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七一七研究所官网
北京714所是事业单位。
北京714所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地区,是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是国防船舶技术基础骨干单位。
北京715所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0余项,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七一四所始终坚持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兴装强军,坚守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主阵地,切实履行服务海军装备发展和支撑顶层管理决策的使命职责。业务方向涉及国防科技信息研究、船舶与海洋产业经济研究、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研究、国际海事与标准化研究、数字媒体制作、国防战略研究、系统工程研究、第三方评估与服务、科技文化产业和信息化产业等。
2. 中船重工七0一研究所
大连中船重工760研究所是国家重点船舶设备研发单位,坐落在美丽浪漫的大连老虎滩附近,背靠大山面朝大海,著名的“北大桥”就在其的院落中穿过,有自己的专用码头和实验船舶,近千余名员工和工程师科学家在这里工作,员工待遇也是非常好的。
3. 中船重工七二四研究所官网
南京中船第八研究院不是央企,是国企。
中船第八研究院简称八院,是为构建电子信息与对抗一体化装备技术研发体系,在原中船重工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和原中船重工第七二三研究所(扬州)基础上统筹优势资源发挥规模效应,重组整合建立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研究院,采用“一院两地”的布局,总部在南京。
4. 中船重工七三一研究所
首先非常痛心的说,二战中731部队中的大部分成员最后都回到了日本,他们不仅逃脱了正义的审判,而且在回国之后还做了医生和学者等等(因为他们大多是医生,而且是精英,只是人性扭曲)。
在中国,731部队已经成为细菌战和生化武器的代名词,而日本进行人体实验的地方都被人们形容成人间地狱,现在哈尔滨还有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成为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践踏主权的重要罪证。那些沉默的建筑和学者们后来的控诉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中国人民。
1932年,日本医学博士石井四郎(731部队创始人)的细菌研究得到了日本关东军的重视,作为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和民族主义者,他深知日本国家狭小、资源匮乏,缺少殖民地,只有使用细菌战和生化武器才能让帝国的战争取得胜利。一开始他是在国内实验,为了更方便的进行实验(在东北容易得到细菌研究所需要的活人),他申请到当时的伪满洲国选取实验基地。也就是在当年,731部队的魔窟雏形开始出现,以至于到后来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
在实验基地 他们用活人进行冻伤、细菌、毒气等无法想象的实验,甚至进行人体活体解剖实验,不对人使用麻醉剂,在绝对清醒的时候进行惨绝人寰的活体解剖,他们认为这样出来的实验数据才是真实可靠的,写到这里我的内心都是沉痛和颤抖的。无耻违反人道的实验不仅仅是违反国际公约,更是人性丧失,人神共愤。
1945年,在苏联进入东北,大败日本关东军之际,731部队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炸毁了大部分的建筑,释放了那些带瘟疫的动物,烧毁了大部分的实验资料,他们为每个人准备了氰化钾胶囊,防止被苏军抓获后发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同时他也给部队下发了最后的三条命令:
隐瞒731部队的所有秘密 把秘密进入坟墓
回国后不能谋求任何公职
所有任何成员之间不得有任何联系
在战争结束后石井四郎潜逃回国,由于美苏对抗的开始,美国想要得到这些细菌战的资料,于是石井四郎与美国做了利益交换,将实验得到的最宝贵的核心资料交给了美国军方,同时作为交换条件,他们逃避了战后的审判。
后来苏联揭发了一部分日军细菌战的丑恶罪行,日本作家森村诚一作为日本人,在采访日本老兵后也发现了731的秘密,他的《恶魔的饱食》记录了日本731细菌部队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二战中,日军在中国使用了大量的炭疽菌和鼻疽菌。那些受细菌战伤害的幸存老人一直被遗忘在我们的视野中,一辈子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而我们缺少对他们的关爱。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让悲剧再演。以下是被细菌感染的受害者图片,非常让人痛心与难过。
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七研究所
待遇非常好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地处武汉“中国光谷”。七一七研究所主要从事以工程光学为基础、以激光技术与红外技术为重点的光电与导航技术研究和大型特种光电与导航系统的研发,主导专业涉及光电检测、精密机械、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及其他相关领域,是国防骨干科研机构和军用光电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
6. 中船重工七二五研究所官网
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三亚。
10月27日,“奋斗者”号首次下潜突破万米,中船集团七二研究所副所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带头下潜。在“奋斗者”号的整个海试过程中,共有11人到达万米海底开展试验及科考工作,其中包括首位女科学家、深海所研究员贺丽生,也使我国成为人类进入万米海底人数最多的国家。
同时,整个海试过程还全面验证了包括钛合金载人球舱、浮力材料等在内的18个大类、52个单项共82个考核科目。这其中的许多核心技术都来自中科院。
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地址
我姑父就是在这里工作的,所以我是来过这里一次的,觉得环境是不错的,里面有很多奇怪是设备,所以我是觉得这里是蛮好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