶物料、备件供应;沥青和化工油品转运;对外船舶管理、船舶海事、勘验和技术服务、船舶信息管理和航运业务咨询服务;自有房屋租赁等。
5. 中远海运航空货运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