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在中国有造船厂吗(德国造船厂有哪些)

2022-12-03 06:00 点击:166 编辑:邮轮网

1. 德国造船厂有哪些

1、海洋和悦号:总吨位:226000吨,这艘巨轮一共花费了大约14亿美元才制作成功,它一共有16层甲板和2700个客舱,在最多的时候可以同时搭乘接近一万人。

2、海洋魅力号:总吨位:225282吨,海洋魅力号是一艘十分豪华的邮轮,它长度达到了361米,宽度为66米,高度比水面高72米,它的载客量和海洋和悦号一样,也是可以承载接近一万人。

3、海洋绿洲号:总吨位:225282吨,海洋绿洲号共耗费了大约14亿美元,这算是海上巨无霸般的邮轮。这艘邮轮不仅体积十分巨大,同时还有很多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甚至还有一些美国“中央公园”的设计。

5、地中海邮轮传奇号:总吨位:171598吨。

6、诺唯真喜悦号:总吨位:168800吨,诺唯真喜悦号是德国制船厂专门为中国市场制作设计的,它的长度大约为33.46米,宽度为41.4米,总吨数是168800吨。

7、海洋赞礼号:总吨位:168666吨,海洋赞礼号也叫做皇家赞礼号,这是属于黄家加勒比量子系列游轮,目前是亚洲最大的邮轮之一。

8、海洋圣歌号:总吨位:168666吨,海洋圣歌号属于皇家加勒比,这艘船长度约为348米长,宽度达到了49.4米。它于2015年2月下水,同年4月第一次下水航行等。

2. 欧洲造船厂

“海洋魅丽号”是全球船队规模最大的游轮品牌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旗下的第22位成员,与其姐妹船“海洋绿洲号”一起位列全球最大、最具创意的游轮。“海洋魅丽号”的排水量达22.5万吨,拥有16层客用甲板和2700间客舱,最多可容纳6296位游客和2165名船员。2008年2月在芬兰图尔库STX欧洲造船厂开始正式建造。

3. 德国造船厂有哪些船

世界最快货船,航速33节

  快速海运船FSS,参军前叫SL-7高速集装箱船,是当今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货船,航速高达33节(61公里/小时),跟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衣阿华级战列舰相当。

  他们原本建造于1972年全球石油价格不高的时期,是一种高速集装箱船,分别在德国和荷兰的造船厂建造,主打快速航运,一时间以高航速成为航运界明星。

4. 德国最大造船厂

有上榜。“海洋光谱号”是亚洲最新最大豪华游轮,总吨16.8万,满员载客量5549人,造价12.5亿美元,是一艘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游轮。其于2019年在德国迈尔船厂下水后随即于当年6月被部署上海母港执行国际航线。

5. 德国最著名的造船厂

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

在沙特国内被称为“改革之父”,在他的领导下,沙特经济飞速发展,石油工业带动各行业发展,成就了许多百万富翁。财富滚动增长,但同时,沙特王族的奢靡之风受到外界的批评,法赫德作为沙特最有权、最有钱的领导人,其排场也让其他人望尘莫及。

坐拥250亿美元的法赫德是世界上最富的国王,在《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国家领导人富豪榜上名列榜首。他在生前掌管着巨额石油收入,控制着贸易和银行,拥有股票和公司,并且还在世界各地购买不动产。 人们都说沙特“富得流油”,从法赫德在西班牙的度假可见一斑。沙特王室成员的私人生活平时绝少曝光,只有极少几次的国外度假中被西方记者偷窥到一二。

西班牙的马尔贝拉是法赫德最喜爱的国外休养地之一,他第一次来是在1976年,那时法赫德还是沙特的内政部长。2002年8月,为了迎接他第三次到来,宫殿进行了大规模扩建。15台吊车和600多工人工作了整整两年。除了主房之外,还为他的兄弟修建了1座小宫殿和许多别墅,另外还建了两座清真寺、两个停机坪、3个综合体育场、1座设备齐全的医院和1个有500个车位的停车场。宫殿里还建了1个极其现代化的电讯中心,若是美国攻打伊拉克,他在这里能及时收到有关信息。度假地还有可供1500名员工住宿的宿舍。据西班牙马拉加的《舆论报》估计,扩建工程的费用至少有1.2亿欧元。

