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海上基地船
1910年11月14日,美国“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停泊在美国东海岸,舰首甲板铺设了木质的飞行跑道,上面停放一架单座双翼民用飞机“金鸟”号。
按理说试验应该在逆风航行时候进行飞机起飞,不过当时现场天气情况不佳,风力并不适合后续的试验,但是驾驶员伊利依然决定强行起飞“金鸟”号。由于飞行甲板太短,还有狂风影响,飞机起飞速度并没有达到预定的速度,结构飞机越飞越低差点直冲海面,还好飞行员伊利凭借娴熟的飞行技能,通过操控尾水平舵将飞机在最后一刻拉升起来了,后来飞机在几公里的海滩机场安全着陆。
这次试验的成功,为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2. 中国船舶基地
1,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中车旗下一级子公司,是我国铁路客车、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专业化研制企业。 公司始建于1908年,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位于南京、江门、杭州、合肥、芜湖、苏州、常州等地11家控股子公司、7大产业基地,现有员工7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00余人。公司先后获得印度、香港、新加坡、阿根廷、尼日利亚、肯尼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订单。公司生产A型和B型地铁列车、现代有轨电车、140km/h至200km/h的城际动车组、160km/h动力集中电动车组,250km/h“复兴号”标准动车组等
2,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始建于1938年。是中国铁路货车制造、铁路货车修理、铁路客车修理、铁路配件制造的大型企业;是国内拥有C1(铁路罐车)、C2(汽车罐车)、C3(罐式集装箱)级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的企业;是国内LNG铁路罐车、汽车罐车及储存装备制造的大型企业;是国内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营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中国铁路罐车、航天特种罐车设计制造龙头企业。
3,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湖南美丽的湘江之滨株洲市,是中国中车核心子公司、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司业务集中在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动车组、轨道工程车,磁浮列车、储能式电车等新技术公共交通车辆等领域。在国内外设有22家子公司。在电力机车领域,作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公司具备年产1000台电力机车的能力,1958年公司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累计9300余台,占中国电力机车总量的60%以上,引领中国电力机车实现从普速到快速、从普载到重载、从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的转变。
4,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货车的核心企业,是在原株洲车辆厂、武汉江岸车辆厂、铜陵车辆厂、武昌车辆厂和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货车部分)整合基础上新组建成的。公司建有国内一流的铁路货车产品研发中心、一流的铁路货车制造基地和一流的铁路货车出口基地。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经济开发区,并分别在湖南省株洲市、江苏省常州市和安徽省铜陵市设有三家分(子)公司,控股一家中美合资企业—株洲斯威铁路产品有限公司。其中武汉的基地是公司总部所在地。
5,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长客股份公司是我国知名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是中国地铁、动车组的摇篮。公司现有员工18000多人,公司拥有24家子公司,其中境外子公司8家。目前具备年产180-200列动车组、4000辆城铁车、600辆普通铁路客车的能力。是中车唯一能生产时速350公里高寒动车组的主机厂。
6,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始建于1881年,是中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车唐山公司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研制了中国第一辆货车、第一辆轨道检查车、第一辆特种车和第一辆高级公务车等。2008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列时速350公里“和谐号”CRH3动车组在中车唐山公司下线,中车唐山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科技部命名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车唐山公司先后为长春轻轨、北京地铁13号线、天津地铁1号线提供新型机车。
7,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公司位于四川资阳市,员工近5000人。50年来,公司累计生产各型内燃、电力机车5000余台,辐射到国家干线铁路、地方(合资)铁路,冶金、石化、矿山等行业,已向亚洲、非洲、美洲、澳洲的24个国家出口了700多台内燃机车。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力机车、内燃机车、机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船用发动机、燃气发动机,柴油、燃气发电机组等。
