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造船业大爆发
中国大型造船企业。始建于1865年。至1949年,共建造各种舰船884艘,并制造了大量机器设备,成功地试制过飞机。有职工1.5万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大、小船台6座,干船坞3座。技术力量雄厚,管理基础和综合生产能力扎实,能够建造、修理各类舰船和承造成套机械设备。5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和第一条5000吨货轮,6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国内配套的万吨轮东风号,70年代建成远望号为主的六艘大型远洋科学考察船,80年代开始迈入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领域。工厂在造船能力发展的同时,修船和非船产品生产也卓有成效,曾先后制成万吨水压机,承接中国最大的葛洲坝闸门、上海和北京大型天文台回转球顶、宝山钢铁总厂二期工程关键设备等工程。
一、历史沿革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曾用名江南船坞、江南造船所,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同治四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奉两江总督李鸿章之命,以4万两白银买下位于上海虹口地区的美商旗记铁工厂的全部设备,又以2万两白银购买该厂的库存材料及工具。李鸿章以此为基础,将江海关道丁日昌、总兵韩殿甲分别在上海开设的2个洋炮局合并进来,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865~1905年)系制造局时期。同治六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现址),先后建立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泥船坞1座,共占地70余亩(4.3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模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光绪十七年由于生产的发展,工厂面积从原来占地4.3万平方米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2913人,加上管理人员,约3600余人。
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元年(1905~1912年)为江南船坞时期。清政府决定局坞分家,把船坞部分从制造局中划分出来,成立江南船坞;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辛亥革命后改称上海制造局。民国6年改称上海兵工厂,直至民国21年停办,大部分机器搬迁至杭州和南京金陵兵工厂,小部分并入武汉汉阳兵工厂。局坞分家后,船坞采用商务化的经营方针,生产业务渐有起色,过去船坞长期荒废的局面逐渐改观。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21000多吨,其中宣统三年(1911年)建造的“江华”号长江客货轮,船长330英尺,宽47英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4130吨,被当时航运界评为“中国所造的最大和最好的一艘轮船”。在修船方面内外招揽,业务甚广,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的5年间,共修理大小舰船524艘,年均修船量105艘。由于经营业务扩大,营业额和利润猛增。局坞分家时,借用江安粮道库银20万两的开办费,原定10年内分期归还,由于营业状况好转,提前4年全部还清。这一时期的技术力量也不断增强,局坞分家时,固定工人约60~70人,至宣统三年已增至1000余人。
民国元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为江南造船所时期。辛亥革命后,江南造船所仍采取商务化经营方针,造船业务逐渐赶上和超过当时造船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耶松船厂在宣统二年至民国6年间共造船82艘,总吨位42700吨;江南造船所在同一时期间共造船208艘,总吨位38846吨,已接近耶松船厂。民国7年江南造船所的造船总吨位增到60373吨,大大超过耶松船厂,居上海造船工业的首位。民国7~10年是江南造船所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为美国建造成4艘排水量万吨级的运输舰,被当时传媒评为“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
民国16年后,国民政府海军部管理江南造船所,一度进行局部带军事性扩建。民国19年冬,将海军轮电工作所并入江南造船所;次年1月,又将福州马尾船政局(今马尾造船厂)的制造飞机处并入江南造船所,后建成“江鹤”、“江凤”等水上教练机和侦察机5架。这个时期的海军舰艇修理业务相当频繁,民国17~22年的6年间,共修理海军舰艇271艘次,平均每年45艘次,而民国10~15年的6年间只修理海军舰艇74艘,平均每年12艘次。当时的所长马德骥引进西方的一套管理方法,改变了过去由英人毛根独揽大权的局面。
