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中的含碳量

2022-06-13 15:39 点击:205 编辑:邮轮网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主要元素,因为含碳量的变化直接引起晶体组织的变化。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大,而塑性和韧性降低;当含碳量超过1.0%时,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含碳量增大也使钢的可焊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并增大钢的冷脆性和时效倾向。

钢材所含的碳多少是否决定硬度?

钢的组织与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一、钢的组织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
钢材是由无数微细晶粒所构成,碳与铁结合的方式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组织,使钢材的性能产生显著差异。
1、钢的基本组织:
纯铁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钢中碳原子与铁原子的三种基本结合形式为:固融体、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
下表列出了钢的四种基本组织及其性能。
钢的基本晶体组织
名 称 含碳量,% 结构特征 性 能
铁素体 ≤0.02 碳溶于α-铁中的固溶体 强度、硬度很低,塑性好,冲击韧性很好
奥氏体 0.8 碳溶于γ-铁中的固溶体 强度、硬度不高,塑性大
渗碳体 6.67 化合物Fe3C 抗拉强度很低,硬脆,很耐磨,塑性几乎为零
珠光体 0.8 铁素体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 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2、晶体组织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碳素钢的含碳量不大于0.8%时,其基本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含碳量增大时,珠光体的含量增大,铁素体则相应减少,因而强度、硬度随之提高,但塑性和冲击韧性则相应下降。
二、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
钢材中除了主要化学成分铁(Fe)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O)、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对钢材性能有很大影响:
  1、碳。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
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量小于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钢,其含碳量小于0.52%。
  2、硅。
硅是作为脱氧剂而残留于钢中,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硅含量较低(小于1.0%)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以及耐蚀性,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但当硅含量超过1.0%时,将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增大冷脆性实效敏感性,并降低可焊性。
  3、锰。
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残留于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能消除或减轻氧、硫所引起的热脆性,大大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和韧性略有降低。但钢材中含锰量太高,则会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锰是我国低合金结构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4、磷。
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
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屈强比、硬度均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
  磷也使钢材的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故在经过合理的冶金工艺之后,低合金钢中也将磷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
  5、硫。
硫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
硫的存在会加大钢材的热脆性,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也使钢材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为消除硫的这些危害,可在钢中加入适量的锰。
  6、氧。
氧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随着氧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有所提高,但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降低,可焊性变差。氧的存在会造成钢材的热脆性。
  7、氮、氢。
氮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与碳、磷相似,随着氮含量的增加,可使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降低,可焊性变差,冷脆性加剧。氮在铝、铌、钒等元素的配合下可以减少其不利影响,改善钢材性能,可作为低合金钢的合金元素使用。
钢中溶有氢则会引起钢的白点(圆圈状的断裂面)和内部裂纹,断口有白点的钢一般不能用于建筑结构。
  8、钛。
钛是强脱氧剂。钛能显著提高强度,改善韧性、可焊性,但稍降低塑性。钛是常用的微量合金元素。
  9、钒。
钒是弱脱氧剂。钒加入钢中可减弱碳和氮的不利影响,有效地提高强度,但有时也会增加焊接淬硬倾向,钒也是常用的微量合金元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高手请告知CCSB级船用钢板的抗拉和抗弯强度各是
上一篇:40cr圆钢的含碳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