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造船成果(中国造船成就)

2022-12-06 04:42 点击:99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造船成就

总体成就:创造了古文明帝国

一、天文学

1、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

2、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

3、浑仪和简仪——中国古代测天仪器的成就

4、中国古代的历法成就

5、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二、数学

1、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

2、出入相补原理

3、割圆术和圆周率

4、刘徽割圆术

5、中国剩余定理

6、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天元术

7、内插法和垛积术

8、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

三、物理学

1、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2、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

3、指南针和中国古代的磁学知识

4、中国古代光学成就

5、四化学和化工

6、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

7、火药和火药武器

8、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

9、中国古代的油漆技术和漆器

10、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成就

五、地理学

1、中国古代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理论

2、中国古代的物候历和物候知识

3、中国古代的旅行考察事业

4、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水文知识

5、马王堆出土的地图和裴秀制图六体

6、中国古代的矿物学和采矿技术

7、中国古代对海陆变迁的认识

8、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

六、生物学

1、中国现存的几部古代动植物志

2、中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

3、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

4、中国古代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成就

七、农学

1、中国古代几部重要农书

2、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

3、历史悠久的中国园艺技术

4、茶

5、中国古代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6、中国古代畜牧兽医方面的成就

八、医药学

1、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著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2、中药学的突出成就

3、中国医学独特的针灸疗法

4、中国古代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脉诊

5、中国古代的外科学成就

6、免疫法的先驱

7、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九、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

十、纺织

1、中国古代的纺车和织机

2、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丝织技术

3、中国古代的葛、麻纺织

4、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

十一、冶金铸造

1、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成就

2、炼钢技术

3、湿法冶金的起源——胆铜法

4、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十二、机械

1、中国古代的农业机械

2、中国古代原动力的利用——人力的进一步发挥和自然力的有效利用

3、中国古代各种车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4、水运仪象台

十三、建筑

1、雄伟的万里长城

2、中国古桥成就

3、世界历史名城——唐代的长安城

4、辉煌灿烂的故宫建筑

5、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珍贵遗产

6、中国古代高层砖石建筑——嵩岳寺塔和其他

7、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

十四、造船和航海

1、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

2、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上的成就

十五、军事技术

1、中国古代的兵器成就

2、中国古代战车、战船和城防技术成就 、

十六、少数民族的科技成就

1、蒙古族在我国古代科学上的贡献

2、藏族医学的成就

3、新疆古代少数民族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的贡献

4、美丽精致的壮布和壮锦

5、彝族的火器——“葫芦飞雷”

2. 中国造船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古帆船图案就在珠海,就在高栏岛的宝镜湾摩崖石刻上! 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制造舟楫,早在商代出现帆船运输。中 国是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唐代对外贸易的商船 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所经航路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那时 使用的海船具有9个水密隔舱,抗沉性好,并设有帆和舵,可利用侧 逆风行驶。12世纪初,中国首先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导航。15世纪初 至30年代,郑和率巨大船队7次下西洋,所用宝船有9桅12帆,长44 丈,宽18丈。船队大小船200余艘,最远航程到达非洲东岸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

3. 中国造船技术发展史

1.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雏形。2.古代桨船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小资料:公元前483年-前480年,雅典建造的大批三层桨战船迅速完工。在雅典的穆尼奇安和兹阿发现在战争中赶修三层桨战船的干船坞,其尺度为46×6米,此类战船,经专家考证:船长37米、宽5米,撞角外伸3米。低层桨手共54人,中层54人;上层60人,后备桨手30人,除下层外,全部水手武装完整。低层桨长2.3米,中层3.2米,上层4.3米,其最高航速在静水中可达8节。3.古代远洋帆船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小资料:13世纪末,地中海加莱桨船(Galley)有了一定发展,因为在14和15世纪威尼斯人常是这类桨船的制造商,而且素以具有设计制造这类战船的实力地位著称,故有时又称之为威尼斯加莱桨船。4. 近代轮船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5.现代轮船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代的轮船不仅装上了高效的柴油发动机,而且还装上了雷达、声纳、无线电等先进设备,使船只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

4. 造船技术的发展历史

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舟筏时代→独木舟→筏→木板船→桨、篙和橹→帆船时代→地中海的古帆船→北欧和西欧帆船→飞剪式帆船→中国帆船→蒸汽机船时代→早期的蒸汽机船→“大东方”号蒸汽机船→蒸汽机船的完善→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柴油机船时代

