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712所好吗
你可以坐74,570,587,306到华科武昌分校的南二门下,然后从所后门走进去,那站叫东方桥!
2. 中船重工715所简介
中船重工第715研究所,七一五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是我国专业从事声学、光学、磁学探测设备研制的骨干研究所。所内建有声纳技术重点实验室、水声一级计量站等国家级技术机构,拥有大型室内消声水池、变温变压声学测试装置和国内一流的湖上试验基地,具备一流的总装、总成科研生产条件,是集研究、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重点科研单位。
3. 中船重工709研究所怎么样
作为湖北省的省会的武汉, “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是易中天其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武汉拥有着极为便利的交通,这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地保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提起武汉,提起武汉,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樱花烂漫,实际上,武汉作为一座非沿海城市,作为中部地区的扛把子,它对于我国的国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武汉曾经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武汉汉口港的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在洋务运动时期,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都在武汉兴建,其中,汉阳铁厂是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因此,外国将这个时期的武汉称之为为“东方芝加哥”,足可见其地位之高。而武汉军工的渊源也由此展开。在人们的印象中,担负着维护海洋安全重任的往往是沿海城市,然而,武汉作为非沿海城市却给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它有着我国保卫海洋最重要的研究机构和制造基地。
辽宁舰和山东舰大家都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会因为他们的名字而对其设计地点造成误解,其实,这两艘航母都是在武汉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设计的。除此之外,正在建造中的电磁弹射航母其设计也是在武汉完成的。毫不夸张的说,我国几乎所有的主力战舰其设计方案都是出自武汉,因此,在军迷的心目中,武汉就是中国航母建设的风向标,它的一举一动,都预示着我国未来航母的走向。
除了航母之外,电磁炮也是武汉的杰出作品之一。2018年,细心地网友便在936海洋山号坦克登陆舰上发现了电磁炮的踪迹。作为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电磁炮在军迷心中的地位极难被撼动,因此,他们对于武汉的关注就多了起来。作为可能改变未来海战规则的武器,其在武昌造船厂的现身让人热血澎湃,这也再一次说明武汉为中国电磁炮的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
而武汉带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这些。中国海监50、常规动力潜艇、扫雷舰、护卫舰等均凝聚着武汉的心血。其中,中国海监50曾长期是中国海监吨位最大,性能最先进的执法船。同时,近几年我国出口的一些军用舰艇也是在武汉建造的,常见的有054A和056系列护卫舰、072型登陆舰等。此外,有“核潜艇之父”之称的黄旭华目前仍在武汉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工作,这意味着未来在武汉,我们还能够见到更多更为先进的舰艇。毫不夸张的说,武汉是我们未来抢占海洋技术制高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武汉之所以能承接这么多的设计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有一座大型军工制造工厂——武昌造船厂,它是以造船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众所周知,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研究设计工作就很难开展,因此,我们也不能忘记武汉还有一所著名的海军学校——海军工程大学。据了解,截止到目前该校共计培养出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较为熟悉的“电磁王”马伟明院士。
总之,武汉集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空中运输于一身,在我国军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中船重工709所怎么样
有。中船重工是国资委下属的央企,每年都会招考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要求很高。
5. 中船重工713所是干嘛的
郑州有: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2:郑州机械研究所;
3:中国船舶集团713研究所;
4: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
5: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洛阳有:
1:第十设计研究院;
2:河南省正骨研究所;
3:黎明化工研究院;
5: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
6:014中心;
7:613研究所;
8: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9:洛阳牡丹研究所;
10:洛阳轴承研究所;
11: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12: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
13:洛阳石化工程研究院;
14:水利设计研究院;
15:隧道局研究院。
6. 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怎么样
有博士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处湖北武汉,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舰船总体设计研究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民用产业化等业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经国家批准,招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招收“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7. 中船重工712研究所是国企吗
