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生于
1、儒 艮
儒艮(rú gè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海洋哺乳类中唯一的素食者。它们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喜水质良好并有丰沛水生植物之海域,定时浮出海面换气。因雌性儒艮偶有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之习惯,故儒艮常被误认为“美人鱼”。
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制革。1996年在广西北海英罗、大风江口之间沿岸海域,建立了广西国家级儒艮自然保护区。近10多年来,我国大陆沿岸水域已难觅儒艮踪迹。
2、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很多市民及渔民均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从曾终年可见到,到现在仅存4000余头。因为它们的生存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合,以致生存空间被挤压,种群呈下降趋势。
3、中华鲟
长沙海底世界中华鲟鱼展区
中华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生于长江,长于大海,十多年成熟后,又洄游产卵于长江,所以长江是中华鲟繁衍、生存的家园,长江的生态环境将直接影响中华鲟的生死存亡。
最新数据显示,野生中华鲟濒临灭绝。 近一两年,在长江流域发现的野生中华鲟,只有二十余尾,并且其自然繁殖已经开始出现年际不连续。于是,野生中华鲟通过人工繁育的亲生子——中华鲟子一代,成了中华鲟物种保护的“一线生机”。不过,在全国范围内,中华鲟子一代的总量也不足一千尾。
4、短尾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为鹱形目信天翁科下的一种大型海鸟, 别名海燕。它们常年生活在海上,繁殖期间居住于海岛或岩壁上,为居留性鸟类,不迁徙。分布于北太平洋和亚洲的西太平洋一带,中国钓鱼台群岛有分布。幼鸟有喷吐胃液防御天敌的特殊本领,寿命长,可达40-60年。
由于人类利用、渔业误捕和火山喷发等因素,其种群数量稀少,2009年估计不超过3000只,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5、白腹军舰鸟
白腹军舰鸟为大型热带鸟类,喉部有喉囊,用以暂时贮存所捕食的鱼类。它们飞翔极为迅捷和灵巧,不善陆行,也不善于游泳。取食主要在空中进行,捕食时,能贴在水面上飞行,追逐漂浮在水面上或飞出水面的鱼类。
白腹军舰鸟的分布范围不大,在中国仅见于广东沿海一带,数量也很稀少,估计全世界的总数尚不足1600对。它不仅是中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还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的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
6、库氏砗磲
库氏砗磲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动物,被誉为双壳贝类之王。它们寿命很长,有的可活到一个世纪。生活于热带珊瑚礁浅海区,是高盐度狭盐性贝类,喜栖息于低潮线附近的珊瑚礁间。
该物种生长缓慢,种群数量少。导致它们易危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恶化,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海区环境污染严重,严重破坏了砗磲的生存条件。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8年评估,在中国台湾分布的种群,可能已经灭绝。
7、鹦鹉螺
鹦鹉螺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在现代仿生科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1954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
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已经基本绝迹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
8、红珊瑚
红珊瑚为营群体生活,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古代皇帝的朝珠即由红珊瑚制成;也可入药,有定惊明目之功效。由于大量开采,数量急剧减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2.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
光绪六年(1880年)中秋节,天津某段被军方严密警戒的河流上,出现了一个怪物。
只见它“式如橄榄,入水半浮水面,上有水标及吸气机”。机器发动之后,这个怪物慢慢下潜,不一会就碰到了河底。因河水太浅,水标仍浮出水面尺许,但它依然“灵捷异常,颇为合用”。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艇,只是尚未悬挂龙旗。
根据当时天主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周刊《益闻录》的记载,这艘潜水艇“其水标缩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尺”,“可于水底暗送鱼雷,置于敌船之下,若涉大洋,能令水面一无所见,而布置无不如志,真摧敌之利器也。”
3.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生于哪一年
中国的核潜艇研发始于1950年代后期。 091型首艇“长征1号”(舷号401)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0年下水,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月7 日交付。于1980年服役。
4.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是谁建成的
中国首先发展的是核动力攻击潜艇,首艘下水于1970年,当时的名称为‘长征一号’,国内称为091型,国外称为‘汉’级。在海军试验接收后,编号为401艇
5.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生于哪里
1968年11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开工,1974年8月1号,“长征一号”建成并交付海军使用。
6.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
1974年8月1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接交命名仪式大会在基地召开。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等参加了交接命名大会。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长征一号”,舷号为401,并向该艇授予军旗。
第一代核潜艇的制造,提高了我国国防工业研发能力,完善了潜艇制造、修配体系,并为我国研发性能更先进的新型潜艇,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由于从此有了几乎无限航程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走向远洋的脚步开始日渐迅速!
