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所
1、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9研究所
黄旭华、曾庆存。
一、曾庆存,男,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该学会最高荣誉),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十三和十四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曾庆存院士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领域——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和基础性的贡献,为国际上推进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发展成为现代先进学科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并密切结合国家需要,为解决军用和民用相关气象业务的重大关键问题做出了卓著功绩。
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黄旭华,舰船设计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24年2月24日(一说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祖籍广东省揭阳市(今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汉族,潮汕籍,客家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舰船研制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名誉所长等职。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研制,分别获1985年和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7年10月25日,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0年12月18日,入选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排名52。
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709所
航天系统一院五院的研究所整体待遇较好,如一院一部、一院十所、一院14所、702所,五院的501、502、东方红 航天二院二部、23所、25所 中船的701、709、船舶系统工程院
4. 船舶重工集团701研究所
中重712属于军工研究所,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是国企。楼主有机会进去学习固然很不错,我也是中船下属单位的,重庆红江机械有限公司,都属于中船重工,待遇一般,遇节日发福利,不过这些是小事,关键是有机会进去施展才华
5. 船舶重工705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第202研究所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第203研究所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第204研究所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第205研究所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第206研究所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第212研究所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第213研究所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第603研究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第618研究所(中国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第623研究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第630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第631研究所(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第4研究院(中国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第5研究院504研究所(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第6研究院第11研究所(西安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第16研究所(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第771研究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第705研究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18、504、771这三个是西安的大研究院,财力雄厚,国家投巨资建设.待遇超好,再加上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算是西安的四个名院.
再下来是以2打头的,除了20所和202以外,其他的研究所都还可以,至少在西安能保证过得很舒适.
其他的稳定且待遇也相当丰厚的设计院还有:
中石油管材所,
西北电力设计院
西北建筑设计院
中国煤炭设计院西北分院
长庆油田总院
航 空 系 统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远方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618)
西安航空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飞机强度研究所(623所)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远东公司曲杆泵制造厂
中国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631所)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630)
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
航天工业西安远东集团
西安红旗机械厂
航 天 系 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三研究所(43)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7103所)
中国航天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研究院(067基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六院第十一研究所(11所)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165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41所)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一七一厂(7171厂)
西安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公司
陕长虹化工厂(7416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4所(44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01所
陕西兰凌机械厂(第四研究院7414.7422两厂合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院(16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二一〇所
西安骊山微电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时代电子公司七七一所)
电 子 信 息 :
国营红华仪器厂电子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0研究所(导航技术研究所)
西京电气总公司
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心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五〇四所)
西安卫光半导体有限公司(877厂)
西北电子试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三十九所)
兵 器 系 统
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
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O三研究所(203所)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六所)
西安华山机诫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四所)
西安秦川(集团)发展总公司
西安北方庆华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五研究所(205所)
西光集团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第213研究所(213所)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二研究所(212所)
国营西安昆仑机械厂 西安东方机械制造厂
核 工 业 :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
西安国营262厂
核工业524厂
兰田勘探队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21所)
船 舶 系 统 :
西安东风仪表厂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6. 船舶重工719所
有博士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处湖北武汉,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舰船总体设计研究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民用产业化等业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经国家批准,招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招收“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
702研究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702所是指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又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前身为1951年建立于的船舶模型试验研究所,1961年,国家成立了中国舰船研究院(七院),研究所改称702研究所。
所徽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英文缩写“CSSRC”、船体剖面及海洋造型组成。以蓝、白两色作为基本色调。蓝色象征海洋,徽图的棱形象征现代化的水池。整个图案显示研究所立足船舶试验基地,发展船舶高科技,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和乘风破浪,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所地址
蛟龙号不是江阴生产的,是无锡702船舶硏究所設計并总装的。另部件是外加工的,弟一台就是蛟龙号不锈钢内胆是俄罗斯加工的,第二台是国内某厂加工的。該所装配出了个高级技师。以上多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介绍的。该所地址在太湖边。我记得60到70年代前是上海管理的。他们发的粮票,布票全是上海市的。何時归无锡管理不知道?现在名气很大。全国人民多知道!
9. 中国船舶重工705所
中船重工705研究所介绍:所部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中心地带,分部位于昆明市棕树营小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研、生活设施齐备。
先后研制开发了数10项技术水平领先的高科技军民用产品,获得科技进步奖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30多项,省、部级奖120多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国海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建成了20多个技术先进、设备配套的大型实验室。
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所招聘
2020年八月,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奋斗号把一万零九零九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注在了世界海洋最深处,深浅人用奋斗换来了收获,满满的一年
中国船舶702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有大量的技术和经验的沉淀,以后能够从容的去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这是这个是整个团队最大的成长奋斗者号越战越强,在更极限的下线中,越法可靠稳定。
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所官网
上海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般,不是国家重点
研究生就更排不上名了
就业应该不怎么样
一般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出来就想进708,702,太乐观了吧,问问上交,问问哈工程,他们每年几个人去708就知道了
近几年船舶形式不好,不要太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