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下水32核对船位(长江口船只进水下沉)

2022-12-18 09:30 点击:163 编辑:邮轮网

1. 长江口船只进水下沉

扬子江,是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扬子江原本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份,但由于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the Yangtze River)在英语中也就代表了整个长江。

       扬子江因古扬子津而得名,古扬子津在今邗江县南,有扬子桥,江阔水深浪大,受潮汐影响比较强烈,从镇江开始,长江进入三角洲河段,其中江阴以下为河口段,江面不断扩张成喇叭状,南通附近江面宽约18千米,长江口从北面的启东嘴到南面的南汇嘴宽达91千米,由江水带来的泥沙进入河口区,河水与海水混合,发生絮凝作用,引起泥沙下沉,在长江口形成许多沙洲,如崇明岛和长兴、横沙等岛,长江在入海之前,接纳了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

2. 长江船只沉没

宋代笔记《北梦琐言》记录了一件长江船难。唐代乾宁中,朝官李荛学士带全家从四川去江陵(今荆州市),经过夔州。当地官员说“水势正恶”,请等一等。但李学士为人催促,迫不及待。于是夔州官吏在岸边与他长揖而别,目送他的船离去,突然漩涡涌起,将船吞没,李学士一家及全船120多人溺死,只有一名奶娘隔夜被江流推送到岸上生还。

长江各支流也有海事见于记载,比较大的事故如武德中,巴州刺史赴任途中,乘坐的官船在嘉陵江中遭到风浪的冲击而覆溺,全家60余人丧身鱼腹。

1928年,大通协记航业公司的“新大明”轮船自上海循规定航线驶往口岸时,被从上水驶来的日本商船“厚田第二丸”迎面撞击,致使船首毁坏,机器震毁,船体开裂。此时,违反航线行驶的“厚田第二丸”不但不救助,却急驶逃脱而去。“新大明”轮发出呼救后,适大达轮步公司的“大吉”轮到达,用钢丝缆紧扣住“新大明”轮,及时实施对船上旅客的救助。其他轮船也赶到救援。但在救出40余人时,钢丝缆绷断,“新大明”轮倾覆,不及救起的旅客随之沉入江中,“搭客、船员惨遭没顶者365名,船货损失约数十万元”。这是沪扬线上海难事故中最大的一次惨案,也是长江航运史上罕见的海难事故。

1948年,从上海开往宁波的“江亚”轮在行驶中发生爆炸,此船应载2250人,但实际载客可能达4000人。除约900人生还外,其余均罹难,成为中国航运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空前绝后重大惨案。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共遇难442人,救起12人。

3. 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下沉一些

长江浮尸不会下沉。人的密度比水略大,死后不会再动,当然会下沉。两三天之后,因为浸泡的原因变得肿起来,体积变大,就浮起来了。

因为密度的差异不是很大,所以下沉和上浮的速度都是缓慢的,上浮还有一个原因,内脏在两三天之后开始腐烂,产生气体,这也是浮起的尸体为什么只能看到上半身的原因。

4. 长江口船只进水下沉原因

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科氏力的作用。作为长江三角洲主体的太湖平原形成。长江携带的泥沙在长江口的堆积;人类生产活动对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5. 长江口船只进水下沉多少米

扬子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从中国江苏省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江阔水深浪大,受潮汐影响比较强烈。

扬子江

从镇江开始,长江进入三角洲河段,其中江阴以下为河口段,江面不断扩张成喇叭状。南通附近江面宽约18千米,长江口从北面的启东嘴到南面的南汇嘴宽达91千米。由江水带来的泥沙进入河口区,河水与海水混合,发生絮凝作用,引起泥沙下沉,在长江口形成许多沙洲,如崇明岛和长兴、横沙等岛。长江在入海之前,接纳了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江宽水深,万吨海轮可以上溯到南京市。

6. 长江口沉船事故

上海崇明横沙岛东北部北港航道处。

这艘清同治年间的木制贸易商船正沉没于崇明横沙岛东北部北港航道水下,船体埋藏于海床下5.5米。考古调查显示,这艘古船船身现存约38.1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其中载有不少精美文物,迄今已经清理出水600多件陶瓷器。

7. 长江口沉船事件

鉴真,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第一次

742年冬,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加以援助。不料鉴真一位弟子道航与一名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信以为真,大怒,便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当年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虽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

744年1月,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第三次

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第四次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

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鉴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阴历6月28日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东海上,该船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入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之后,鉴真北返,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在始安开元寺鉴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广州讲法,途径端州(今广东肇庆)时,荣睿病死该地龙兴寺。在广州,鉴真动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后,鉴真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接下来鉴真又经过了庐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回到了扬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第六次

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半个中国,因此声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在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东渡苑内),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8. 长江口沉船位置

历经7年水下考古调查勘探,一艘沉睡已久的清代古船终于与世人重新见面。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长江船运现状(长江船运现状分析)
上一篇:中波长江轮运什么货(长江海轮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