有一次度假法赫德国王一共邀请了3000位客人来马尔贝拉,还派飞机前往世界各地迎接他们。那些最亲近者被安排在宫殿的配房,另外一些人则在当地五星级宾馆下榻。另外共有500辆高级轿车供客人使用,多是奔驰600、奔驰500和奔驰320,25辆防弹轿车还不包括在内。除了国王的几个王子出行驾驶“法拉利”车外,其他人都乘坐租来的新近出厂的奔驰,由于西班牙无法提供如此众多的高级深色奔驰车,最后只好紧急向德国借。雇用的500多名司机多是摩洛哥人,除了免费给他们提供食宿外,每人每天还给支付150欧元的工资。国王秘书一共租了500部手机,凡国王亲近者一到每人就给配备一部。国王邀请的客人都有3至4个保镖陪同。

尽管宫殿里和旅馆里都有厨师随时准备饭菜,那些王公贵族仍然喜欢到饭馆里用餐,尤其是在深更半夜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预订12个人用餐,到时只来了4个,或者正好相反。有一天午夜,一位王子在马尔贝拉最好的一家餐馆为8人预订了105个菜,那位王子在餐桌旁坐了不足5分钟就离开了,其他7个人也随之走出餐厅,一长桌美味佳肴竟这样给浪费了。王室的人都爱吃本国产的羔羊肉,国王专门有一架飞机天天到利雅德运送羊肉。

客人的购物、餐饮、夜总会、海滨浴场的消费也都记在国王的账上。国王几天度假给马尔贝拉的商业至少留下7200万欧元。法赫德在这里拥有4只游船,其中一只白色4层游船长72米,远看如同一座冰山。此地码头的加油站不够用,这些船需到直布罗陀加油。那些20多岁的青年人都给配备了游艇,因为有些人不会驾驶,15名职业海员随时待命将他们送往埃斯特波纳或皮诺角的裸体浴场。那些不喜欢到海上玩的青年人纷纷租用直升机去科尔杜或塞维利亚,他们身穿欧式服装,在迪斯科舞厅过夜。这些沙特青年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他们当着大庭广众豪饮烈酒。

到了下午,成年人爱到高档店铺购物,由菲律宾女佣给那些披戴面纱的沙特妇女拎着大包小包,奔驰车司机耐着性子跟着她们缓慢行驶。法赫德的身边人则无须为购物而奔波,他们只要给宫殿的商店拨个电话就行了,人们会把他们想要的物品直接送到房间。一个供应商专门向宫殿提供餐具,因为天天餐具都要更换,只此一项每周就花10万欧元。还有一家花店每天向宫殿送1500欧元的从荷兰进口的鲜花。西班牙绝大多数媒体对沙漠君主来这里持欢迎态度,只有一两家报纸对国王在马尔贝拉的奢华生活提出批评。

法赫德的专机是一架波音747,机上有桑拿室、宴会室和手术室。如果是正式外访,一架携防空导弹的战斗机会陪伴左右。法赫德年老多病后,每次乘波音747出巡时,都有一架小型飞机相随,专门运载医疗装备和人员以防旅行途中出现意外。除了专机外,法赫德还有自己的私人专用机场——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该机场不仅用于接待国王本人,也让其他王室成员,或来访的重要国家首脑使用。机场内极其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有正式的接待大厅,出入通道有男女之分,还有专门的国王通道和供媒体记者使用的通道。机场下挖有地下室,藏有丰富的物资储存以备不时之需。机场外留有大块空地作广场,国家有大型典礼或阅兵仪式都在那里举行。