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上海沦陷,江南造船所为日本陆军侵占,日军把上海兵工厂(原制造局的另一部分)场地划入江南造船所,并强行圈占附近民地,使全所面积增达34.3万平方米,还把南京的3家民营小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并入所内,使江南造船所的场地和设备都有较大扩展。民国27年1月,移交日本海军管理,改名“朝日工作部江南工场”,同年3月,又由日本海军委托日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接办,改名“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将新侵占的英联船厂所属的和丰船厂与瑞镕船厂划归江南造船所。改名“淑浦船坞”和“杨树浦工场”。日军占领时期,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类船舶100多艘,还造了300多艘攻击型的“自杀艇”,并进行了大量的船艇修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南造船所由国民政府海军司令部接管。民国35年至1949年5月间,共建造各种船舶34艘,总排水量9557吨,平均每年造船10艘,排水量2734吨。其间,电焊技术开始推广,民国35年成功地建成中国第一艘全电焊结构的排水量634吨的长江上游客轮“民铎”号。江南造船所所属工厂进行了局部扩建,至民国36年底,共新开设了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第二发电厂及汽车修理厂等5个厂,并修理了厂房和增添了一批设备。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对江南造船所大肆破坏,所内的3座船坞闸门上半部及抽水间、内燃机厂、第二发电厂等被炸毁;1~8号仓库全部焚毁;机器厂、外钳厂、车床厂、电气厂等大部分被破坏。全所职工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发动下,开展了“反疏散、反搬运、反破坏”的护厂斗争,减轻了国民党政权破坏工厂所造成的损失,取得斗争胜利,保住了工厂。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命令,接管江南造船所。1953年,江南造船所易名江南造船厂,进入生产建设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企业概况
清同治五年(1866年),江南制造局迁址高昌庙镇时,购置民地70余亩,建成厂房并建筑泥船坞一座和沿江码头。至光绪十六年(1891年)时,工厂面积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已发展成拥有13个工厂和1个工程处的近代工业企业。全局拥有大小机床662台,蒸汽动力机361台,总马力4521匹;汽炉31台,总马力6316匹。
光绪三十一年局坞分家,江南船坞的主要固定资产有:全坞地基约60亩;泥船坞1座,长325英尺;机厂1所,共有大小厂屋98间;锅炉厂1所,有大小房屋48间,内有60匹马力总汽炉2座,40匹、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另有剪、钻、刨等机床18台;炮弹厂1所(后改为机器厂),连同打铜厂、翻砂厂等新旧厂屋共100余间,厂内附属机器有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大小车床64台;水雷厂1所,有屋19间,因废置已久,后改为储料栈房;中西式住房14所;另有挖泥船2艘,运泥驳船3艘,小型轮船1艘。按当时价格估计,上述资产共值规银77.3万两。
局坞分家后,原有泥船坞改建为木质干船坞,并拓长加宽,加深坞底木桩,添置水泵等设备。改建后的干船坞,坞身长375英尺,面宽75英尺,底宽60英尺,能适应4000~5000吨船舶进坞修理的需要。民国5年(1916年),江南造船所继续将坞身拓长,使其总长为556英尺,深20英尺,能容纳万吨以上的船舶进坞修理,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船坞之一。
民国7~10年,江南造船所承造4艘万吨级美国运输舰期间,新建大船台4座,每座打桩基地长396英尺,宽36英尺,桩深20英尺,可置500英尺长的万吨船舶;船台两旁新树起重架10座,每座吊重4吨;并陆续购买民地近4万平方米,所址比局坞分家时扩大1倍以上。民国13年,江南造船所开工新建第二座船坞,次年完工。新坞长502英尺,宽61英尺,深23英尺,装备最新式的电动抽水机5台。新坞建成后,即有1艘7700吨美国商船进坞修理,因使用电动机抽水,仅耗时45分钟,为原来抽水时间的1/10左右。不久,老坞也改装为电动机抽水。民国19年后,江南造船所决定开辟第三座船坞,次年动工,分两期工程,第一期先辟长375英尺,宽89.5英尺,深26英尺,于民国23年完工;第二期又将该坞加长、拓宽,至民国25年全部落成。新坞长647英尺,宽100英尺,深26英尺,能容纳2万吨级的船舶进坞修理,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此外,还扩建了打铜厂,添建了一座海军码头。
民国27年初,日本侵略军侵占江南造船所,将原炼钢厂和上海兵工厂(原江南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旧址,以及从老江边路到新江边路的工人居住区一并强行占为新址,使全所面积扩大到34.3万平方米。还把位于南市的三北、鸿昌、合兴等3家民资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搬到江南造船所。在日本侵占时期,所内生产设施略有扩建。计有;船体加工车间增添300吨水压机、移动式水压肋骨弯曲器;轮机部门添置长轴车床、搪床、滚齿机以及白合金轴瓦浇铸设施,动力设备部门增添200匹空气压缩机2台,新建氧气站1所。
民国35~36年,江南造船所新建成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和第二发电厂等,还修理了原有厂房69座。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撤退时,对江南造船所进行大肆破坏,所内主要生产厂房和3座船坞闸门被炸坏。1949年8月,又遭国民党飞机空袭,所内生产设施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上海解放后,江南造船所职工在国民党飞机频繁轰炸的艰苦环境下,进行边抢修、边生产,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修复3座船坞的闸门。自1953年起,江南造船厂结合老厂技术改造,扩建和新建了造机、修船、造船、电气和锻工等车间。扩建后的船体加工车间,面积由1890平方米扩大到5637平方米,1956年3月完成。5、6号船台的加固接长工程于1955年6月完工,紧接着进行3号船台的改建,该工程于1956年4月完成。新建的修船车间占地面积10230平方米,高16米,跨度24米,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车间内设有装配、锅炉、修船、钳工等工区以及钢材库、工具库、辅助材料库、变压器间、透视设备存放室等,并装置4台行车,最大起吊能力30吨;还配有加工能力较大的三星轧车和500吨水压机等生产设施。
