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产业链(高端造船业)

2022-12-06 20:24 点击:87 编辑:邮轮网

1. 高端造船业

1973年,玉浦船厂开工,这是大宇造船的前身。1978年正式成立大宇造船,1994年与大宇重工公司合并,成为大宇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大宇集团在韩国企业界曾堪称奇迹,创始人金宇中仅用了20年就将大宇从一个初创服装店发展成韩国数一数二的大集团。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这完全改写了亚洲四小龙的进程。此时人们回顾那段历史,大宇集团往往被视为最经典的失败案例。当危机初现,国外银行和投资机构偷偷撤走资金时,大宇集团却依靠韩币贬值带来的优势,继续扩大产出提高出口。

1999年11月,金宇中辞职标志着大宇集团的落没。其子公司亦命运各异,比如韩国第二大车企大宇汽车于2000年破产,后被美国通用收购。而大宇造船也从大宇重工中分离出来,在韩国政府的全力扶持下,韩国产业银行为其注入大量资金,成为其控股股东。大宇造船实际成为了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作为韩国前三大造船企业之一的大宇造船海样,曾不止一次面临被收购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不仅是造船业、航运业,世界经济形势连年向好。大宇造船提出了股权出售计划,经过一波三折的招标,韩华集团获得了最终收购权。然而一切都没有金融危机来的迅速,09年订单量的锐减和收购谈判的破裂给大宇造船带来了双重打击。除此之外,浦项制铁,甚至俄罗斯石油公司都曾试图收购大宇造船股份,但由于不同原因都不了了之。

10年之后,因为油船和海工类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订单一度得到恢复,但连年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和14年高端装备市场的低迷使韩国三大造船业再度陷入重大危机。造船业根本上受航运市场的影响。

【后韩进时代】

2016年8月1日,韩国最大航运企业韩进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韩进的倒闭重创了韩国航运业,恢复元气遥遥无期。此时的韩国造船业也正经历着最寒冷的冬天。

2017年,航运市场迎来小回春,市场信心陡增,积压多年的资金迅速涌入造船业。加之韩国新政府上台,一心扶现代商船上位,帮其贷款下了20条船的大单。2018年,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剧增带动LNG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企业凭其优势又扳回一局。韩国政府顺势推出《韩国振兴航运五年计划》,韩国造船业向好。

大宇造船董事长郑圣立终于有底气坚持他的大宇造船并购计划。如今,现代重工向韩国发展银行接手了大宇造船的股份,似乎一片大好,但现实真的会如愿?笔者认为其危机和挑战仍在。

首先韩国国内航运企业表现不佳。航运业发展直接影响造船业,韩国政府虽然大力支持现代商船,企图重造一个韩进,但现代商船近几年表现无不令其失望。连年亏损来自其公司内部管理的漏洞,显然他还没做好成为一家顶梁企业的准备。如今国际航运形势依然难说乐观,如此扩张船队规模,只会使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更加竞争激烈。恶性循环最终会回到造船业。其次现代重工对大宇造船的收购很大可能会受到中国和日本反垄断调查的阻碍,尤其日本早已于去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质疑韩国政府向韩国商业造船厂提供财政支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的组合无疑对中日其他造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除此,韩国国内的公会组织也是收购过程中一个巨大阻力。合并后的新企业在用工人数上肯定会进一步裁减。政府扶持造船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看重造船业劳动密集型特点,裁员无疑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大宇造船工人曾多次举行罢工抗议。

收购之路是好是坏,历史上不同企业给出过不同的答案。但不论国外形势如何,中国造船企业仍然面临产业转型的艰难历程。高附加值船型的自主建造是必然的方向,挑战同时也是机会。全球造船业谁的名字将沉没于历史长河,谁又会激流勇进,还需拭目以待。

2. 高端造船业概念股

1 原材料稀缺,美元贬值 :国际通货膨胀,世界性的经济大繁荣,2007以前,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牛市(参见美国经济学家著作---下一个大泡泡,对以后的世界经济走势还是有预见性的)黄金作为抵制货币贬值的工具受到追捧2 造船业: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运输能力欠缺,目前的运力又根不上,所以运输业利润非常高,前2004年左右,世界造船业是低谷,所也造船业一下子利润提高了近好几倍,到2015年的造船单子都预订满了3 另外的,都是收益于国内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长业的蓬勃发展等4 投资公司利润增长迅猛和公司重组和资产注入等5 证券交易的频繁,公司规模小,利润提高快,还有高科技类的。

3. 高端船舶制造

1.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在本年我国制造业广东地区中,华为稳居第一,是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十排行榜之一,它的总营业收入达到了8913.68亿元,是我国的知名企业,总部位于深圳,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销售等。

2. 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位于广东深圳,在欧美等地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主要是经营有色金属,发展的规模很大,今年的营业收入是69193677万元。

3.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2003年的时候建立的,它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9829579万元,它是一家重组而成的企业,公司的发展规模很大,发展的也很迅速。