游艇是财富的象征,而全世界最豪华、最庞大的100艘游艇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沙特王室成员所有。沙特王族建造游艇的标准是“大”,游艇越大表示身份越高,长度至少要26米,有的甚至超过137米。以前,23米长的游艇已经被视为大游艇,现在,45米也只是适中长度。建造这样一艘大游艇,至少要耗费几千万,但王室成员毫不在意,最重要是质量上乘。他们的船只交给德国或者荷兰的造船厂来建造,材料供应商也要千挑万拣,才能入他们的法眼。

沙特王族的低调和保密是众所周知的,他们“游船河”的时候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喜欢晒日光浴,因此为他们所设计的游艇,不要求有很大的露天甲板和开放空间,相反,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内部装修上。他们也从不会把私人游艇用于出租或转售,关于游艇的所有一切只有他们自己和建造者知道。每年夏天,欧洲游客常常可以看到法国南部或西班牙停泊着沙特王室的游艇,这两个国家是他们最爱度假的地方,他们通常也在这些国家置有房产。

法赫德有2艘游艇,除了“迪里”号外,还有一艘“阿布杜尔•阿齐兹王子号”游艇,以其最疼爱的幼子阿布杜尔•阿齐兹•本•法赫德的名字来命名,这艘“巨无霸”长达147米,是世界上第二大游艇,可容纳65人,船上建有一个偌大的车房,当船靠岸时,一辆辆名贵房车鱼贯驶出。船上的保安装备极为先进,船底有水下监视系统。不外出时,“阿布杜尔•阿齐兹王子号”大部分时间停靠在沙特的吉达港口。

6. 德国造船业

基尔处于波罗的海基尔湾,是德国造船业中心、基尔运河的东段终点,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德国主要的海军基地。这里的航海比赛非常有名,每年6月举行的基尔周航海节是全世界最大的航海赛事之一。在1936年和197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举行时,赛艇项目都在基尔举行。基尔还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的出生地。 在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基尔附近,有一棵百多岁的老橡树,被人们称为月老树。每年有很多的求爱信从世界各地寄到这里,寄信人希望月老树能帮助他找到意中人,老橡树没有辜负人们对它的期望,促成了很多人的美好姻缘。

老橡树的成名,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年轻人相爱了,想要结婚,但是双方的家长都不同意,对他们百般阻挠。两个人想到他们约会地点的老橡树,就商议把各自的情况和对爱人的思念写成信,藏在老橡树的树洞里,再分别取回。天长日久,家里人发现了这棵树的秘密,被他俩的真情感动,终于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婚礼的当天,这对年轻人来到老橡树前,把它当作自己的媒人真诚的感谢了一番。这个故事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世界。直到现在,德国联邦的邮政车每天都还往老橡树这里送信,并且还有专人负责处理这些信件。 尼古拉教堂(14世纪/15世纪)

勇士之魂雕塑:恩斯特·巴拉赫所作,立于尼古拉教堂之前。

城堡废墟:一座16世纪城堡,二战后未重建。

市政厅 (1911年)

二战时期的防空洞 (不向游客开放)

在基尔附近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基尔海滩、施尔克湖(Schilksee)等。在基尔北面二十公里的小镇Laboe还有一座壮观的海军纪念碑和一艘供参观的二战潜艇U-995号。

7. 德国造船厂有哪些家

一、依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达到33节)、最晚退役(1992年退役封存)的战列舰,4艘同型舰仍保存。由于依阿华级的继承舰——蒙大拿级的取消建造,使得这一级战列舰成为美国海军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依阿华”号战列舰9门主炮右舷顺次射击,据称可导致这艘排水量45000吨的庞然大物侧移10米。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副炮采用10座MK12型38倍口径127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

二、“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就吨位来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火炮上而言,“大和”号在战列舰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她装备的九门460毫米口径主炮——是迄今为止战列舰所装备过的最大口径的舰炮。