8,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高速动车组、城际及市域动车组的研发制造上处于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中国首列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复兴号”动车组和首列城际动车组均诞生于此。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参与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京沪高铁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已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海上世界 船
2021年,海上世界灯光秀时间都是处在冬季,是不进行灯光秀的,因为太冷,只有在夏季的灯光秀他进行的时间表都是每晚的八点至九点进行的灯光秀,每周三次,在这三次时间交叉进行的灯光秀,可以说是把人们的事业广阔了,提高了一个层次美丽的城市衬托出来,海上世界灯光秀的展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地方
4. 海上工程船舶
两个专业就业前景都很好。
海洋工程的就业去向主要是沿江、沿河和沿海城市的交通水利、能源环保、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以及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建设集团、规划院、设计院、水利局、港务局和科研院所等。
海洋技术的就业去向主要包括海洋技术装备、海洋信息系统如海洋观测装备、潜水器、海洋资源勘测装备、水下声/光/电/磁探测系统、海洋大数据系统等设计和研发相关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如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的所属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及其下属机构等。
5. 中国海洋工程船
研究深海,前提是抵达。中国曾因缺少专为深海设计的科考船而“望洋兴叹”,直到“科学”号设计建造成功。它“短宽型”的船体结构、封闭式甲板、360度可环视驾驶台、重力活塞取样的翻转结构等设计,都为海上作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科学号海洋科考船采用的吊舱式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是国际最先进的推进方式之一。其合为一体的推进器与螺旋桨不仅节省仓容空间,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可增加船体机动性与灵活性,并减少船舶的震动噪声,有利于科学考察人员进行海上作业。
6. 中国海上基地舰
位于山东烟台海阳市的中国新型火箭基地在5月份正式投入运营,而与四川西昌、海南文昌、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不同的是,海阳火箭基地是我国首个支持海上发射的火箭基地,与此同时,烟台正在打造我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
根据负责人表示,海阳基地主要为“长征”系列与“捷龙”系列火箭服务。关于“长征”火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而这个“捷龙”系列的火箭来头同样不小。
“捷龙”系列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是一款专门为商业化所研制的低成本火箭。2019年8月17日,捷龙1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并且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举标志着“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正式登上舞台。
捷龙1号能向200公里的轨道高度运载200公斤的有效载荷,其成本为为每公斤20000美元,相当于同类型国外商业火箭的60%,也正是因为拥有更低的发射成本,“捷龙”系列火箭很适合走商业化道路。此外计划在2022年首飞的捷龙3号火箭一次可发送多达20颗卫星,这也标志着中国商业火箭走向成熟化。一个国家航空产业要达到真正的良性循环,商业火箭的发展必不可少,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商业火箭发射的原因。
除了“捷龙”系列火箭,另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要素,莫过于海上火箭发射基地了。在2019年6月5日,我国利用巨型轮船将长征11号火箭从黄海海域成功发射,这也是我国首次进行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并且证实了我国具有海上发射火箭的能力。去年9月份,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海上试射试验,同样成功将长征11号火箭送上太空。
相比于陆地火箭发射,搭建海上火箭发射基地的优势在于节省火箭拆卸和转移所花费的时间,并且远离陆地也能使火箭发射风险降低,可以避免火箭碎片落到居民区。而且将来我们还可以在南海岛礁搭建类似的火箭发射基地,使得我国火箭发射位置上有更好的选择。总体而言,海上火箭发射基地也最适合商业火箭发射的模式。
目前全球正式运营的海上火箭发射基地仅一家,名为“海上发射公司”(Sea Launch),这个“海上发射公司”由美国波音公司商业空间分公司 、俄罗斯能源火箭公司 、乌克兰南方设计局与挪威克瓦纳集团四家国际公司合作建设的,而中国烟台海上火箭发射基地将是全球第二个海上火箭发射基地,由中国独立建设,这与当前中国建设空间站的情况很相似。
7. 中国主要造船基地
葫芦岛只有一家船厂,原名渤海造船厂,现在为渤船重工。此外就没有船厂了,其余的所谓小厂仅仅是挂靠渤船的集体或个人企业,渤船分军工和民品两部分,前段时间听说民品部分被大连造船厂合并了,现在的渤船重工只有军品部分归葫芦岛。
8. 美国海上基地船
美国在全球的主要军事基地
军事基地是多项军事设施的综合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为推行其全球战略,逐步建成了以本土军事基地为依托的全球军事“基地网”,大小军事基地(设施)高峰时总数曾高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
此后,由于国防费用有限和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国多次收缩海外驻军,因此其海外基地数量一直呈减少趋势。随着冷战结束后形势的发展,美国军事战略逐步调整,美国防部先后于1988、1991、1993和1995年四次通过法案,关闭了97个国内主要基地,同时对海外基地也进行了大幅度削减。