1959年9月,遵照一机部九局的指示,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新建露天总段建造区和总段运输设施,改建3、4、5号船台。
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是1956年编制的总体初步设计中的一个主要工程项目,于1960年7月开始施工,1966年建成,车间建筑面积22176平方米,厂房由1个横跨和3个纵跨构成。为适应建造万吨级船舶的需要,江南厂于1959年对2号船台进行扩建。2号船台原长174米,宽22米,扩建时在船台顶端接长53.3米成水平段。1960年4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这里下水。为了试制需要,经六机部同意,于同年7月再次改造,滑道接长17米,下水设计负荷提高到2000吨。1976年,又将2号船台接长的水平段加建成斜坡段,为“远望”号主测量船建造创造了条件。
1977年,3号船坞的改扩建开始施工,经过5年的紧张施工和设备安装,于1982年底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扩建后的3号船坞长232.2米,宽40米,深11.6米,可容纳6万吨级船舶在坞内修理和建造,并配备1台150吨门式高架吊车。3号船坞的改扩建完成,标志着江南造船厂已拥有建造巴拿马型船舶的重要设施。1982年起,江南造船厂再次改扩建2号船台,经六机部同意,拆除3号船台,使2号船台的拓宽有了充分的场地。此外,还建立了长6~12米,宽1~3米,厚6~34毫米,重10吨以下的钢板流水线。这条钢板流水线连续上料、矫平、除锈、喷漆、烘干,直至出料。还陆续引进数控切割、光电跟踪切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高效焊接等机械,成为具有先进装备的现代化企业。
经过老厂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的新建和改建,江南造船厂的规模逐渐扩大,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具有设计、建造、修理、改装8万吨以下的各种船舶和舰艇、以及制造压力容器、港口机械、大型钢结构等工业性产品的能力。
上海解放以后,工厂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断作出贡献。1953年建成大型内河客货轮“民众”号,1956年建成中国第一艘潜艇,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艘5000吨沿海货船“和平28”号,19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计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70年代,成功地建造以“远望”号为主的三型6艘航天综合测量船、海洋调查船、远洋打捞救生船等特种工程船队,并成功地配合执行通讯卫星、远程导弹发射试验和南极考察等任务。改革开放后,工厂率先以批量承建出口船舶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先后为罗马尼亚、挪威、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建造了30多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舶130多万吨,并以优良的建造质量和船舶性能,受到国际航运界和造船界的好评。批量建造的6.5万吨散装货船,以“中国江南型”成为中国唯一列入伦敦租船市场标价系列的国际船型。为美国拉斯科轮船公司建造的2艘该型船舶,因质量优异,船东改名为“中国光荣”号和“中国自豪”号。1994年12月交付使用的、集中国造船工业和电子工业最高水平于一身的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3”号,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995年还成功建造了大型、先进的水面舰船、集装箱船、LPG液化石油气船、三用工作船、豪华型游艇、多用途船等多类船舶。
据统计:自同治四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的84年中,江南造船所(厂)共建造各种舰船837艘,计30万吨。1949年上海解放至1995年底的46年中,共造船1100艘,计340万吨,是解放前84年造船总吨位的11倍。其中,1980~1995年的16年中,造船137艘,254.3万吨,是1949~1979年造船吨位的3.1倍。解放以来,江南造船厂在修造船的同时,还为国家建造了1.2万吨水压机、宝钢2030轧机中难度大的设备、葛洲坝2号大型钢质船闸、秦皇岛码头第三期工程、上海2条越江隧道的掘进机、上海和北京天文台中国最大的回转球顶、上海市政建设投钢量近1万吨的内环线高架公路、当时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上海市政建设“三联供”U—GAS煤气气化炉,以及承建的1.65万立方米压力容器、上海体育场和上海大剧院的钢结构等重大工程项目,表明了企业在船舶制造和大型钢结构、压力容器等工业性产品上都跨上了国际水平台阶。
1980年以来,共有多种产品先后50次获国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奖,其中“向阳红10”号、“远望”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7万吨货船“世沪”号、1.28万吨集装箱“海皇·绿玉”号、2.4万吨汽车滚装船“沃乐斯夫堡”号、6.4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等获国家金质奖。企业也获得了“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全国技术进步优秀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企业优秀管理奖(金马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上海最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以及连续13年获得“全国思想工作优秀企业”光荣称号。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江南造船厂被列为国家100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6年改制成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金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谢中全任党委书记。
