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食物的原因?

202 2023-11-20 16:00

一、浪费食物的原因?

1、食物浪费的客观原因可能是客观世界复杂性造成的浪费,体制和制度弊病下的浪费,文化传统中的浪费,管理落后的浪费,科学技术落后的浪费,等等。

2、食物浪费的主观原因是指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问题引起的浪费,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引起的浪费,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问题导致的浪费。

二、别浪费食物诗词?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三、浪费食物的作品说明?

同学们都不要浪费食物,因为食物是我们大家的共同的财富。

四、反对浪费食物的词语?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五、不浪费食物的歌曲?

《一粒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曾经的歌谣,

依旧在耳边萦绕。

吃光碗里的饭,

想起母亲的微笑。

再唱这歌谣,

始终在耳边萦绕。

吃光碗里的饭,

不忘耕种的辛劳。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一谷一米,不能丢弃;

一羹一汁,都是汗水;

一菜一汤,好好珍惜。

民以食为天,

美德在勤俭。

小米粒,大民生,

你我庆丰年。

六、2020年浪费食物多少?

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6亿吨,其中可食用部分达到13亿。

七、浪费食物的名言警句?

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2、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4、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5、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6、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7、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8、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9、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10、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11、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12、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13、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14、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15、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16、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17、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18、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19、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20、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21、一粥一饭汗珠换。

八、不要浪费食物的成语?

铺张浪费 铺张:讲究排场。

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出处:无 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穷奢极侈 穷:极;奢、侈:奢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形容挥霍浪费,荒淫腐化。—— 描写浪费的成语 出处:《后汉书·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

九、减少食物浪费英语作文?

wasting food is worse than killing.

  however, in our life, we often see people throw away the clean food to the dustbin; or people order too much food in restaurants without packing the leftovers back home.

  every year, millions of people are starving to death, and numerous farmers are working so hard in the fields to plant the crops and harvest them.

  when we waste the food, please think about those starving children in Africa and even in poor countryside in China.

十、不要浪费食物的诗句?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听说聊斋很恐怖~~~?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