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万吨考察船(中国第一艘科学考察船)

2022-12-09 02:15 点击:219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第一艘科学考察船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船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 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雪龙"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至2014年7月已6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雪龙”号上有好多好多“守则”: 1.环保守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不准将垃圾倾倒入海; 2.安全守则:居住舱外不准穿拖鞋,在船上穿拖鞋不方便,也容易受伤; 3.消防守则:船上居住舱外禁止吸烟。由于科考携带了直升机,并携带了航空汽油,因此严禁吸烟; 4.节水守则:要节约用水,原因不用说。

2. 我国第一艘科学考察船

科学考察船,是指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如美国ATLANTIS号、英国JAMES COOK号。

科学三号考察船是我国新千年建造的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由武昌造船厂建造,是中国2005年建造的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主要用于中国近海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和海洋化学等综合考察与实验。

3. 科学考察船的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由于船舶的发展,现代船舶的种类很多。那么科学考察船和油轮的区别是什么呢?

1、科学考察船和油轮的区别是定义不同。

2、科学考察船是指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油轮是油船的俗称,是指载运散装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货运输船舶。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科学考察船和油轮的区别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4. 中国第一艘远洋科学考察船是

1984年11月20日 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考察队启航出征。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和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举行隆重的启航仪式。海军政委李耀文、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南极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分别将五星红旗、镌有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的铜匾和“中国南极长城站”铜质标授给考察队。

11月20日,“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并肩昂首停靠在黄浦江边,两船主副桅上按照航海的最高礼仪挂“满旗”,向祖国和人民致敬。10点05分,南极考察编队总指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向领导请示启航,指挥台上一声令下,汽笛长鸣,考察船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徐徐离开码头,驶向黄浦江口。

按照计划,南极洲考察船队以18节(每小时18海里)的速度不间断地驶往太平洋彼岸。编队将于12月中旬抵达阿根廷南端火地岛上的乌斯怀五港,经短期停留后直插南极半岛,1985年1月到达目的地。

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是1984年10月8日上午在北京成立的。这支考察队在南极半岛地区的亘古荒原上建立我国第一个夏季科学考察站,并开展对南极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工作。

我国进行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包括两大部分:南极设站及考察、南大洋考察。将有数百名航海人员、科学工作者及施工人员分乘两艘万吨级远洋轮参加这项远涉重洋的壮举。有关方面已经组成了这次考察的指挥机构,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宏担任总指挥。担负南极登陆建站及科学考察工作的南极考察队由50人组成,他们分别来自10余个部门的20多个单位,年龄最大的5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绝大多数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自从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世界上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探险家、生物学家、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远渡重洋,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在地球的最南端找到了“南方大陆”——南极洲。

对南极的探险,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帆船探险时代、英雄探险时代、航空考察时代和常年考察站考察时代。

帆船探险时代是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在1772年至1775年期间,第一个环绕南极航行一周,在他以后,又有不少国家的探险家驾船越过险滩暗礁,向南极洲进行探险。

英雄探险时代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澳大利亚探险家道格拉斯·莫森,最先登上南极大陆。他在1907年11月,第一个到达了南极极点。后来,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2支南极探险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并第一次在南极大陆使用无线电波通讯。如今屹立在南极大陆上的澳大利亚莫森站,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探险家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航空考察时代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探险家查理德·伯德,在1929年11月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越南极点,并进行了大量的航空测量工作,取得了不少珍贵资料。

常年考察站考察时代,是从20世纪40年代直到现在。据报道,现在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个夏季考察站,目前,各国仍在争先恐后地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资源富集地区建立基地,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和研究。

5. 什么叫科学考察船

答:远望号是我国环球科学考察船

6. 中国第一艘远洋科学考察船是哪一艘

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79年1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并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曾参加中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同步通信卫星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1984年11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赴南大洋、南极洲执行科学考察任务,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2011年,国家海洋局批准新建科考船“向阳红10”号,新“向阳红10号”,2014年3月28日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当地时间2018年5月14日零点15分,随着最后一套海底地震仪回收至“向阳红10”船甲板,中国大洋第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队成功完成14套海底地震仪的回收任务。

7. 专用科学考察船始于

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

第一次航行始于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员87人,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10月12日他到达并命名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10月28日到达古巴岛,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随后他来到西印度群岛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在岛的北岸进行了考察。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

第二次航行始于1493年9月25日。他率船17艘从西班牙加的斯港出发。他率船3艘在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以南水域继续进行探索“印度大陆”的航行。在这次航行中,他的船队先后到达了多米尼加岛、背风群岛的安提瓜岛和维尔京群岛,以及波多黎各岛。1496年6月11日回到西班牙。

第三次航行是1498年5月30日开始的。他率船6艘、船员约200人,由西班牙塞维利亚出发。7月31日船队到达南美洲北部的特立尼达岛以及委内瑞拉的帕里亚湾。这是欧洲人首次发现南美洲。

第四次航行始于1502年5月11日。他率船4艘、船员150人,从加的斯港出发。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后,穿过古巴岛和牙买加岛之间的海域驶向加勒比海西部,然后向南折向东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海岸、牙买加。1504年11月7日返回西班牙。

8. 中国第一艘科学考察船叫什么

我国第一批次海洋调查船是向阳红系列。

海洋调查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下属的海洋科学考察船队,该系列船只先后建造了十余艘,吨位从千吨级到万吨级不等。

1969年3月28日,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对国家海洋局船舶命名作了如下批复:国家海洋局1000吨以上的海洋调查船命名为“向阳红”,1000吨以下的命名为“曙光”,并以出厂先后冠以顺序号。七十年代有600吨级的“曙光1”号、“曙光2”号、“曙光3”号(以上属南海分局)、“曙光4”号、“曙光5”号(以上属北海分局)、“曙光6”号、“曙光7”号(以上属东海分局)。2016年底,北船重工游艇厂为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承制的“曙光12”海湾移动监测平台下水。

9. 中国的科学考察船

科学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艘5600吨的海洋科学考察船。此船配备先进的海洋调查仪以及卫星系统,导航系统,可进行地质、地球物理、气象、化学、生物和环境保护等综合调查。模样呈菱形,船长60多米,船宽10米左右,最大航速11.5节。主要用于调查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等特殊任务的船舶如美国的ATLANTIS号等。

10. 中国第一艘探测船

嫦娥一号。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号下午6点05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深空探测迈出的第一步。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地点位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渔业捕捞船(渔业捕捞船要求)
上一篇:中国瓦锡兰招聘(瓦锡兰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