5. 中国船舶成就

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薄弱基础起步,到今天成为世界主要的造船国家,我国船舶工业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当前,身处信息技术革命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大潮,我国船舶工业要抓住数字化、智能化机遇,在既有规模上突出做优做强导向,争当全球船舶工业创新的引领者。

6.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期,他们活动的场所是森林、草原、江河、湖泊。

由于没有水上工具,深水的鱼群,可望而不可得;河对岸的野兽,可见而不可猎;洪水袭来,来不及逃避就得被淹死。他们在与天斗、与洪水猛兽斗的长期斗争中增长了才干,增添了智慧。自然现象使他们受到了各种有益的启发。“古观落叶以为舟”,就反映了我们祖先早期对一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的认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现象,才引起人们航行的念头。人骑坐在一根圆木上,就可以顺水漂浮;如果他还握着一块木片,就可以向前划行。如果把那根圆木掏空,人就可以舒适地坐在里面,并能随身携带上自己的物品。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以后人们又逐步学会了就地取材,制造了简单、平稳、装载面积较大的筏。筏的种类较多,有木筏、竹筏、皮筏等。原始社会出现的独木舟和筏,使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出现以后,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也为船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奠定了基础。随后人们又在长期航行的实践中,创造了利用风力行驶的船——帆船。初期的帆不能转动,只有风顺时才能使用,风不顺就只有落帆划桨。后来人们在航行的实践中逐步发现,即使不顺风,只要使帆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还是能受到推船前进的风力,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转动帆,在逆风的情况下,船也能前进。我国的帆船,在世界上是相当有名的。早在秦代我国就能造出长达三十米、宽六至八米,能载重6万公斤的漂洋过海的大帆船——海船。到了汉代,就能制造百尺楼船。到宋代,已可制造载重20万公斤以上的大船。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已长达140米,宽达60米。自从人类创造了帆船以后,帆船运载着人们在世界的海洋上来往,直到十九世纪,世界上一些大型的船还是帆船,有的帆船,桅杆高达30米,挂帆30多面。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帆终于被机械所取代,帆船也逐渐发展成为装有引擎的船,最先代替帆的是蒸汽机。开始的汽船是由明轮推进的,然后又发展成为螺旋桨推进,接着人们又陆续发明了涡轮机、柴油机、汽油机和核动力装置。造船的材料,也由早期主要用木材发展到近代主要用钢铁。有些现代的小船又采用玻璃纤维和塑料制成。由于造船材料和船的行驶动力的不断发展,人们造的船越来越大,装载的人和货物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航程也越来越远。

7. 中国在船方面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五”“九五”的10年间,我国海洋运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船队规模不断扩大,运输量稳步提高,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吞吐量逐年上升,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大型航运和港口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船舶方面,“九五”末我国沿海和远洋运输机动船分别达到1.02万艘、3058.9万吨和1183万千瓦,平均吨位和平均功率分别增长19.7%和14.8%。我国大陆船公司拥有的海上商船数量,占世界海上商航总量的5.4%,排名世界第四。我国两个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中远集装箱公司和中海集装箱公司,其集装箱船舶拥有量分别居世界第7位和第15位。  运输量方面,我国海洋货物运输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0年,海洋货运量达到5.36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22183亿吨公里。海洋货运量在“八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8.0%,“九五”期间为10%;“九五”期间,海洋货物周转量虽然年均增长率由“八五”期间的8.1%下降到7.5%,但其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43.3%上升到2000年的49.9%,进入快速、平稳发展阶段。  集装箱运输近10年来发展最快、成绩最显著。从1978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开辟了我国第一条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上海至澳大利亚航线,我国海洋集装箱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1978年集装箱远洋运量为1800标准箱,1990年达到130万标准箱,2000年则达到827万标准箱,后1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达到20.3%,远远超过世界6%~8%的平均水平。  作为海洋运输枢纽的沿海港口,也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较快发展。经过“七五”“八五”和“九五”15年的努力,沿海港口共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82个、中级泊位85个、小泊位247个,新增吞吐能力..2亿吨,港口的通过能力得到很大改善。20世纪80年代中期沿海港口外贸船舶平均每艘次在港停泊时间为11.1天,20世纪90年代初为4.3天,“八五”末为2.7天,“九五”末下降到1.6天。与此同时,港口吞吐量稳步上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沿海港口的外贸吞吐量仅为5900万吨,1990年达到1.66亿吨,2000年已达到5.2亿吨,后10年年均增长12.1%。与外贸密切相关的集装箱吞吐量(远洋和近海合计)的年均增幅更高达31.7%,2000年达到2000多万标准箱。  随着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我国港口企业在世界港口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9年以前,我国沿海港口中只有上海港吞吐量超过亿吨。  到2000年底,上海港突破2亿吨大关,成为货物吞吐量世界第四、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八的港口。如今广州港、宁波港、天津港、秦皇岛港也跨入亿吨大港行列。中国加油٩(๑^o^๑)۶[害羞][害羞][玫瑰][玫瑰][祈祷][祈祷]