1990年以来,国防部共批准归还或调整海外基地961处,将海外基地的数量减少了58%。美军基地建设和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次配置。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要道,既重视前沿基地的作用,又重视战略运输线上的中间基地和后方基地的作用。
一、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
欧洲是美军在海外拥有军事基地和设施最多的地区,重点分布在中欧、南欧和西欧三个地区。
--中欧:由设在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基地和设施组成,这些基地扼守着欧洲的心脏地带,是维护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成果和对那里可能发生的地区性冲突作出反应的重要前沿基地。
基地大部分集中在德国西部,其中较大的陆军基地有: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总部驻地)、海德尔贝格(美驻欧陆军司令部、第7集团军司令部和第5军军部驻地)、维尔茨堡(美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驻地)、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美陆军第1装甲师驻地)。
较大的空军基地有:拉姆施泰因(美驻欧空军司令部驻地)、施潘达勒姆、森巴赫、莱因-美因等。
在荷兰的空军基地为苏斯特堡,在比利时的空军基地为希埃夫雷斯。
--南欧:由设在意大利和希腊的基地和设施组成,可控制黑海出口和东地中海地区,是欧洲南翼屏障。
美海军在该地区的主要基地有:意大利的加埃塔(美第6舰队司令部驻地)、那不勒斯(美驻欧海军司令部驻地)、马达莱纳(核潜艇支援基地)和锡戈内拉(反潜作战及后勤支基地),希腊的苏达湾。
美空军基地主要有: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美空军第16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希腊的伊腊克林等。
美陆军基地主要有意大利的维琴察(美陆军南欧特遣部队司令部驻地)和里窝那(后勤供应港)。
--西欧:由设在英国、冰岛、西班牙、葡萄牙和亚速尔群岛上的基地和设施组成,扼守着大西洋通往北海和地中海的一些重要航道和海峡,既可对中欧、地中海和中东可能发生的地区性冲突提供应急支援,又是美本上向欧洲、近东和非洲增援的中间基地。
美在这一地区的主要空军基地有:英国的米尔登霍尔(美空军第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拉肯希斯、阿尔康伯里等,西班牙的莫隆。主要的海军基地有:西班牙的罗塔(美海军第6舰队的主要基地)。冰岛的凯夫拉维克和葡属亚速尔群岛上的拉日什是由美空、海军合用的基地。
--中东与北非:由设在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和肯尼亚的基地和设施组成,地跨欧、亚、非三洲,控制着黑海、东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的通道,既可支援东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战,又可支援中东和非洲的陆上作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的重要翼侧。
在中东和西亚,绝大多数为美海军和空军基地,其中主要的空军基地有:土耳其的因契尔利克、安卡拉和伊兹米尔,沙特阿拉伯的宰赫兰。海军基地有沙特阿拉伯的朱拜勒。此外,在埃及的巴纳斯角和肯尼亚的蒙巴萨,美军既有港口,又有机场,在阿曼的马西腊岛只设有机场。
这些机场既可供美海军使用,也可供美空军使用。巴林的麦纳麦是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和美第5舰队司令部驻地。
二、亚洲、太平洋及印度洋地区
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区属美太平洋总部辖区,是美军海外总部辖区范围最大的地区。该地区的基地“点线结合”,大体上呈“三线配置”:一线由配置在日本、韩国直至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上的基地组成,构成一条“岛屿锁链”式的“前沿基地”带,控制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航道、海峡和海域。
二线是由以关岛为中心的诸岛屿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基地组成,是一线基地的依托,又是重要的海、空运的中间基地。三线由设在以夏威夷为中心的诸群岛至中途岛以及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基地组成,是太平洋战区的指挥中枢和本土西海岸支援前沿基地的中继基地。
--东北亚:由设在日本(含冲绳岛)和韩国的基地和设施组成,它们控制着宗谷、津轻、对马三个重要海峡,是“岛屿锁链”的首要环节,既可支援朝鲜半岛上的陆上作战,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战。
美军在日本的主要海军基地有:横须贺(美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最大基地,美第7舰队司令部驻地)、厚木、佐世保等。美海军陆战队的主要基地有:本州西部的岩国,冲绳岛的普天间、科特尼(美陆战3师师部驻地)和巴特勒(美第3陆战远征部队司令部驻地)。
美空军在这一地区的主要基地有:日本的横田(驻日美军司令部和美空军第5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嘉手纳和三泽,韩国的乌山(美空军第7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和群山等。
美陆军的主要基地有:韩国的汉城(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驻地)、议政府(美陆军第2步兵师驻地),日本的座间兵营(驻日美陆军第9战区陆军区域司令部驻地)。
--印度洋:由设在迪戈加西亚岛上的海军港口、海军航空站、海军通信站及其他后勤设施组成。它位于印度洋中部,扼守海空航道要冲,既可支援中东和波斯湾地区的作战,又可对印度洋广大海域进行监视与控制。它是美在印度洋的惟一基地,负责为在印度洋上的美战略核潜艇和其他舰机导航。
