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滑跃起飞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2022-07-02 17:11 点击:225 编辑:邮轮网

滑跃起飞因为技术要求低、省钱的优点帮助了很多国家实现了航空母舰梦,但是缺点是带来的效率上的严重降低。所以在选择舰载机起飞方式上,大国尽量还是选择弹射器弹射起飞。我知道有很多朋友根本不会看文章直接就说我“酸”,他们觉得滑跃起飞根本不可能有优点,我们用滑跃就应该是“渣”,其实如果抱着这种“拿着结论驳论点”的想法那么其实可以不用看了。

关于滑跃起飞甲板的定义就不用详细多解释了吧,飞行甲板直通方向前端向上翘起一个角度。就目前来看,世界上现役以及近期退役的所有轻型航空母舰都是带滑跃起飞甲板,可以说是轻型航母的“标配”,包括英国“无敌”级、意大利“加里波第”和“加富尔”、泰国“扎克里纳吕贝特”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就连现在新造的所谓“两栖攻击舰”和“战略投送舰”也配备了滑跃飞行甲板兼顾垂直起降战斗机操作。

而除了轻型航空母舰之外,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中型)、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重型)、中国“辽宁”号(重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重型)航空母舰也都是选择了滑跃起飞模式,只是中俄印三国的航空母舰是搭载固定翼常规起降战斗机,而其他的都是携带STOVL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可以这么说,世界上除了英法之外其他所有现役航空母舰都没有弹射器。

从优点开始说吧,如果滑跃起飞真的像某些网友认为的一无是处完全是“渣”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国家用?所以滑跃起飞肯定是有他的优点,至少对一个国家来说选择滑跃起飞能达成自己拥有航空母舰的目的,比什么都没有强。

总结来说滑跃起飞就是一个字:省。省时间、省空间、省排水量、省动力,最后指向省钱。

技术要求低:滑跃起飞仅仅依靠舰体本身就可以实现舰载机起飞动作,不需要再单独研制弹射器。而弹射器本身技术要求极高,下图为美国C-13-2型蒸汽弹射器断面,实际这种弹射器的气缸是由多节缸体组合而成,整个缸体还需要频繁的接受高温高压蒸汽的侵蚀,所以缸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都是极大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底蕴。而弹射器由于是频繁运动机构,对其实际可靠性只能靠大量的载荷试验进行验证,然后不断进行改进,整个周期可能要持续数年甚至十数年时间。

这样弹射器的研制和加工是极为耗时耗力的,这就导致航空母舰本身的研发周期过长,如果硬要直接发展带弹射器的航母只会严重拖后航空母舰的进度。就目前来看,世界上有能力自主研制并生产弹射器的国家只有美国,而英俄两国只能说有技术储备。苏联选择的是先建造“库兹涅佐夫”号又发展了带弹射器的“乌里扬诺夫思克”号。中国也是先用滑跃的“辽宁”和002,继而发展了电磁弹射器的003。

可靠性高:基本上我们可以认为机构越复杂出现故障的概率越大、可靠性越低。但滑跃起飞只需要借助飞行甲板前端的上翘角度,没有其他额外的机构。而弹射器本身机构十分庞大,仅蒸汽部分就包括储汽筒、储汽筒充气阀与排气阀、加热槽,其他阀和管道。而弹射发动机系统又包括弹射阀装置、弹射发动机活塞、弹射发动机汽缸、水力制动缸、 往复车、汽缸密封带等。复杂的机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保养,一旦战时出现故障那么就会停止舰载机起飞作业,而滑跃起飞不存在这个问题。另外,弹射器本身结构复杂占用大量空间和排水量,就以C-13-2型蒸汽弹射器为例,全套弹射系统占用空间1133立方米,重量538吨。就装4条弹射器,占用总空间就达到4500立方米,占用排水量超过2000吨。滑跃起飞同样不存在空间占用的问题,节约的空间和排水量可以搭载更多的弹药和航空燃油,提升持续作战时间。

动力系统负担小:不管是蒸汽弹还是电磁弹最终的能源来源都是舰上动力系统。就以C-13-2蒸汽弹射器为例,一次弹射需要消耗700公斤淡水,动力系统要为此次弹射消耗2680MJ能量,间接消耗了舰上的燃油。而且蒸汽弹射器消耗了大量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以30节航速航行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在进行8次弹射后航速就下降到22节,此时就需要停止弹射作业恢复蒸汽轮机蒸汽压力。对于滑跃起飞的航空母舰,因为没有弹射器,动力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弹射器分走的输出功率,也不会因为大量弹射作业导致的航速下降。

省钱:其实最后都是指向省钱,这是最直白的表征,这样不需要花钱研发弹射器、不需要花钱采购弹射器、不需要弹射器维护人员、动力系统不需要那么大功率……对于航空母舰来说,如果不用弹射器那么整体的设计、采购和未来维护费用直接大幅度降低。美国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使用的电磁弹射器研发费用30亿美元,单条采购费用1.5亿美元,平摊研发成本后以每艘4条弹射器配置总成本就增加10亿美元。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就因为弹射+阻拦+F-35C的成本过大,最终还是选择了以6.5万吨搭载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