除此之外,“大和”号还装备了从155毫米到127毫米的几十门副炮与防空炮,此外25毫米到13毫米的机关枪多达数百门,密密麻麻地布置在舰体各处。因此,单纯论舰炮火力而言,“大和”号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强大的超级战舰。

就装甲防护而言,“大和”号也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其要害处装甲厚达410毫米,炮塔的厚度更是达到了650毫米,能够在20公里左右抵御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舰炮的火力。

三、俾斯麦级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战舰。希特勒称它为“德国海军的骄傲”,就连敌人丘吉尔也不得不赞叹“这真是一艘了不起的船只”。

它以普鲁士铁血宰相命名,凝聚德国最先进的工业和科技智慧结晶,其武备之强令同时代战舰望尘莫及,只用6分钟就消灭了被称为英国海上国力象征的胡德号战列舰,震惊了整个世界。

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可担任舰队(特混编队)级旗舰,虽然由于排水量受条约限制及试用了一些未经全面测试的革新性新技术,而并不是十分成功,但仍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多用做为航空母舰编队护航和对岸火力支援使用,被编入航空母舰编队,利用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为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与支援两栖作战。相继参加了进攻吉尔伯特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莱特湾海战,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的战役以及对日本本土的炮击作战。

五、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800吨,主炮为3座三联装45倍口径406毫米主炮,舰桥前部2座,后部1座。主炮可发射重型穿甲弹。副炮为10座双联装38倍口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高炮最初采用28毫米和12.7毫米机枪,但在建成后随即换成盟军制式的20毫米及40毫米机关炮。

作为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开端,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与美国海军的实践结晶,是末代战列舰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战列舰之一,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级战列舰是绝对有实力被称为一流的末代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2艘舰,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上作战,并取得不俗战绩,展示了强大的火力打击性能,是美国海军的优秀战列舰之一。

六、黎塞留级战列舰

黎塞留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年代法国建造的该国海军史上最大、最后一级战列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7548吨,前甲板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后甲板布置9门152毫米高平两用火炮,舰体两舷有12门100毫米高射炮,拥有密集的攻击火力。该级舰由6台增压锅炉蒸汽机驱动,总功率为15.7万匹马力,战舰航速达到32节。

黎塞留级战列舰作为法国本土主力舰队核心的,其作战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与意大利主力舰或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决战,同时能进行护航、破交和对陆火力支援、压制任务。基于此,黎塞留级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航速,但续航力不作过高要求;具有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战列舰的主炮;具有较强的水平装甲带,还有较强的对空防护能力。

黎塞留号战列舰的航迹遍布世界三大洋,是法国海军参战范围最广、航程最远的战列舰,也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代表了法国战列舰建造的最高水平。

七、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英国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该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为适应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军备会议而设计的,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

总体而言,“乔治五世”但体现了临战时期的务实原则:争取时间、力求实用。尽管饱受主炮研发进度拖沓的折磨,但该级战列舰仍然是第一批服役的条约型战列舰。纵观将近5年的服役历程,“乔治五世”级几乎参加了皇家海军1940年末以来的历次重大行动,尽管使用中曾多有故障,也付出了战沉的代价,但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八、维内托级战列舰

维内托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建造的一型战列舰。该级舰又称为利托里奥级战列舰,该级舰满载排水量45000吨,采用适航性较好的长艏楼、球鼻艏、巡洋舰艉构型,装备三座三联装381毫米口径主炮(前二后一)、四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和十二座90毫米单管高炮。装甲为带延伸结构的的盒型装甲舱和普列赛防鱼雷系统,装甲防御和水下防御体系完全独立,在设计上前卫且符合意大利海军特点和需求,是充分体现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作战意图的主力舰。

九、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建造的一型战列舰,该级战列舰不再采用以往英国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改用平甲板船型,并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平。纳尔逊级舰安装3座三联装16英寸主炮和12门6英寸副炮,装备两台总功率45000马力的蒸汽轮机,但因舰体过重而航速只有23节。