江南造船厂党政主要领导人及任职时间表
机构名称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中共江南造船所临时组织
孟亚人
临时工作委员会召集人
1949.7~1949.10
江南海
总支委员会书记
1949.10~1949.11
孟亚人
临时党委书记
1949.11~1950.4
党委书记
1950.4~1951.6
黄涛
党委书记
1951.6~1956.4
中共江南造船厂委员会
郝少如
代理党委书记
1956.4~1956.12
黄涛
党委书记
1956.12~1957.1
党委第一书记
1957.1~1960.2
陶力
代理党委书记
1960.5~1960.8
张浪
党委书记
1961.2~1962.1
陈华锋
党委书记
1962.5~1966.6
张震春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0.6~1970.9
党委书记
1970.9~1975.4
黄星
党委书记
1975.4~1976.10
胡沛然
党的核心小组主持人
1977.2~1977.3
党委书记
1977.3~1978.8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77.11~1978.8
张绍仪
党委书记
1978.8~1983.1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2.8~1983.7
刘哲
党委代书记(未到任)
1982.8~1983.6
王存琳
党委副书记
1983.6~1984.5
党委书记
1984.5~1987.5
王德宝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5.5~1986.12
滕一龙
党委书记
1988.2~1992.2
谢中全
党委书记
1992.2~
江南造船所
林惠平
副所长主持工作
1949.6~1950.3
代所长
1950.3~1951.4
曾国晟
所长
1951.4~1952.10
黄涛
军代表兼所长
1952.10~1953.12
江南造船厂
郑重
厂长
1953.12~1958.8
陶力
厂长
1958.8~1960.8
张心宜
代厂长
1960.6~1961.2
厂长
1961.2~1968.3
陈华锋
厂革命委员会召集人
1968.5~1970.8
江南造船厂
张震春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0.8~1975.4
黄星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5.4~1976.10
胡沛然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7.5~1978.8
张绍仪
厂长
1978.8~1980.10
胡传治
厂长
1980.10~1983.4
赵福生
代厂长
1983.7~1983.9
厂长
1983.9~1987.1
孟辉
厂长
1987.1~1993.1
陈金海
厂长
1993.1~
2. 中国造船业发展趋势
12年离职
3. 中国造船业现状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③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④火药武器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4. 中国造船现状
2019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36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2%,其中海船为1094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7%,其中海船为864万修正总吨。
5. 中国造船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国航海与海洋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港口规模、船员数量、造船产量、海运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船舶工业、远洋渔业、海洋开发和海洋科考等领域快速发展,海事救捞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海军和平护航彰显了我国切实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形象。如今,中国航海人正奋力谱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交通强国建设新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速前进。
6. 造船业兴起
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
7. 中国造船行业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是集生产、科研、房地产、服务一体化的超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汇集了一百家特大型造船企业、配套企业、非银行金融企业、科研院所。
中国船舶集团的工业企业上游企业主要包括钢铁公司、油漆化工公司、动力制造公司、焊接材料生产公司等。
下游公司主要是全球的大型海运公司等。
8. 中国的造船业崛起历程
日本曾有过在全世界船舶市场中的占比将近50%周期,日本的造船企业可以建造从散货船到集装箱船,从海洋工程船到豪华邮轮等所有民用船舶门类。比如日本著名的三菱重工船厂就几乎涵盖了民用船舶的所有门类。除三菱重工是日本造船业的典型代表之外,日本还拥有川崎造船,IHI,万国,三井,常石,今治等著名的中大型造船厂。值得一提的是,从1956年起,日本造船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且保持这个冠军地位达半个世纪。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达到3千万吨。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曾经达到3千万吨。
