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书法值得收藏?与什么人有关系吗?

2022-06-16 20:27 点击:104 编辑:邮轮网

什么样的书法值得收藏?

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懂收藏与实用的意义。我们先谈实用,实用是装裱之后挂在自己家起修饰作用的书法作品,感觉现在的书法作品基本都属于这种类型。

而收藏则不然,收藏是具有升值潜力的书法作品,那么,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有升值的潜力呢?就是真正具备书法家水准的,亦或是大家,宗师水准的书法作品!现在人的书法达到这种境界的有吗?有几个?真的要找出来也确实难!故去倒是有几个,象启老,象白蕉,还有毛主席的是必然的!再找都难了!有的或许能升值,但不能确保那天就会变成一文不值!

对待上升到收藏价值的书法作品,一定持谨慎的态度,不要盲目地相信炒作,就像前段的那些风流人物,没有底蕴,真实价值太低了,敢于收藏他们作品?真的需要无上的勇气!

沈尹默和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前贤大家,对书法史贡献卓著。李志敏为引碑入草开创者,沈尹默为现代帖学扛鼎人,铸就20世纪文人书法巅峰!

什么叫书法作品?哪些要素才能构成完整的书法作品?

书法是汉子艺术的形式。书法作品就是运用汉子和书写规律创作的,具有视觉美学的艺术载体。

存在的要素,第一首先是汉字,第二具有美学原理,第三有可读性。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都是由正文、款识、印记组成,这三者缺一不可,它们是章法的三要素。

书法在古时候是不是一种文化垄断?

古代的书法确确实实就是一种文化垄断,古代学习书法分两种:一种是家传,一种是师传。其实书法是垄断在贵族的手里的,属于贵族文化。

古代的字帖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见到。普通的寻常老百姓是见不到的,所以呢,他属于贵族文化,普通老百姓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时间,也买不起文房四宝。

在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家族就是贵族,他能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书法大家。他的伯父王导,老师卫夫人等。王羲之的书法属于家传,也有师传。有了见识才能写出这些好字。普通人接触不到这些人。

古代要学习书法,要找字帖都得是拓本和摹本。古代不像现在这样,字帖必须要在原件上面拓出来,或者摹出来。而且贵族之间,好的字帖还得去借,不是人人都有。而现在呢,都是影印本,随手就可以购买任何的字帖,只要你在网上查就能找到,所以古代的是贵族文化。

综上所述,书法在古时候就是垄断的贵族文化,我们看历代书法大家,大部分都是当朝大官就知道了。

因为社会阶层固化,出现了一些文化垄断。

比如说。随着朝代更达,受习者的年龄与身份在不停变化。西汉进学者多属平民;自东汉以后,出身官宦世家的受学者比例逐渐增多;尤其自东晋之后,士族子弟占据绝对优势。士族在文化教育领域能够形成这种垄断性地位,与他们逐渐把持政治权力密切相关。在政治权力与文化教育之间,更呈现出一种互为倚重的掎角之势。那个时候还不曾有科举这个制度。经常有大官人家子弟,世代都是是高官的现象。

普通低阶层的也仿佛被固化在他们所在阶层 ,一直受剥削,压迫。到了终有一天实在活不下去,唯一更改阶层的办法就是造反,加入造反队伍。

希望的曙光出现在科举制度的出现,给了普通人家子弟,一个相对公平,还算公平的改变命运,为国效力的机会。另外,设计本题关键,新式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逐步普及,大大降低了读书,写字的成本。造纸的材料,随意可得,普通的毛笔,竹子,动物的毛也很容易得到,不用宰杀羊,都得得到羊毫笔。当然成本在怎么降低,笔墨纸砚这四大耗材,也都需要相当费用,小康线以下的,根本买不起。所以也涌现出了类似,怀素和尚这种草书大师,用芭蕉叶子练字的经历鼓舞历代文人。为什么江南地区文人多,考中进士的也是江南地区占全国的一大半,就是因为哪里温饱大多解决,小康跟富裕的人家多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作为实用的写字可教技法,作为艺术的书法可教
上一篇:你觉得中国历史上艺术造诣最高的艺术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