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佛山,主要是经营各种家电,美的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家电品牌,该公司今年的营业收入是28570972万元。

5.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1996年的时候成立的,主要从事中医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等,是广州发展很不错的一家民营企业,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7988428万元。

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力电器是1991年成立的,也是国内声誉很高的品牌,主要经营销售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热水器、冰箱等,总部位于珠海,它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7049742万元。

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的营业收入是15659769万元,同样总部位于深圳,从1995年成立至今,在该领域的口碑很不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

8. TCL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82年创建的,位于广东惠州,主要经营范围是电子产品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281977万元。

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是1985年创立的,总部位于深圳,是国内最大的通讯设备上市公司,2021年的营业收入是10145067万元,主要的经营范围是无线基站、核心网、路由器、芯片等。

10.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80年,位于深圳,是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以及能源装备的供应商之一,业务涵盖领域很广泛,在亚洲、北美、欧洲等地都有分机构,今年的营业收入是9415908万元。

4. 专业造船厂

十大造船企业简介

1.韩国现代重工: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造船企业。于1972年在朝鲜半岛东南端的蔚山市成立,该重工集团占地面积720万平方米,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造船效率,拥有干船坞9座,能按照船东要求建造各种尺寸和各种类型的船舶。2004年,造船销售额高达704亿元,是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35倍。

2.三星重工:现有职工2万人,年造大型船舶40艘,销售收入约40亿美元。

3. 大宇造船:年销售额约48亿美元,年生产能力40艘、250万载重吨,具有生产LNG船、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散货船、成品油运输船、FPSO、豪华游轮等各种商船,以及大陆架和海上作业平台、海上工厂的能力。拥有世界上最大吨位100万吨的船坞和900吨的最大载重龙门吊,同时具有各类船舶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4.现代尾浦造船:创建于1975年,以修船为主,后于1995年转向造船,1996年开始承接新船订单参与商船建造。亚洲金融危机后归属现代重工集团,名称改为现代尾浦造船公司。该公司擅长建造石化液体产品运输船、海底线缆及管道敷设船等。

5.现代三湖重工:坐落在三湖面三湖产业团地里的专门从事船舶建造和海洋建设的企业。作为单一的造船所,其船舶建造业绩位居世界第五。88万坪的地基上建有涂装工厂、干船坞、 大型组装工厂、Panel工厂、加工厂等。

6.三菱重工:日本公司,也是三菱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同时还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2005年4月注册资本2656亿日元,拥有员工33464人,国外事务所联络处6处,分公司9个,研究所6个,国外关连公司53个,2005年销售额25907亿日元。

7.韩进重工:属于韩进集团,在釜山、蔚山、马山均设有造船厂。

8.STX造船:韩国著名的中型柴油机和造船设备专业生产公司,位于道庆省尚南道,该造船厂擅长于建造10万吨级以下的船舶,造船管理技术先进。

9.常石造船:创业于1917年,,是世界上造船数量第6位的造船公司。

10.大连造船重工:由大连造船厂整体改制而成立的,是我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控股的大型综合性造船企业,是我国最早建造 10 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船厂。

5. 最新造船业

亚洲中日韩三国世界造船业最发达。英国造船业逐步丧失优势,

6. 造船业龙头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就是韩国造船业中的龙头老大,稳居韩国造船业第一把交椅,而且发展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造船厂。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是一个世界级的综合型重工业公司,是韩国沽重工业的摇篮,有8个事业部,其中“造船事业部”与“发动机事业部”具有世界最大的生产规模。

现代重工是于1972年在朝鲜半岛东南端的蔚山市成立,集团占地面积720万平方米,车间和各种设施布局合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造船效率,拥有干船坞9座,能按照船东要求建造各种尺寸和各种类型的船舶。

7. 中国造船产业

我国的六大支柱产业是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

2008年1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发展改革会议将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列为九大支柱产业,给以大力支持,将予以编制并组织实施振兴规划。

其实枝柱产业不止6大,支柱产业就是整个工业体系的栋梁,能够支撑、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以往的支柱产业是铁路、钢铁、石油、飞机和汽车制造业,现在是航天、信息产业。

8. 造船业龙头企业

世界十大重工业巨头

1.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

西门子是德国重工业龙头企业,也是全球知名的重工业巨头,燃气轮机,工业软件,电气工程等等都非常厉害。

2.美国通用电气

美国通用电气是一家综合性的集团,作为十大富有工业自动化企业之一,这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另外它也为全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美国通用电气旗下的重工业业务在全球都有分布。

3.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的重工业主要为机电产品,包括了机械的研发,制造以及生产。

4.蒂森·克虏伯

蒂森·克虏伯的钢铁业务和重工机械制造非常有名,是全球500强企业,也是世界十大重工业巨头之一。

5.洛克希德

洛克希德主要经营范围为航天器,航天设备,先进武器等等,也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制造商。

6.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的领军企业,要知道波音不光生产民用飞机,包括军用飞机,宇宙飞船,波音公司都有涉及。