但随着中韩两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日本造船业在2000年后逐渐落后。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历来十分注重造船业。且日本曾在二战期间是一个航母大国,航母建造能力当时并不比英美等国弱,也就是说,日本建造大中型航母完全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早在1955年日本就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国,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全球最高的造船业技术水平及实力。21世纪初期,由于韩国快速追赶上来,叠加长兴岛造船基地建成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后,日本的造船业排名才逐步下滑至全球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日本开始决定自供千亿大订单,试图重回全球造船业巅峰之位。比如日本邮船拿出了1000亿日元,向日本境内的两家造船企业,购买12艘7000车位的LNG动力船,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的一笔订单,引来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日本的动力运输船具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日本邮船要订购十多艘呢?实际上,运输船与传统船舶相比,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减少25%的二氧化碳,非常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
据日经中文网之前报道,日本第一大造船巨头今治造船曾经宣布,将与欧美海事机构合作,制定在造船业中安全使用氨气的规则标准。同时今治造船还将研发氨燃料船,力争掌握领先全球的优势技术,以重回全球造船霸主地位。早在1984年,日本已牢牢把控了全球53%的造船订单,但近些年来,却被发展势头迅猛的中韩两国造船企业反超,使得新船订单已经不足7%。因此,日本希望与欧美相关机构展开合作,率先制定氨燃料船舶的新规则,目的是在新一代燃料船领域掌握商业化的主导权。
国际海事组织(IMO)曾经制定目标,到2050年全球航运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减少50%,而氨燃料船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法宝。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称,到2050年,船舶燃料用量当中氨气的占比将达到46%。由此,氨燃料动力船技术已经成为各国船企竞争的焦点。今治造船认为,若该日企能够力争在2026年造出载重超过20万吨的大型散货船,就有望拿到更多造船业的订单,继而有了与中韩两国竞争全球造船霸主地位。
日本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另外日本拥有川崎汽船株式会社,是日本三大航运公司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成立于1919年,拥有近400艘世界最先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船舶,航线遍及全球,在国际航运界拥有十分重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全日本造船合并计划”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牵头,计划整合日本国内15家大型造船企业。日本的是目的依然是重回打造造船业的辉煌。
9. 中国的造船工业
没武汉的话你们只能组装民船。。。
10. 中国造船业大爆发是哪一年
新中国70年,上海“创业史”的100个瞬间①(1949-1963)
一、百废待兴(1949-1963)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新中国的上海开始全面探索复兴之路。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快速完成,公私合营的浪潮也加速战后国民经济复苏。新中国第一个15年间,上海工人阶级通过艰苦探索,在工业、科技方面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为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
1、绮云阁上第一面红旗
1949年5月12日至27日,解放军投入近40万兵力解放上海。1949年5月25日凌晨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市区苏州河以南全部地区。是日,南京路上,永安公司大楼最高处绮云阁升起红旗,以欢迎解放军进入南京路。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上海解放之后,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四行二局一库”(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国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
2、解放军全面接管上海经济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日,市军管会接收了原中央印制厂上海厂,改为上海印制一厂,并以最快速度,扩建成五个工厂,同时开工印制人民币。同月,坐镇上海的陈云将华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均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调度资金和干部。上海这一试验为全国性经济体制调整提供了经验。