8. 中国造船成就有哪些

1966年

5月 中国第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试验成功。

5月 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

9月 中国第一台100万伏高压标准电容器由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试制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0月 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成功。

10月 中国建成世界第一座合成苯车间。

10月 中国制成的第一批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12月 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结晶胰岛素。

12月 中国第一次进行氢弹原理实验。

1967年

1月 中国第一台载重150吨中型平板车建成。

6月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月 中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10月 中国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0月 中国煤矿单巷长距离通风技术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10月 中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1月 中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12月 中国第一台电炉液压自动装置试制成功,标志中国电炉炼钢自动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月 杭州机床厂MM7120型精密卧轴矩台平面磨床投产,在加工仪器、仪表和工具的平面、侧面、斜面和槽面时,可以达到国际上最先进的“四花十四级”的最高光洁度。

1968年

1月 中国第一艘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轮通过验收。

1月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多学科科学考察。

2月 中国特大型轴承制成。

5月 西宁电动工具厂和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联合设计试制成功了一种双重绝缘单相串激式羊毛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月 阜新发电厂的软化水处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月 中国自行研究设计并试制成功了第一批静压传动内燃机车,使工矿内燃机车的生产技术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9月 中国第一台小型简易氢气发生设备试制成功。

9月 中国制成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某型齿轮磨床,其精度、效能都超过国际水平。

9月 中国试制成功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一座镀锌设备。

9月 对在新疆地区发生的日全食现象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综合观测,使中国日全食研究工作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0月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

10月 中国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M9017光学工具曲线磨床。

10月 中国第一台转盘注射机制成。

12月 中国第一台深井石油钻机制造和试钻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69年

1月 中国建成具有六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氮肥厂——河北化肥厂第三期工程。

1月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液压自动抛光机。

1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口径机顶排灌设备。

1月 上海制成高精度新型铲磨机,精度远超国外同类产品。

4月 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巨型油轮下水。

4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成功第一台新式大型液氮罐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月 中国制造成功第一台压铝模,为工业生产填补了一项空白。

4月 上海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齿轮滚刀热轧机。

4月 上海第五机床厂试轧成功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切削冷轧二级丝杆。

4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具有先进水平的韶山型大功率半导体干线电力机车。

4月 中国制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管子自动切削机床。

5月 中国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6月 中国发展普通低合金钢获巨大成就,用我国特有的某些合金元素制成的犁铧钢、大桥用钢、钢筋用钢、电站用钢、采煤机械用钢等,超过国外同类名牌产品。

6月 我国最大的两台农业用水泵试制成功,整个水泵自动控制程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7月 中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歼击机歼8首飞。

9月 中国第一批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矿用十五吨自卸载重汽车诞生。

9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大张塑料复合钢板机组,轧出了我国第一张大张塑料复合钢板,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月 中国试验成功了第一台用于合成氨生产的大型粉煤气化熔渣炉。

9月 中国制成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型的高精度圆刻线机。

9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电子式中文电报快速收报机诞生。

9月 中国第一台高精度摆线齿轮磨床制造成功。

9月 上海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瓩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月 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

9月 中国首次设计研制的东风4型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成功。

10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五千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标志着我国机车制造技术已经进入先进行列。

10月 中国建成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

10月 中国建成当时最长的双曲拱公路桥——沭阳新沂河大桥。

10月 中国第一套全自动长途电话设备诞生。

10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具有先进水平的红旗牌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试制成功。