7.富士重工

富士重工是一家综合性多元经营的企业,从汽车,飞机,重工业设备等多个方面都有涉及。

8.卡特彼勒公司

卡特彼勒公司主要产品是机械制造,重型大型的工业机械,矿山设备,发动机等等。

9.现代集团

韩国现代集团最被人熟知的一定是现代汽车,但是这只是现代集团的一小部分业务,其实现代集团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其中重工业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当然还有建筑,化工等领域也有涉及。

10.三菱集团

日本三菱集团的业务包括矿业,造船业,电器设备以及工业设备等,在全球多个地区拥有分公司,业务也遍及全世界各地。

9. 高端造船业现状

半导体

韩国是半导体制造大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半导体(Hynix Semiconductor)在存储芯片生产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全球前十大芯片企业中,总部位于韩国的就有2家。八十年代,三星成功开发出64Kb的动态内存,这极大缩小了三星与当时行业巨头的差距。在九十年代,三星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商。

在韩国对外出口中,半导体产品占据的份额举足轻重。2019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金额达到接近940亿美元,在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中占比约为23%。

汽车

汽车工业在今天的韩国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0年,韩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国第4位。韩国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产量为220.6712万辆。上半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国内工厂开工率分别维持在86.8%和79.5%。

韩国汽车品牌有现代、起亚、双龙、大宇等。起亚汽车是韩国最早的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44年。2000年起亚与现代集团合并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目前是世界产量第五大的汽车生产商。

船舶工业

韩国是全球船舶制造的重要参与者,在2008年就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50.6%的份额。

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0月,全球船舶订单107艘,而韩国订单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10月韩国造船企业承接的船舶订单达72万修正总吨(13艘)。今年前10个月,韩国船舶订单累计377万修正总吨,也就是107艘。

全球最大的造船公司中有三家来自韩国: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现代重工总部位于韩国蔚山,主要为船舶、工业和能源领域提供工程、制造、安装和金融服务,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设有研发中心,年收入在400亿美元左右。

大宇造船总部位于韩国首尔,是造船业巨头与海工承包商,主要建造商用和特种船舶,包括客渡船、油船、军船和能源领域的固定平台。

钢铁

韩国的钢铁工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为韩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1985年开始,韩国钢铁工业的世界排名就进入了前十,近年来更是一直保持在第五、第六名之间。

由于高炉停产改造、市场萎靡等因素,韩国粗钢生产量自2018达到历史最高的7250万吨后,2019年减少1.2%,2020年预估继续减少1.2%。韩国钢铁协会预计2020年该国粗钢产量为6700万-6800万吨,这将是四年来粗钢产量首次低于7000万吨。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主营热轧、钢板、线材、冷轧钢、电工钢、不锈钢等。

2019年,韩国浦项钢铁的不锈钢材产量为197万吨,低于上年的203.3万吨;不锈钢材销量为196.8万吨,也低于上年的200.1万吨。

化工

韩国的化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很快成为了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乙烯生产大国。1973年,韩国政府出台政策推动重化学工业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日本此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韩国知名化工巨头包括LG化学、乐天化学、韩华化学、SK化学和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LG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成立于1947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产品包括ABS,偏光片和EV电池。今年上半年,韩国LG化学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增加1倍多,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货商。

乐天化学(LOTTE Chemical)成立于1976年,2017年收入为15.8万亿韩元,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以生产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例如烯烃和芳烃)而闻名。

韩华化学一直是韩国石化行业的骨干,产品包括LDPE(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CA(氯碱)。

电信

按营收计算,韩国电信市场是全球第三大市场。过去20年,尽管整体市场受到经济和人口增长缓慢的支撑,但三家大型固定和移动网络运营商都在塔和光纤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巨额投资。

为了支持韩国政府的K-New Deal目标,三家运营商同意在2022年期间总共投资21亿美元,首先在首都首尔和其他六个大都市地区推出5G网络,然后再扩展到全国。

根据一份对移动数据定价的基准研究,在过去3年里,韩国是每GB成本降幅最大的国家之一,而印度是世界上成本降幅最小的国家,每GB只有几美分。

显示面板

韩国的显示面板工艺水平全球领先。2019年,韩国以441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40.1%的市场份额。根据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面板预计销售额将达到436亿美元。

首先将液晶技术应用于产品的是美国,但由于无利可图、技术存在缺点等原因,美国企业遗憾地错过了将液晶商业化的机会。1968年,日本率先发现了液晶技术中存在的机遇。1995-1996年,韩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行业。

1984年,三星电子成立专门的液晶技术研究小组,利用产业衰退周期,吸收人才,快速实现了技术积累。从5代线开始,三星、LG实现了对日本厂商的超越,在约十年的时间内超越了日本。

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获得了18.8%的份额,位居第一,LG达到16.2%,位居第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造船能力排名(造船能力排名榜)
上一篇:中国造船公司工资多少(造船员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