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撑拱”“雀替”的区别?

2022-06-19 08:00 点击:135 编辑:邮轮网

撑拱是在檐柱外侧用以支撑挑檐檩或挑檐枋的斜撑构件,其上部是由柱子伸出的挑枋承托挑檐檩或挑檐枋。主要起支撑建筑挑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
雀替是明清古建筑中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更多具有装饰作用。

传统建筑中 瓦下面的那个部件叫什么?谢谢!

中国传统建筑瓦分为蝴蝶瓦,筒板瓦。
传统建筑中,瓦放在两根椽子之间(顺坡),也叫椽条。
椽条下面是桁条(水平放置)。承担椽子。
桁条放在木屋架的人字木上。

讲究一点的,在椽子(多位4×6厘米)下面还有油毡防水层,防水层下是屋面板(2.5厘米厚),屋面板下是桁条(多为8×10厘米),尺寸各地有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是(  )A.碉房B.蒙古包C.窖洞D.吊脚

我国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居住在竹楼(吊脚楼)里,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什么是五架梁(古建筑)

就是上承五根檩,长度为四步架之梁。
作法同七架梁。按仗杆打截料,划平水线、抬头线、宽窄线、熊背线;作鼻子、等项操作。如小式不作一檩三件,前后檐可做檩枋。金步可做替木口,宽深同垫板口,高为4厘米。圆慢楞,凿檩椀等项操作。
檩是架在梁头位置的沿建筑面阔方向的水平构件。其作用是直接固定椽子,并将屋顶荷载通过梁而向下传递。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如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在金柱之上的金檩,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



扩展资料
五架坐梁式构架是闽南的寺观、祠堂、书院、民居等民间传统建筑的主要大木构架形式。研究表明,五架坐梁式构架兼有抬梁与穿斗的特点。其中,三通五瓜与二通三瓜是它的常见形式。在梁柱节点上多用叠斗的做法。
它在纵向联系构架上用弯枋连栱式看架,其起源可追溯至唐宋时中国南方地区。在檐口出挑构造上,它以梁头、丁头栱出挑并以寮束、吊筒、竖柴、托木等构件稳定联系,是中国南方穿斗式构架流行地区檐口典型的出挑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架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传统建筑中一面邻水,部分悬架于水上的建筑
上一篇:收紧环和紧缚套分别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