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船舶造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第一艘航母叫什么?
辽宁号航空母舰;
一、航母介绍:
1)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弦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其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1999年,中国购买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3)2017年7月7日,正在执行跨区机动训练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母编队抵达香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庆祝活动。
4)2018年1月4日深夜,“辽宁”号航母穿越台湾海峡,前往南海舰队辖区进行移地训练。
二、社会影响:
1、航母Style
1)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2012年11月24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歼-15起飞时,有两名身穿背部印有“起飞”字样黄色马甲的起飞助理同时指挥。在媒体报道的图片和视频后,迅速引起网友围观并纷纷模仿,这个姿势被称为“航母Style”。
2)2014年1月17日,中国辽宁号航母2013年12月在南海巡航的原始画面曝光。甲板,驾驶室等画面以及直升机和歼击机的起降过程都出现。引人注意的是,“航母style”换了新姿势,新版“航style”中,指挥员右膝跪地,左手高举,喜感不输当年。
3)网友争相摆“航母Style”,其实与之前的“江南Style”、“一字马”一样,是现实中某个事件引发的网络狂欢模仿秀,由于航母舰载机试飞的消息关注度极高,网友将其与网络流行元素“江南Style”一经结合,很快就引起了轰动。
4)“不同的是,这次引发网络狂欢的,却不再是某个网络红人或明星,而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大事。”这一方面说明“舰载机试飞”在网民心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极端个人主义”,在大事面前,他们同样有着炽热的爱国心。
2、航母MV
1)为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吸引广大青少年投身航母舰载机飞行事业,实现伟大中国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为梦想领跑军成立6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特别制作了国内首部以航母舰载机为题材的公益片——《为梦想领跑》,被网友称为中国首部航母MV。由环球军事独家率先发布的两组图集和两段中国航母MV短视频,引发网络军迷航空迷追捧。
2)在《为梦想领跑》公益片的基础上,中航工业还制作了纯音乐的公益片《飞鲨》。首映式上,《为梦想领跑》和《飞鲨》恢弘大气的音乐风格与舰载机呼啸起飞的豪迈气势融合在一起,深深震撼了现场观众。
3)两部片子将超强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性的画面交相辉映,充分展现出那些长期奋斗在中国航母舰载机科研一线的广大官兵和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为国奉献的精神,震撼人心的音乐与气势恢宏的画面充分展现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每一个逐梦的人送上了希望和鼓舞。
外国在二战时期就有航母了,而且不止一艘,到70年代人家制造出比二战大很多培的航母,而中国到?
中国的重工业正儿八经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快速发展的,而中国的造船业是从九十年代以后才进入发展快车道,航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几乎所有工业门类基础支撑,目前全世界能独自自己制造航母的也就三四个国家,像老牌的工业强国德国、俄罗斯都造不出来,所以不要怪中国起步晚,不过不用担心,我们的起点高,上来就是常规动力重型航母。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
浅述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以及意义与影响 符军 物流112 摘要: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本文就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以及它所用船舶和它的意义与产生的影响等来简要阐述。以纪念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伟大创举。 关键字:明代,郑和宝船,下西洋,先驱 郑和下西洋背景: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蒙古贵族的腐朽统治。明太祖 朱元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繁荣社会经济发展得措施。洪武十八年,明朝下令“士、农、工、商 四民务在各守其业,凡出入作息,乡邻必互知之,其有 不事生产而游惰及舍匿他境游民者皆迁之远方”。又“设扶民之官,颁宽恤之条,令天下郡邑,招而抚之,天下之民,感戴宏恩,扶老携幼,竞返桑梓”。这样一来,大明朝越来越强盛。 明永乐大帝朱棣的“锐意通四夷”,向往在临御之年,中国出现一种前代未曾有过的天下太平,万国咸宾的盛世。所以朱棣非常重视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永乐大帝朱棣在对外关系上的各种意图正是通过郑和下西洋,在事实上体现出来的。 郑和祖辈为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人士,回族,姓马,世称哈只。在1381年名明军征伐云南时被掳,后被分到燕王朱棣藩邸中服役成为内侍。在跟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被赐“郑”姓,改称“郑和”,为内宫监太监。 当时在东南亚,南亚等地明朝政府遭遇到各种困境,据锡兰(今斯里兰卡)史籍记载:“一千四百零五年(永乐三年),有中国佛教徒一队,来锡兰献香火于佛齿圣坛,为国王维哲耶巴虎六世所虐待。”在郑和下西洋前夕,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及南海国家关系削弱,外交活动瘫痪,中国国际地位随之降低,以致洪武末年颇有“诸蕃久缺供之感”。对明成祖这样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高踞于“临御天下”的大国地位之上,“居华夏而治四方”,在实现对外方针上自有一番抱负,绝不能容忍这种现象继续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在1405年(永乐三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在南京颁诏,命郑和从海上出使西洋诸国。从此郑和开始了他长达28年的远洋航海活动,航行数十万千米,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船队情况:郑和船队的规模之大堪称奇迹。据明代编年体史书《国榷》记录:宝船六十 只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次者长二十一七丈,阔一十五丈,下西洋官兵人数记为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人。 《瀛涯胜览》作者马欢是下西洋随行翻译,曾于第四,第六、第七次二次随行。在他书的卷首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下洋官兵人数为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名。(第四次) 明末罗懋登所撰小说《西洋尼》。该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写成,书中记载:第十五回详细记有宝船九桅、马船八桅、粮船七桅、坐船 、六桅、战船五桅并各种船型长、阔尺寸。若按船用途来分,大致可以分为宝船、战座船(一千五百料、二千料)、粮船、水船数种。 