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717研究所搬迁(武汉717研究所所长)

2022-12-10 13:57 点击:67 编辑:邮轮网

1. 武汉717研究所所长

武汉十大研究所: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数学研究所

中船重工717所 

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

 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现代制造技术的国家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国家实验室

2. 武汉市717研究所

如果你是想学:光电子与信息技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生物医学、机械工程)这些专业,那么这绝对是个好地方。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WNLO)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第一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其依托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另有三个组建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旨在通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学研究平台,推动国家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

3. 武汉718研究所

简介:中船重工(武汉)凌久高科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为发展民品产业成立的高科技公司。

公司继承了七〇九研究所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安全防范、信息安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资质和知识产权,承担着七〇九研究所民品产业发展规划、选题、投资和管理职能。

法定代表人:马中成立时间:2008-09-01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420100000106135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地址:洪山区关山街珞瑜路718号

4. 武汉719研究所所长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研究所名誉所长、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5. 武汉701研究所所长

苏州中学培养的名人有好多,据我所知有以下62位。

施建明,1978届,商业经济学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陆 军,1981届,中国电子科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建军,1985届,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庄小威,1987届,哈佛大学物理化学双聘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聘教授,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

陆路德,1961届,化工专家,白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吴培亨,1956届,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殷瑞钰,1953届,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汝钤,1952届, 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埮,1952届,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邦新,1952届,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震康,1952届,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名誉院士。

李正名,1948届,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森元,1948届,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屈梁生。1948届,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彤华,1947届,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庆国,1946届,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守觉,1943届 半导体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政道,1943届,物理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周维善,1941届,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殷之文,1937届,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元桢,1937届,誉为“生物力学之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朱汝瑾,1936届,化学科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程民德,1935届,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培云,1935届,粉末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守武,1935届,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鸿钊,1934届,妇产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宝麟,1934届,医学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洪元,1934届,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保功,1934届,化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新德,1933届 高分子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

汪闻韶,1928年土力学及土坝、地基抗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大煜,1925届,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顾翼东 1918届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

易家训(1918年—1997年)是流体动力学家,中国贵州贵阳人。 1934年--1937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41年毕业。

张钟华,1940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1954年~1957年就读于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何鸣元,男,1940年2月8日出生于苏州。苏州中学1957届毕业生。1961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邹竞,感光材料专家。1936年2月9日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54年从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毕业后,被选派到苏联学习。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苏肇冰,男,1937年生。1953年苏州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被选为学部委员。现为中科院院士。

钱鸣高,193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1957年北京矿业学院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沙庆林(1930年5月7日—2020年2月23日),江苏宜兴人。1949年苏州中学毕业,1952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镜芙,男,193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1944年-1947年在苏州中学学习。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曾任七院701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天民,1927年12月生于江苏宜兴。1942年~1945年就读于苏州中学。现任第三军医大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成员,中华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毓元,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家。1924年4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江苏省苏州市。自江苏省苏州中学毕业后入清华大学化学系读书,194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冯康,生于1920年9月,江苏苏州人。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中伟,江苏江阴人,1918年7月20日生,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36年毕业于省立苏州高中,194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

吴传钧,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家,1918年4月2日出生于苏州,1943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地理系,1943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钱人元,1934年苏州中学(高中)化工科毕业后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1944~194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化学系进修。回国后,历作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副教授。1956年迄今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研究员。1981年~1985年任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谈镐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191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吴县。1935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3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学学士学位,1940年于成都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毕业。

胡宁,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1930年考进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后转学到清华大学物理系。

姚鑫(1915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15年10月出生于江苏常熟市,1932年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生物系,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刘建康,著名鱼类学和淡水生态学家。1917年9月1日出生,籍贯江苏吴江。1938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学部常委。

李竞雄,1913年出生,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苏州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植物系。

杨澄中(1913年~1987年),,著名实验核物理学家。1913年4月17日生,江苏常州人。原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吴浩青,物理化学家,1931年由苏州中学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起,任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任第二届亚洲固态离子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15岁考取苏州中学读高中,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时钧(1912—2005),出生于江苏常熟。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钱令希,生于1916年7月,江苏无锡人。1927年~1928年就读于苏州中学初中部。1936年毕业于上海中法工学院,1955年首批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龚祖同先生(1904~1986),是中国现代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创始人、所长。

陈槛运,1916 年 6 月出生, 1933 年至 1936 年就读于苏州中学高中部化工科第二届。 1940 年 6 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 1990 年国务院颁发证书,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铨,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1939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1957年由江苏省苏州中学毕业考入天津大学精仪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并留校任教。1997年姚建铨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6. 武汉717研究所地址

乌市36中地址:乌鲁木齐市羊毛湖路32号。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英文:Urumqi No.36 Middle School),经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创办于1983年10月,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副县级单位。在校生规模中高中学生717人,初中学生591人。(2014年)

中文名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

外文名Urumqi No.36 Middle School

简称乌市三十六中学

创办时间1983年10月

办学性质国办中学

学区乌鲁木齐市三十六中学区

片区一:胜利路以东,大湾南路以西,延安路以南,三屯碑路与大湾南路沿线以北;(不含胜利路666号、不含大湾南路和三屯碑路及三屯碑路北巷)

片区二:胜利路以东,和平南路以西,团结路以南,延安路以北

7. 武汉722研究所所长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二研究所(又称: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是国家认定的重点军工科研院所,是专门从事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研究。

制造及通信电子工程开发和设计,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军民结合的高科技工程技术研究所,尤其在船舶通信领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优势,是国内唯一从事舰船综合通信系统和配套设备研制的研究所。

8. 武汉716研究所

实际是中船重工716研究所派生出来的企业,军工背景。

很多东西都是保密的。现在主要研究方向可能是军工设施、工具所涉及的电子产品,高精尖。小时候去参观过研究所的,进车间都是要换白大褂和拖鞋的。里面的工作人员挺有钱的,并且杰瑞集团给每个员工都有一套房子,是很低价格那种,很低价格。

9. 武汉717研究所官网

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光电装备研究的重点科研单位。是军工单位,国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701研究所网站(692研究所)
上一篇:中船研究所产值(中船所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