纳尔逊级战列舰一反过去英国战列舰不太重视防护性能的弱点,第一次将舰船防护放在了设计要求的首位,甚至为了防护(火力已经由条约限定)不惜极大地牺牲航速。纳尔逊级是条约型战列舰的开山之作,也是现代化战列舰的先驱,代表了战列舰新时代的开始,尽管性能不佳,但是纳尔逊级代表了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它在世界战列舰史上的地位仍然是不容低估的。

十、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该级舰满载排水量39000吨,装备8门410毫米主炮(另有注为16英寸、即406毫米)、18门140毫米副炮和8门127毫米高射炮,军舰航速高达26.5节,是当时战列舰中火力猛、航速快、作战效能高的战列舰。

8. 德国造船厂有哪些公司

四大船厂扎根于欧洲,从北欧的芬兰至东欧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1.芬兰阿克尔造船厂

阿克尔船厂于1738年成立,至今已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欧洲各国对“阿克尔”也有着十分特殊的敬重之感。阿克尔船厂曾历时两年打造了著名的“海洋独立号”,轰动整个邮轮界,取代了其姊妹船“海洋解放号”,成为世界“最大超级邮轮”。不久之后,2009年的秋天,同样尤其承建的“海洋绿洲号”取代了最大超级邮轮的桂冠。可惜的是,阿克尔船厂之后被韩国STX集团收购,引起欧洲各国的内部不满,可见阿克尔船厂在欧洲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德国迈尔船厂

素有“德国巨匠”之称的迈尔造船厂,是德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造船厂之一,成立于1795年,主要建造木船码头;1874年开始建造铁船,到1920年在帕彭堡地区已经拥有超过20多个船坞,目前拥有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室内干船坞;总部设在帕本堡。今天,迈尔造船厂是帕本堡唯一的船厂,并已被一家私人控股和家族拥有的公司,并传承了六代以上。第一个室内船坞落成于1987年,长470米,宽101.5米,深60米(到车间顶部)。2000年,第二个巨型室内船坞建成,规格达到长504米、宽125米及深75米(到车间顶部)。该厂一年可以建造3条邮轮。

3.法国大西洋船厂

Ateliers et Chantiers de la Loire和Chantiers de Penhoët船厂于1955年合并成立法国大西洋造船厂。该厂开始为法国大西洋线总公司兴业建造班轮。 1961年,它建造了跨大西洋superliner SS France号,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客运船。在为法国大西洋线总公司兴业建造完班轮和苏伊士运河封闭后,该厂开始建设大型邮轮,包括Batillus, Bellamya, Pierre Guillaumat and Prairial。一个能建造超过100万吨邮轮的新的干船坞(Basin C)列入计划,但这一计划随着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而告吹。法国大西洋船厂于2003年7月宣布建造豪华邮轮,Crystal Serenity of Crystal Cruises该厂2003年为Cunard Line建造超级班轮RMS玛丽女王2号。

4.意大利分坎特里

意大利芬坎特里(Fincantieri)造船集团有近200年设计建造军舰的悠久历史,集团总部在的里雅斯特,设计部在热那亚和的里雅斯特,生产出约7000艘的各型船舰,主要产品有客轮、渡轮、水面舰、辅助船舰和潜艇,遍布全球,代表着意大利先进的工业技术向世界输出,尤其是客轮与豪华邮轮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约占国际市场的40%。以集团业务而言,52%为高价客轮,28%为渡轮等商船,19%为军舰,1%为其它及修船业务,集团总人数约约10000人。

9. 德国造船厂有哪些品牌

梅塞,毛瑟,克虏伯,莱茵金属等留在西德,蔡司被划拉到东德,坦克博士去了阿根廷,但福克公司留下了,JUMO的总工弗里茨被老美弄去做了喷气推进实验室总工,主持开发了50~70年代美国各种喷气发动机原理样机,一直到退休,BMW的总工被法国佬弄去,这才有了法国的神秘,幻影,军旗等战机的发动机,冯布莱恩被抢去美国,作为美国宇航局总工和休斯敦宇航中心主任干到退休,主持设计70年代以前美国各类导弹和火箭系统,奈基,黄铜骑士,水星,土星,宇宙神,北极星等等等等,IG法本被肢解,889项国际专利技术被哄抢一空,美国杜邦从此当了全球化工老大,在那以前只有321项专利技术而被法本看不起。