从这些当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时的船之庞大,足以体现出当时中国的造船业之发达。 访西洋之过程:郑和船队一共七次下西洋,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中前三次为一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郑和船队主要是进行广泛的外交活动缓解与海外诸国的紧张关系,建立东南亚与南亚之区域和平局势。树立起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中间的威信。 第二个时期主要着重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谊,相互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个时期中郑和船队访问了占城、灵山、昆仑山、宾童龙、 真腊、满刺加、急兰丹、彭亨、东西竺、苏门答腊等地 第二个时期主要访问了今印度,红海,非洲北海岸等地,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与影响:郑和下西洋在政治上主要建立了亚非国家国际间的和平 局势,经济上发展了亚非诸国间的国际贸易,文化方面向亚非各国敷宣中国的教化,以及 增进了中国人民对亚非国家的认识与和了解。 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告诫那些“喜战好斗”的岛国要安分守纪,另一方面从统一宗教入手,,力劝改变不正的宗教信仰,对平衡各国关系,缓解因宗教问题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起无比重要的作用。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国际贸易,不仅使明朝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一般的贫民也很多因此而致富,严从简曾说:“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瑜,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稀,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欲矣”。郑和船队传扬了文教,使中国与亚非国家交往空前密切,增进了亚非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也极大地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海外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中国人民对于海外的地理知识。郑和下西洋开扩的海外市场极大的发展了像以景德镇为中心地瓷器业,以苏州为中心的丝织 业和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纺业,以芜湖为中心的漂染业等。并且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还促进了向南洋移民的热潮,为中国移民在海外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在此我们向伟大的先驱者致敬! 郑和下西洋对今天船舶工业发展的意义和推动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让我们看到明朝时我们伟大的造船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探讨的。据史料记载的有关郑和宝船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已率先使用了干船坞,我们能造长一百多米,宽五六十米的超级大船。这极大的激励了现在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作为我们伟大而光荣祖先的后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是我们不断拼搏向前、发展中国造船业的榜样。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古人为什么能再当时那种条件下造出那样雄伟的大船,但他们做到了,他们的智慧是无穷的。 现在的中国造船业已经处在世界前列,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们与其他更多的造船大国相比还有很多差距。所以我们还是要发扬古人敢做天下先的勇气,为中国船舶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是值得自豪的,在遥远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始终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他们是勇于开扩的,极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郑和船队的远航比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早了87年,比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8年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早了92 年,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1521—1522年环球航海早116年。这次航行极大的引燃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与近邻的友好关系,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
按吨位分 多少吨位才可算是大型航空母舰
按吨位分6万吨位以上是大型航空母舰。
一般来说,航母按排水量大小可分为大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
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为美国“福特号”航母,约为10万吨,法国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排水量只有约4万吨,泰国的“查克里·纳吕贝”号轻型航空母舰排水量仅有1.15万吨。
依据一份2015年世界最大航母排行榜,排名前10位的航母中前9位都是美国航母。排名第10位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标准排水量为5万吨,满载排水量大约在6.5万吨,而排名第9位的美国“小鹰号”航母标准排水量6万吨,满载排水量8.6万吨。
扩展资料
中国航母历程
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造中国航母的计划,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前国军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计划,但都未能成功建造。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高瞻远瞩地提出“必须大搞造船工业,大量造船,建设海上‘铁路’,以便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周恩来心中也有挥之不去的航母情结。
作为中国现所拥有航母实体,“瓦良格”号航母是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于1985年开始建造。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航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 。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辽宁号”在大连正式下水 。
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参考资料来源:国防部-排水量5万吨级航母是什么级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航空母舰
关于《中国船舶造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