1949年6月9日,上海第一家国营商业公司上海市贸易总公司成立,宣告上海解放之后经济重建开始。
在重振国民经济的同时,上海还要应对敌对分子的破坏。当年6月10日,上海对银元、美钞等投机活动进行打击,查封了证券大楼,稳定了金融、物价。
3、上海首家企业进行公私合营——华通开关
1949年12月16日,上海开始对重要私营企业进行公私合营,华通电业机器厂(今华通开关厂)是上海首家进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华通开关厂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1月。当时杨树浦发电厂变压器间总领班姚德甫等集资白银6250两,并利用与英籍大班的关系,承揽电力公司外装业务,创办华通电业机器厂,设址在狄思威路(现溧阳路)。初期租借两间厢房,雇用10余名工人,制造熔断器和从事电器修理业务。1934年华通开关厂因生产摇头电风扇和自冻器而声誉鹊起。1937年抗战爆发后,被迫停工。1940年,工厂进行了扩建,职工增至900人左右。
2005年上海华通开关厂实施转制,原址用于商业开发等活动,现已建成“新梅共和城”。
4、四月危机
1950年,国民党残余势力对上海发电厂等设施进行空袭造成全城停电,同时上海投机资本利用物资匮乏的机会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全国性物资涨价。至4月,上海国民经济极度困难,被称为“四月危机”。
4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4月27日,上海市政府拨款10万元救济失业工人及其家属,随后成立上海市失业工人临时救济委员会。到1952年底,累计救济失业工人80余万人次、家属140多万人次,发放救济米7500多万斤、贷金1.35亿元,安置15.91万失业工人就业。当年6月,全市经济逐渐好转。9月,申请开业复工的工厂、商店分别增至286家和1033家。
5、金融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1952年12月1日,上海60家银行、钱庄、信托公司合并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新中国金融体系进入试水阶段。当年,全市国营、公私合营企业职工进行工资改革,至1953年有23万名职工工资调整。1956年工资调整扩大到500多个行业、4万多家企业、60万名职工,年均工资提高14.5%,为70.01元,比全国水平高37.3%。上海工业总产值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6、日本工会代表团访问上海
1954年,以中村满夫为团长的第一个日本工会代表团访问上海。此后,日本民间团体、日中友好组织的代表和友好人士到访络绎不绝。1953年至1954年间,中国国事外交逐步恢复,先后与印度、日本民间代表团开始进行接触。
7、上海开始按计划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1954年3月1日,全市行业、居民用食用油开始按计划实行凭票定量供应,上海迈入计划供应时代。当年9月15日,上海发放第一期布票;1955年,上海首次发行上海市通用粮票。
1955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粮票和购粮证作为“第一票”进入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帷幕。
8、上海-南京-武汉-北京民航班机开航
1955年1月1日,上海-南京-武汉-北京民航班机开航。该航线机型为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固定翼螺旋桨驱动的DC-3型客机。这是解放后联通京沪的第一条航线,是建国后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一个重大进步。
1949年11月2日,中苏签订合同,各出资50%,总资本4200万卢布,成立中苏民用航空,管理层人员由中方苏方共同派人出任,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其主要用以维系中苏盟友关系,同时方便新疆等偏远地区与内陆城市来往。1952年,中国民航局奉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设立中国人民航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尝试民航政企分开。1955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经济交往促使民用航空开始重视重点城市之间的联络。
9、上海市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出发前往江西
1955年10月18日,第一支由90人组成的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农村务农,创建当地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共青社”。至1956年1月全市共动员4721户、7498个劳动力(连家属共12961人)赴江西省垦荒。1978年,胡耀邦同志为共青社题写新名字“共青垦殖场”。30年后,留在垦殖场的上海老垦荒队员只剩17人,胡耀邦同志为之题写新名“共青城”,即今天的江西省共青城。
1958年5月,8681名上海知青到湖北、安徽两省国营农场务农。1963年至1966年,上海分两批动员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参加新疆建设兵团,累计85155人赴新疆。至1978年,全市有111.3万名知识青年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贵州、江西、安徽等地和上海郊县的农村、农场务农。
10、全国最大私营公司完成公私合营
1955年11月23日,全国最大私营百货商店上海永安公司完成公私合营。1956年1月20日,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申请公私合营大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召开。市工商联主任委员盛丕华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递交《上海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副市长曹荻秋接受申请书,并宣布市人委批准全市205个行业、106274户私营工商业户实行公私合营。