7. 它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
四川909基地第一次对外开放了。
四川夹江的大山深处,有一座代号为“909”的三线基地。它曾是我国核动力秘密研发地,研发出了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也正是在这里,孕育了当今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四川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华龙一号数字化控制系统安全级平台正在进行调试,它是核电的中枢神经,可以确保反应堆、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8.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是谁创造的
091型核潜艇(设计代号:09-I,北约代号“汉级”,英文Han-clas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第一型核潜艇。1968年11月23日,091首艇在431厂开工建造。1970年12月26日,401艇下水。1974年8月1日,401艇入役,定名为“长征一号”。
9.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生于哪年
核潜艇的制造,提高了我国国防工业研发能力,完善了潜艇制造、修配体系,并为我国研发性能更先进的新型潜艇,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由于从此有了几乎无限航程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走向远洋的脚步开始日渐迅速。
10.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于20世纪几十年代
1954年6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正式成立。6月28日,两艘从苏联接收的潜艇“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由中国海军官兵驾驶,驶出旅顺口,前往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第一批潜艇学习队成员罗治淮回忆,当时的学习过程既紧张又兴奋。
罗治淮:苏联在非常严密的情况下,帮助中国建一支潜艇部队,大家都高兴极了,但是我们这个队伍文化程度比较偏低一点,当时决心大得很,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晚上深夜才睡。三年零两个月以后,我们的学员自己开着船(潜艇),自己把这个船(潜艇)开到我们自己的基地。
△1954年6月,苏联交付潜艇的签字仪式
1950年8月,海军在北京召开建军会议,确定了“以现有力量为基础,重点发展海军航空兵、潜艇和鱼雷快艇等新力量,逐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建军方针,决定优先建设潜艇部队。1951年4月,在战火硝烟中组建不久的中国人民海军,选派275名官兵成立潜艇学习队,向苏联海军学习相关知识技术。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海军潜艇学习队部分人员与苏联教官合影
现代国防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蓝云: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话,中国海军的发展策略是“飞、潜、快”,也就是飞机、潜艇和快艇。那么这三种武器里面,潜艇是稍微复杂一点的,所以说要重点建设。
面对西方国家的核威胁和核讹诈,毛泽东主席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说,他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左二),副总设计师赵仁恺(左一)、黄纬禄(右二)、黄旭华(右一)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调查研究,开讨论会,大家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一定要搞,一定要自己搞!一万年也得搞出来!作为我们科技人员,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
1969年,正在东海舰队服役的程文兆接到命令,自己将被抽调到一支特殊的部队。来到北海舰队,程文兆才知道,自己即将加入的是中国第一支核潜艇部队,他将与另外35名战士一起,担任首艘核潜艇的试航员。程文兆和战友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试航200多次,最终圆满完成任务。1970年12月26日,中国人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
△执勤中的潜艇兵
程文兆:船像鲸鱼一样徐徐驶出那个平台,有上万人自发地有组织地都到现场,欢声雷动。船上前面挂的毛主席像,下面就是大红花。潜艇艇员都站在船舷旁边,非常非常激动,感到非常自豪。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1988年9月,中国海军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并具备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