其他如基尔船厂,符尔坚船厂,北辛斯科,西马克等等所有跟军工和国家核心装备有关的企业,全部核心技术资料被哄抢一空,战胜国科技水平因此前进一大步。

10. 瑞典三大造船厂

以古代沉船为原型而建造博物馆,肯定是有它自身的价值。但古代沉船那么多,也不是都能够以此来建造博物馆的。现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馆,世界上有三个:英国的玛丽露丝博物馆、瑞典的瓦萨博物馆、中国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英国

玛丽露丝博物馆

“玛丽露丝”是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时代的舰队中的领航舰,也是亨利八世最喜欢的战舰之一,Mary的名字源自亨利八世最爱的妹妹,Rose象征着都铎王朝的玫瑰标志。战舰“玛丽·罗斯”号曾被人们称为“海上一朵最美的花”,在英格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战中屡立战功。

1545年,这艘备受亨利八世喜爱的战舰在刚从朴茨茅斯出航驶向索伦特海峡,准备阻击法国侵略军时,遭到法军袭击沉没。

1965年,一组潜水员开始在海底搜寻这艘沉船的残骸。当它终于被发现后,潜水员、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立即开始打捞工作。1982年,经过包括查尔斯王子在内的志愿潜水员的工作,整艘船全部被发掘了出来,保存在英国朴茨茅斯的Mary Rose博物馆。

该博物馆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围绕着船骸搭建,并陈列了从船只中发现的1.9万件文物。人们可以在下部和主甲板上的九个展区中透过通高的玻璃幕墙一睹其惊人的全貌,也可以在上层的开放阳台上与船体面对面,近距离感受其魅力。

在项目的核心区域,Mary Rose保存下来的右舷部分被安置在原先的钢制船架上,整个环境受严格监控,保证船体不受损害。其中依据考古研究结果,按照1545年1月19日船沉没时的样貌复原了超过4000个真实部件的位置,由展览用玻璃箱保护,分别展示在三层甲板上,供游客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通过展廊清楚地看到Mary Rose的各个部分,了解都铎船只中的生活。

船被保存在博物馆中心

虚拟船体和真实遗迹互为镜像

步道沿船身设置,从船尾一直延伸到船头,船舱内天花低矮,进一步强化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计特意不让日光射入展区,保持空间昏暗,只在展品上方和扶手下设置了灯光,让人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展览上,重塑了舱内幽暗封闭的空间氛围。

新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这艘战舰,同样也是为了纪念当年船上遇难的约500名战士。在展出的文物中,除了大炮、长弓箭之外,还有很多个人物品,例如衣服、餐盘,还有船上一条2岁狗的骨骼。克里斯托弗·多布斯说这也是新博物馆与众不同的地方。

博物馆中的很多藏品展示了当时船上水手的生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不会写字只能将画符刻在箱子上代表是自己的所属品;他们热爱生活,简单的乐器和粗陋的木质酒杯就是全部的娱乐;他们也坚韧辛勤,仅靠人力就拉起极粗的麻绳、装置极重的炮弹。除了对历史的描述,让观众更多地看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瑞典

瓦萨沉船博物馆

瓦萨沉船博物馆是众多博物馆中一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它是专为展览一艘从海底打捞上来的瓦萨号沉船而建立的。瓦萨号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17世纪船舶。