到年底,全市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资金共11.22亿元。至此,上海完成商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上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4.3%,高于全国28.2%的增幅。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国营经济占23.3%,公私合营经济占69.7%。
11、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诞生
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发明人类第一台计算机。相隔10年后,1956年5月25日,复旦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师生合作研究、设计,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它能解四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等问题。1964年,复旦602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亮相,该计算机可用机器语言编程,运算速度每秒近万次。这是我国第一批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也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研制成功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之一。
复旦601型的研发,吹响了新中国科技行业重振的号角。
12、国产轿车凤凰牌轿车在上海下线
1957年9月20日,上海汽车装修厂(今上海汽车厂)制成上海第一辆国产吉普车。同年,上海胜利冰箱厂制成全国第一台国产9立方英尺民用冰箱。上海工业制造进入复苏期。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25.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22亿元,出口商品总值4.52亿美元。
1958年3月9日,上海解放后首座炼铁高炉建成。同年4月23日全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投产。9月28日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上海第一辆国产轿车凤凰牌轿车(后改名为上海牌)。10月27日,上海电机厂等试制成功国产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属世界首创。1958年上海新建、扩建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到1960年,上海投资达34.29亿元,生产性投资占80%,其中84.6%用于重工业。
13、大光明电影院成为全国首家宽银幕电影院
1958年4月14日大光明电影院安装宽银幕放映设备,成为全国首家宽银幕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始建于1928年,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盛名。它由中国商人高永清与美国人亚伯特·华纳(电影公司华纳兄弟的创始人)合资成立,京剧大师梅兰芳曾为其开张剪彩,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1933年对其进行设计重建。大光明电影院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和亚洲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
14、中国第一枚试验型T-7M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升空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试验型T-7M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市南汇县老港镇东简易发射场秘密发射成功。“T-7M”是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两级无控火箭,由液体主火箭和固体助推器串联而成,可以携带19千克有效载荷。箭头舱内有测量各种工程参数的遥测系统,回收后可供科研人员进行分析研究。
早在1960年1月份,我国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点火时,由于管路与推力室的连接处被震裂,推进剂泄露并在发射架上起火,导致第一次发射失败。T-7M液体探空火箭是我国飞向太空的第一步,是我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5、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
1960年4月15日,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采用国产钢材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江南造船厂在建造过程中先后进行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全国18个部、16个省市的291家兄弟工厂和学校克服种种困难,为“东风号”提供2600多项器材设备。
总长161.4米、载重量1.3488万吨的“东风号”从投料到下水只用了88天,比原计划提前11天,创造了我国造船史上的奇迹。“东风号”的命名,正是响应毛泽东提出的“东风压倒西风”。