10月 制成中国铁路第一台自动化养路捣固车。

10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套大型块煤装卸机械。

10月 中国制造成功第一批高级特种工业用的极薄型纸。

11月 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炼油工业控制计算机诞生。

11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一百二十马力液压控制犁式电缆敷设机。

11月 中国制造成功第一台八十吨重型震动压路机。

11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金属矿山采掘用的新型电动钻岩机。

12月 中国建成第一座黏土砖一次烧成隧道窑。

12月 中国第一座大型无醇甲醛车间建成。

12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高压风冷移动式空压机车诞生。

12月 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三千二百吨破冰船海冰101号在上海求新造船厂下水。

X月 中国第一台离子注入机研制成功。

1970年

1月 中国远洋船用气缸油制造成功,各项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二十米塔用风轴流风机。

3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光电光波比长仪。

3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一百吨内燃液力轨道起重机。

4月 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成功第一台一千公斤高分子材料万能试验机。

4月 长春保温材料厂试制的防氢砖、超轻保温砖、超轻质粘土砖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4月 建成第一台中国式单晶炉。

7月 中国制造成功具有先进水平的链轮刨齿车床,填补了我国机床工业的一个空白。

7月 中国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梭钢带织布机。

7月 中国试制成功固体环氧树脂棒料焊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月 中国首艘国产导弹驱逐舰下水。

8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磁选过滤联合设备。

8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安全火花矿用井下通讯电话机。

8月 中国试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十一万伏铝线塑料电流互感器。

8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超重型立式车床制造成功。

8月 中国大飞机项目正式启动。

10月 中国第一台最大的全钣式制氧机诞生。

12月 中国第一块双柱塞式油压表试制成功。

1971年

5月 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数控机床诞生。

6月 中国第一艘两万吨货轮长风号下水。

9月 中国科学工作者成功用X光衍射法完成了分辨率为二点五埃的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工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月 中国第一枚东风—5洲际导弹在酒泉发射场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

12月 中国建成服役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

1972年

1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纯铜连铸连拉空芯导线设备。

1月 中国第一座干法纤维板车间建成。

1月 中国第一台六千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制成。

6月 中国自己设计、制造和施工的第一条超高压输电线——刘天关输电线建成。

8月 中国制成第一台框架式纵梁三千吨油压机。

11月 辽宁省阜新矿务局新丘煤矿505钻井队创造半煤岩单孔月进一千零六十一米的全国新纪录。

12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二十二万伏、三十万千伏安铝线变压器。

12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辆载重三百吨的大平板车。

12月 中国第一艘海洋地质钻探浮船试航。

1973年

3月 云南冶金第一矿103矿掘进24队创造月掘进一千五百零九点三米的全国新纪录。

3月 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4月 中国第一艘万吨级钢筋混凝土浮船坞——钟山号建成。

5月 辽宁北票矿务局冠山煤矿4805掘进队创造岩石巷道单孔月进七百一十二点八米的全国新纪录。

7月 上海市第六医院施行游离肌肉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8月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9月 中国第一台光电等高仪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月 中国自行设计、提供设备、施工的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地下大动脉——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胜利建成。

10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第一次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细胞质内的信息核糖核酸对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和性状遗传有显著的作用。

10月 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2月 梅山铁矿同河北铜矿天溜掘进队打出月进尺一千一百六十点一米的成绩,创造了我国天溜井掘进的新纪录。

12月 胜利油田创年钻井进尺150105米的全国石油钻井最高纪录。

1974年

3月 天津第一炼钢厂创造了平炉炉体周期寿命达五百一十三炉的全国最高纪录。

3月 中国第一台数控加工中心机床诞生,质量达到国外同类型机床的水平。

4月 中国第一艘二万五千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胜利建成投产。

4月 中国第一台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研制成功。

7月 天津新河船厂建成我国第一艘大型起重船——五百吨浮吊。

8月 中国科学院吉林应用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和辽源市电子技术实验工厂工人相结合,研制成功气敏半导体器件,为我国电子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8月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

8月 中国伞式太阳炉研制成功。

9月 中国第一座五万吨级油码头建成。

9月 哈尔滨制成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三十万瓩水轮发电机组。

10月 中国最大竖井钻井研制成功。

11月 上海自行设计和制造出轧制锋钢带的设备,为我国钢铁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12月 中国第一艘海洋地质勘探浮船出海试钻成功。

1975年

2月 中国研制成功受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

2月 中国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燃煤发电机组成功。

2月 中国当时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胜利建成。

2月 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长江大型客货轮东方红11号首次试航成功。

3月 高能加速器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4月 中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HMJ—200型混合模拟电子计算机。