武汉研究所主要是中船重工底下的6个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所。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701所:总体所,主攻舰船设计。招收专业方向齐全。作为总体所,平均待遇要高于其他装备所。但是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弱电类(如计算机,电信,电子)等专业学生进去不是特别合适。建议船舶,机械,电力,控制等专业的同学去。
719所:总体所,主攻潜艇设计。和701一样,待遇较好,招收专业多。对于专业上仍然是弱电不太合适。
712所:电机所,研究电机。过去不匝地,近几年随着任务增多,待遇有大幅提高。如果是电机等强电专业的同学,建议去这里。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线。待遇与712差不多,也是近几年发展很快。比较适合微波,电磁场等通信专业的同学。
717所:光电所,研究光电设备。待遇比712,722略好。目前参与国家光电实验室建设,发展前途很大。这里当然和光电,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弱电专业比较对口。
709所:计算所,研究计算机。老牌计算所,名气较大,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地位有所下降。待遇上和717差不多。比较适合计算机,电信,控制等专业的同学。
8. 中船重工725所
612研究所,613研究所,都是中航集团公司的
612重点是导弹,613重点是飞机。
725所,中船总公司,研究火箭燃料的
效益都还行。
学机械的建议去725所。
9. 中船重工712研究所怎么样
中船重工底下的6个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还有就是航天科工下面的三江航天设计所,现在三江航天已改名为航天科工第九研究院。
701所:总体所,主攻舰船设计。
719所:总体所,主攻潜艇设计。
712所:电机所,研究电机。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线。
717所:光电所,研究光电设备。待遇比712,722略好。
709所:计算所,研究计算机。
三江航天设计所:总体所,主攻导弹设计。
10. 中船重工709所好吗
政治、军事界
马飚(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林国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吕强(海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
匡吉(原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
石兆棠(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
叶馥荪(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主席)
宋福民(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林芳(原广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书记)
韦力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黄铭汉(自治区政协、原钦州市市长、自治区投资开发总公司董事长)
吴集成(广西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原柳州市委书记、柳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伟嘉(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陈建林(广西区金融办公室副主任)
王本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9研究所)
莫矜(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主任、统战部部长、广西民院院长)
韦家国(原自治区民委主任、区政协常委、区土地厅长)
韦献猷(原自治区组织部部长)
路藩(1941年中共柳州第一任市委书记,原武汉钢铁学院党委书)
刘尚文(原武汉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韦素华(原国家海洋局纪检书记)
沈章平(原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丘行(原自治区文联书记)
韦君毅(原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
梁为揖(中宣部教育局副局长)
熊福强(前柳州军分区副政委、正师级)
韦毅 (前成都军区纪检委处长、副主任、师级)
学术、科技届
吴学谋(数学家、教授、2003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龚虹嘉(科技企业家,先后创办德生公司、海康威视、握奇数据,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9位)
许祥泰(国家级专家、高级工程师)
韦其宁(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副总)
潘建(原广西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龙祖彭(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李创采(广西工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
黎平(广西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韦春北(玉林师院党委副书记)
郑 梅(美国《芝加哥日报》总编)
刘克夫(加拿大雷克汉机械工程学院工程系教授)
周继扬(大连工学院铸工教研室主任、教授)
宋燕 (中央建工部总工程师)
卓斌 (博士、上海交大首席教授,全国高校船舶动力工程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敏丽(北京农业机械学院教授、博导)
唐洪(中科院博士、心理专家)
李良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科学家)
郑华山(山东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
海镇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王本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9研究所专家)
孙代文(原柳州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章崇义(原广西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潘健(原广西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谢汉强 (中国“柳宗元学会”理事会副事长,原柳州日报总编辑)
文艺界:
吉联抗(音乐家)
银力康(音乐作曲家、全国音协会员)
王培堃(中国美协会员、柳州市美协副主席、一级美术师)
汤漾(柳州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
梁荣中(区美协常务理事、画家)
朱锡华(桂剧音乐家)
丁宪文(书画家)
体育界:
张剑平(原广东篮球队副总教练)
周耀东(航模运动键将、广西航空运动学校副校长)
杨毅(1992年世界残奥会金牌获得者)
企业界:
韦力清(南糖集团总裁)
姜援朝(内蒙古自治区网通公司总经理)
刘耕(成都汉龙集团董事长)
知名校友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