1965年12月,“东风号”正式出海试航,虽两次遭遇9级强风,但还是圆满完成了50多个试验项目。其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上海造船工业技术达到新水平,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起点。
16、经济困难时期,上海酒、糕点、糖果实行高价敞开供应
在1961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市场供应紧张,烟酒、食糖、糖果、糕点等均实行凭证凭票供应。为回笼货币,满足需要,国家先后对酒、糕点、糖果实行高价敞开供应,售价一般比平价约高3倍。到年底,全市出售高价商品回笼货币1.76亿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5%。
1962年,又增加自行车、钟表、针织品等日用工业品。是年,高价商品销售额达2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5%。到1964年12月,高价商品供应办法被取消。
17、上海援助香港列车首发
1962年,在国内生产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内地与香港的联系仍未中断。当年12月11日,首列载活禽、活家畜的快运列车753次列车从上海铁路南站新龙华站始发,经深圳罗湖口岸驶香港九龙。到2000年753次列车按计划不间断运输供港活家禽、活家畜,快运列车鲜活计划总兑现率、鲜活挂运率保证100%。
援港列车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中华血脉亲情。
二、艰苦探索(1964-1977)
三、改革春风(1978-1992)
四、开放格局初步建成(1993-2007)
五、全面建设“五个中心”
11. 中国造船业大爆发的原因
1973年,玉浦船厂开工,这是大宇造船的前身。1978年正式成立大宇造船,1994年与大宇重工公司合并,成为大宇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大宇集团在韩国企业界曾堪称奇迹,创始人金宇中仅用了20年就将大宇从一个初创服装店发展成韩国数一数二的大集团。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这完全改写了亚洲四小龙的进程。此时人们回顾那段历史,大宇集团往往被视为最经典的失败案例。当危机初现,国外银行和投资机构偷偷撤走资金时,大宇集团却依靠韩币贬值带来的优势,继续扩大产出提高出口。
1999年11月,金宇中辞职标志着大宇集团的落没。其子公司亦命运各异,比如韩国第二大车企大宇汽车于2000年破产,后被美国通用收购。而大宇造船也从大宇重工中分离出来,在韩国政府的全力扶持下,韩国产业银行为其注入大量资金,成为其控股股东。大宇造船实际成为了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作为韩国前三大造船企业之一的大宇造船海样,曾不止一次面临被收购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不仅是造船业、航运业,世界经济形势连年向好。大宇造船提出了股权出售计划,经过一波三折的招标,韩华集团获得了最终收购权。然而一切都没有金融危机来的迅速,09年订单量的锐减和收购谈判的破裂给大宇造船带来了双重打击。除此之外,浦项制铁,甚至俄罗斯石油公司都曾试图收购大宇造船股份,但由于不同原因都不了了之。
10年之后,因为油船和海工类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订单一度得到恢复,但连年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和14年高端装备市场的低迷使韩国三大造船业再度陷入重大危机。造船业根本上受航运市场的影响。
【后韩进时代】
2016年8月1日,韩国最大航运企业韩进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韩进的倒闭重创了韩国航运业,恢复元气遥遥无期。此时的韩国造船业也正经历着最寒冷的冬天。
2017年,航运市场迎来小回春,市场信心陡增,积压多年的资金迅速涌入造船业。加之韩国新政府上台,一心扶现代商船上位,帮其贷款下了20条船的大单。2018年,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剧增带动LNG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企业凭其优势又扳回一局。韩国政府顺势推出《韩国振兴航运五年计划》,韩国造船业向好。
大宇造船董事长郑圣立终于有底气坚持他的大宇造船并购计划。如今,现代重工向韩国发展银行接手了大宇造船的股份,似乎一片大好,但现实真的会如愿?笔者认为其危机和挑战仍在。
首先韩国国内航运企业表现不佳。航运业发展直接影响造船业,韩国政府虽然大力支持现代商船,企图重造一个韩进,但现代商船近几年表现无不令其失望。连年亏损来自其公司内部管理的漏洞,显然他还没做好成为一家顶梁企业的准备。如今国际航运形势依然难说乐观,如此扩张船队规模,只会使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更加竞争激烈。恶性循环最终会回到造船业。其次现代重工对大宇造船的收购很大可能会受到中国和日本反垄断调查的阻碍,尤其日本早已于去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质疑韩国政府向韩国商业造船厂提供财政支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的组合无疑对中日其他造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除此,韩国国内的公会组织也是收购过程中一个巨大阻力。合并后的新企业在用工人数上肯定会进一步裁减。政府扶持造船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看重造船业劳动密集型特点,裁员无疑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大宇造船工人曾多次举行罢工抗议。
收购之路是好是坏,历史上不同企业给出过不同的答案。但不论国外形势如何,中国造船企业仍然面临产业转型的艰难历程。高附加值船型的自主建造是必然的方向,挑战同时也是机会。全球造船业谁的名字将沉没于历史长河,谁又会激流勇进,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