--关岛:由设在以关岛为中心的诸岛屿上的基地和设施组成,是太平洋美军第二线基地的北翼。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空军第1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关岛的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是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一个主要后勤和临时保养站,又是主要侦察基地。夸贾林是美军洲际导弹及反弹道导弹的试验靶场、战略空运中途站。
--澳新地区:主要由设在澳、新本上的基地和美澳联合使用的军事设施组成。目前,美在澳、新只设有海军通信站和一些小型电子、宇航追踪站和导航站等,主要用于监视和侦察俄罗斯和中国的核试验及空间活动。
--夏威夷群岛:由夏威夷群岛和中途岛上的军事基地和设施组成。
此基地群是联结美国本土和西太平洋各基地群的纽带,是美军太平洋战区的指挥中枢和战区战略预备队的配置地域,是太平洋中航线和南航线的海空运总枢纽。著名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驻地,是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
史密斯兵营是太平洋总部和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司令部驻地。
薛夫特堡是太平洋美陆军司令部驻地,斯科菲尔德兵营驻有美第25轻步兵师。希卡姆空军基地是太平洋美空军司令部驻地。此外,美在中途岛、约翰斯顿岛上也设有港口和机场,作为辅助基地。
--阿拉斯加:由美设在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上的基地和设施组成,它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是遂行战略侦察、预警和本土防空的前哨,部署有远程警戒雷达和弹道导弹预警雷达。
较大的空军基地有:埃尔门多夫(美空军第11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和艾尔森(战略侦察基地)。陆军基地有:理查森堡、温赖特堡和格里利堡。阿留申群岛上的埃达克海军基地是美太平洋舰队在北太平洋的侦察运输补给基地。
三、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北美:美国本土(不含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州)的基地既是支援海外各战区作战的战略后方,又是配置战略核突击部队和战略预备队的进攻出发地域。
各军种的本土基地在布局上各有特点:陆军基地分布相对集中,东重西轻,南密北疏,且规模一般较大。空军基地布局比较分散、均匀,点多面广,几乎遍及各州。海军基地自然分布于东、西海岸,倚靠港口城市,且多呈群体配置。
不同性质的基地据其任务在配置上相对集中:战略轰炸机基地多数沿北部边界部署,少数则在中南部地区,利于执行作战任务。
洲际导弹基地集中在人烟稀少的中西北部地区,且每个基地又相对集中了大量的导弹地下井和发射控制中心,便于作战、指挥和管理。战术空军基地绝大多数配置在大城市和重要工业区附近,以便于执行防空任务。战略预警设施则部署在边境地区,以充分利用其有效探测距离。
在格陵兰和加拿大地区的基地和设施多为空军的支援基地和远程预警雷达站,与阿拉斯加州的预警雷达站一起,构成前方预警系统,时刻监视着美国北方的天空。美在格陵兰岛上的图勒空军基地是空军航天司令部的洲际弹道导弹预警站。在加拿大的海军基地是阿真舍。
百慕大海军航空站是美国支援欧洲的空运中继站,也是大西洋舰队反潜作战的前哨基地。
--拉美:美在拉丁美洲的基地和设施主要集中在巴拿马、古巴和波多黎各三个地区。它们扼守着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要冲--巴拿马运河,控制着整个加勒比海地区,成为美本土防御的南部屏障。
美军在巴拿马运河区内的主要空军基地为霍华德,主要陆军基地为克莱顿堡。根据美巴两国达成的协定,美国驻巴拿马的军队于1999年底从巴拿马撤走。美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和海军航空站是大西洋舰队的主要训练基地,驻有美海军舰只、陆战队地面部队和陆战队航空部队。
美在波多黎各的主要海军基地为罗斯福路,陆军基地为布坎南堡。
9. 中国船舶海
中国船舶集团之所以要合并重组,
是为了能够将整合原中船工业集团和原中船重工集团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科技应用产业、船海服务业四大领域,构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军工核心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10. 中国船舶海洋
福船出现于宋代,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境内多山,盛产造船木材,且富有造船技术和海外贸易传统,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福建帆船成为中国古代海船的主要船型之一。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明代时,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福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中国古代四大船型中,除了福船,还有沙船、广船和鸟船。
沙船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船型之一,它发源于长江下游,由崇明沙人创用,故称沙船。沙船平底、方头、方艄,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是一种适于在多沙滩航道上行驶的大型平底帆船。沙船在我国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于唐代问世以后,一直是我国内河航运的主要船型。清代道光年间,仅上海就有沙船5000艘,全国沙船总数在万艘以上,足见其地位。
广船来自广东,具有头尖体长梁拱小的特点,甲板的弧脊不高。广船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和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则依靠龙骨支撑,形成了坚固耐用、适航性好、续航性强的特点。为满足明代东南沿海抗倭的需要,经过改良加装佛郎机、可抛掷火球的广船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船型,在肃清倭患的战斗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