6月 中国首次制成大型滚齿机。

7月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全线通车。

8月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具有独创性的“七〇砂”。

8月 中国当时最大的一台公路平板车(450吨)制造成功。

8月 中国自制成功甚高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设备。

9月 中国研制成功稀土异戊橡胶。

9月 中国第一批电子摄影计时器和游泳电子计时设备制造成功。

9月 中国制成高分辨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

10月 中国科学工作者运用花粉单倍体育种方法育成水稻新品种,在世界上首先在重要粮食作物上获得成功。

11月 北京钢铁学院设计出我国第一条精密斜轧自动线。

11月 中国科学院育成棉花新品种——“科遗二号”。

11月 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地球卫星。

12月 厦门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

12月 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东风4型四千马力内燃机车,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2月 江孜县农业试验场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我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平均亩产达到一千六百一十斤。

X月 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研究小组设计出我国第一批三种类型的(硅栅NMOS、硅栅PMOS、铝栅NMOS)1K 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1976年

2月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了硫砷玻璃光材料和玻璃电存储材料及器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月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和花县农科所协作,运用花粉单倍体育种方法育成了籼稻新品种。

3月 中国试制成功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型深井石油钻机——130-3型钻机。

3月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分析仪器厂协作研制成功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独创特点的新型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测定仪。

4月 京沪杭中同轴电缆一千八百路载波通信干线胜利建成并投产。

4月 中国采用液醋发酵方法生产反丁烯二酸的试验获得成功。

4月 四川省石油管理局7002钻井队使用国产钻头打成第一口六千零十一米的超深井。

4月 中国进行综合性日环食观测获得重要成果,这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全部用国产仪器设备,独立自主地进行的第一次综合性日环食观测。

4月 包钢试验成功我国第一炉优质的石油套管钢。

5月 全国微波通信干线建成。

6月 中国第一台高温高压放射性测井仪试制成功。

6月 中国自力更生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十万吨级的深水油港——大连新港建成投产。

6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最大的三十万瓩双水内冷发电机组投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6月 苏州感光材料厂试制成功微泡法印刷拷贝胶片,为我国非银盐感光材料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7月 中国制成高精度石油计量自动化仪表装置。

7月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采用古地磁方法首次测出云南元谋猿人的年龄。

7月 中国直流比较仪电位差计、激光微区光谱仪研制成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7月 吉林碳素厂自己设计、制造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功率直流石墨化电炉。

8月 石钢炼钢厂创造氧气顶吹转炉炉龄全国新纪录,最高炉龄达到一千三百零二炉。

8月 中国第一台一千五百米煤田钻进试制成功。

8月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下水。

9. 中国造船成就最高的人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

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

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

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

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

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这一年,郑和才10岁。

10. 中国船舶工业成就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渤船重工)始建于1954年,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骨干企业之一,前身为辽宁渤海造船厂,经债转股后于2001年7月18日挂牌成立。公司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公司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世界一流的重大钢结构成型、焊接、加工、制造生产线,能够按照中、挪、法、美、日等国船级社和各种国际公约建造174000吨级以下各类船舶。通过了国际标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完善的计算机内部局域网络。年造船能力达到60万吨,年创汇能力近两亿美元。公司已设计建造各类船舶170多艘,开发研制了50多种新船型,在转炉和水轮机转轮制造市场享有极高声誉。主要产品多次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新产品奖。公司连续多年荣获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和辽宁省文明单位称号。

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实现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国内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船舶报和省、市媒体先后报道了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的突出成就。

11. 中国造船发展史

  140多年历史。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它创建于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历经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船坞、海军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1996年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0多年来,江南造船饱经历史沧桑,经久不衰,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不仅有中国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更有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还有我国最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和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远望”系列航天测控船,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率先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成为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始终在中国船舶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船舶交易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江南140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国民族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  2008年6月3日,在江南造船建厂143周年之际,正式宣布江南造船胜利完成搬迁任务,正式入驻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地处长江口长兴岛,占地面积约580万平方米,岸线长度约为380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座大坞、17座舾装码头,规划纲领为民用船舶年造船能力450万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生产品种最为广泛的现代化造船基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2016中国造船业大事件(造船事故案例)
上一篇:韩国造船业视频(中国韩国造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