所以其实滑跃起飞这种方式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不管什么吨位的航空母舰都可以用滑跃起飞甲板以滑跃起飞的方式帮助舰载机升空。虽然整体效率不如弹射器,但是对于没有钱、没有足够工业实力的国家,想要短时间内拥有航空母舰就可以采用滑跃起飞的方式,省时省力省钱。对于有未来大型航母打算的国家,在弹射器技术没有成熟之前,为了应对来自还上的威胁就可以先建造带滑跃起飞甲板的航空母舰,这样可以“应急”,也可以为后来航空母舰发展提供经验。

下面就要说说缺点了,为什么大国拼命发展带弹射器的航空母舰?因为滑跃起飞的带来的效率问题根本无法用上面的有点去掩盖,或者说当大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根本不会为了省几个钱而放弃这种高效的舰载机起飞方式。包括法国的“戴高乐”号中型航空母舰,即便只是4.5万吨、即便自己没有弹射器生产能力,但是法国依旧从美国进口了C-13型弹射器作为自己舰载机起飞的辅助。

其实一直以来大家存在一个误区,觉得滑跃起飞永远做不到满载,只能轻载起飞。其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Su-33重型舰载机在25节甲板风的情况在1、2号105米起飞点实现32.8吨起飞重量安全起飞。而3号195米长起飞点甚至可以做到Su-33超载起飞

而美国海军工程试验中心曾经在2005年测试过E-2C-2000“鹰眼”预警机的滑跃起飞,结论是25节甲板风的前提下,12度滑跃起飞甲板在165米距离上成功起飞,起飞重量24.94吨,离开甲板后可以保证2.5米/秒的爬升率。还有,F-14“雄猫”战斗机也在1982年进行过9度滑跃起飞实验,也就是下图这样。所以对于滑跃起飞甲板完全不能重载起飞是一个错误结论。

滑跃起飞真正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效率问题。

载机方面:不考虑滑跃起飞甲板是否会影响机库,单就飞行甲板停机的问题,滑跃甲板存在一个“曲面”,这就导致滑跃甲板无法停放飞机,这样就等于影响了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

舰载机起飞:滑跃起飞只能由直通方向完成,也就是说斜角方向无法用于舰载机起飞。而全弹射的航空母舰直通方向和斜角方向都带有弹射器,所以极端条件下舰载机可以由两个方向同时放飞舰载机。就像下图这样同时弹射了2架F/A-18,而另外2条弹射器也已经有舰载机等待放飞。

舰载机着舰:虽然滑跃起飞的方式可以允许舰载机以195米长起飞点升空,但是195米点直接入侵斜角着舰区域,这样就等于舰载机重载起飞时无法进行着舰作业。而1号105米起飞点也和着舰去有所干涉,所以实际上只有2号起飞点可以在着舰时放飞舰载机。但2号起飞点只有105米长,如果甲板风不够就影响舰载机载弹和载油量。虽然美国的“尼米兹”在着舰时也只能工作1号弹射器,但弹射器可以帮助舰载机满载起飞而不是滑跃的轻载起飞。

其实似乎效率问题对航空母舰作战方面影响比较大,大国宁愿忍受高额的花费和漫长的等待也不希望以滑跃起飞作为自己主要的起飞方式,这样滑跃起飞是弊大于利。但小国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也想拥有大型航母,但迫于自己的水平也只能发展这种带滑跃甲板的轻型航母。反过来说,其实正是这种简单可靠的滑跃起飞甲板才成就了这些小国的航空母舰梦,像泰国这种国家买大型航母的可能性几乎为0,没有滑跃起飞他们永远都不会碰的到航空母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滑跃起飞的优势就是简单容易制造。

因为不需要弹射装置,减少了航母最为复杂和制造难度最大的弹射器,改为直接用甲板飞跃起飞。

优势就这么一点,其实就是没有办法制造弹射器的将就行为。

他的劣势是很明显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无法满载起飞。

由于没有弹射器,对于战机起飞的重量有着严格要求。

以辽宁号航母为例,如果从第1、2两个起飞点升空,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距离太短,飞机加速度时候较少,起飞速度较慢。

由于歼15的数据外界不得而知,但参照原尊苏33,起飞重量只能在29吨左右。

而苏33的空重就有20吨,那么武器弹药加上燃料,一共不能超过9吨。

正常来说,歼15至少要装载6到7吨燃料,保持在航母250公里范围长期巡逻,或者赶赴1000公里半径地区轰炸。

这种情况下,除了自卫的4枚导弹以外,歼15仅能携带2到3吨对地武器。

这个数字太少,所以如果从第1、2点起飞,歼15只能携带空空导弹用于防空,无法对地攻击。

这是其一,其二是受到起飞重量限制,航母无法起降大型固定翼预警机。

这导致航母战斗群的预警能力较弱,仅能依靠预警直升机,在实战中是致命的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如何?
上一篇:常用的灭菌设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