瓦萨沉船博物馆瓦萨是一艘古战船之名,它是奉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旨意于1625年开始建造的。这艘战船本来是单层炮舰,可是,国王得知当时瑞典的海上强敌丹麦已拥有双层炮舰,便不顾当时本国的技术条件,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1628 年8月10日,斯德哥尔摩海湾、风和日丽、一艘旌旗招展与威武壮观的大型战舰,在岸上人群一片欢呼声中,扬帆启航。不料刚刚行驶2公里,一阵强风吹来,瓦萨号战舰就摇晃几下,竟立即连人带船沉入30多米深的海底。

3个多世纪过去了,1959 年,有关方面着手进行打捞,直到1961年4月24日,这艘在水底沉睡了333年的战船又重新露出水面,之后,又经过潜水人员与考古人员的艰苦劳动,终于在沉船附近与船体内部找到了大批极为珍贵的实物。1964年,在打捞沉船的现场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水上博物馆,并正式开放。为便于游人就近参观,又可以妥善地保护文物,博物馆的设计者根据舰船本身布局,沿船体四角设双层看台,除去支撑船体下部吃水部位外,观众走进馆内,就可看到舰船底层的内部设施;登上了一层楼后,在高台走廊上,可把船上的景物一览无余。

瓦萨号战舰航行历史虽然很短,但瑞典人仍视为国宝,因其呈现十七世纪瑞典人造船的技术与艺术,尤其船上的木雕功力至今仍令人激赏。

中国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又称南海一号博物馆,主要展出的是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贸海船,是沉船博物馆中唯一的和平之船。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根据探测,南海一号整船文物有六到八万件。

"南海一号"是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产,她所载文物反映了我国宋代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与先进科学技术,为"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古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及研究我国古代的"来祥加工"等提供了极好素材,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贸易史等而下之都是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成为世界考古界和探险界关注的焦点。

南海一号博物馆的建筑主体由五个不规则的大小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外形犹如古船的龙骨,整体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鸥。南海一号博物馆2004年12月28日奠基,2005年12月28日动工,2009年12月24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南海一号博物馆内主要由“一馆两中心”构成,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馆内以宋代古沉船保护、开发与研究为主题,展示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为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其船上文物价值连城,国家一级文物之多为世界罕见。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阳江海域搜寻一艘18世纪沉船时,在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意外发现了一艘南宋木质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精美文物。这艘古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古沉船船体保存较好,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中国古代远洋商船。

据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这艘古沉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这艘古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

“随着考古挖掘工作的推进,‘南海I号’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进一步凸显。海丝馆不仅仅是对文物进行展示,我们希望将它打造世界级海丝文化产业带,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提升阳江海丝文化影响力。”左章杰表示。2014年,海丝馆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对“南海I号”历史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与整理,2016年11月开始闭馆进行改造。

2017年8月15日,海丝馆以全新的姿态试开馆迎接游客。以“归航——‘南海I号’的前世今生”为主题,海丝馆分为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等7大主题展区,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展出的文物、展品达2000多件。“水晶宫”向公众开放“南海I号”发掘现场,观众可近距离地观看考古学家发掘“南海一号”全过程,通过多媒体体验“南海I号”扬帆远洋、搏击风浪和货通万国的浪漫故事,感受古代海上丝路恢弘灿烂的历史。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筑特色鲜明,设计创意独特,紧扣海的主题,体现了海洋文化与南方建筑风格的柔美组合。立面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整体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鸥。建筑摈弃传统的梁架结构,把造船的龙骨结构和南方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形式相结合,风格清新独特,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标式建筑 。整个建筑使用层数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五个拱体包容了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及办公区域,分区明晰。中间最大的椭圆体即是为沉船量身定做的家园——“水晶宫”。右侧两拱为文物展示厅,主要展示“南海Ⅰ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左侧两拱为办公区域,科研、库存、设备及后勤系统均在此区。

“南海一号”古沉船的发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文化遗产,它所载的文物反映了我国宋代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与先进科学技术,为研究古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提供了极好素材,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贸易史等都是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航威海船厂换总经理(中航威海船厂怎么样)
上一篇:浙江有那些船厂(浙江最大造船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