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理公司战略(中国船舶集团战略目标)

2022-11-28 05:00 点击:111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船舶集团战略目标

一、使命: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维护国家海上主权和人民利益。

使命是海事管理机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表明基本的履职目标、任务和责任。

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

海事管理机构行使国家赋予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职能,集中概括了海事机构的基本职责,即,通过“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实现“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航运更便捷”。

维护国家海上主权

经授权,海事管理机构代表中国政府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承担国际义务。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对外代表国家行使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权,依法维护国家主权。

维护人民利益

海事管理机构作为承担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职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本质属性,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的利益。

二、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海事。

宗旨是海事忠贞不渝追求的奋斗目标,体现勇于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和向国家、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建设人民满意的海事

人民满意是检验海事工作的最高标准,也是海事发展追求的目标。海事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担当的责任情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宗旨,不辱使命。

三、核心价值观:航行安全、水域清洁,服务交通、奉献社会。

核心价值观是在系统内倡导、职工践行、社会理解的价值追求,是全系统最核心的统一意志和行动标准。

航行安全、水域清洁

体现海事工作人员内心价值追求和基本的责任担当。这与国际海事界共同愿景意思表达相一致,也体现海事参与全球海事公共治理的态度。

服务交通、奉献社会

坚持以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为中心任务,服务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交通运输提供安全、清洁和便捷的保障服务。“服务”是政府部门的基本属性,服务船员和船舶,服务行业、经济和社会,服务国家战略是海事履职的基本要求。“奉献”是对海事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要求,贯穿于全面履职的过程,体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成效,体现海事工作人员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担当的责任情怀。

四、共同愿景:坚持“三化”统领,坚定“三个追求”,建设国内一流的经济执法系统和国际领先的海事管理机构。

共同愿景是海事和全体海事工作人员追求的自我激励和价值实现的目标,是自觉激发内生动力的源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

坚持“三化”统领

革命化,要求海事队伍忠诚于党、听从指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是海事履职的政治保障;正规化,要求海事队伍素质精良、作风过硬,海事管理法制健全、科学规范,这是海事履职的重要基础;现代化,要求海事装备精良、技术先进、文化领先,这是海事履职的根本要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坚定“三个追求”

勇于负责,追求社会满意度最高。要求海事工作人员认真履责、不辱使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海事工作的需求;干对干好,追求岗位业绩最优。每一个海事工作人员负有维护海事形象的责任,要求做到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以卓越的岗位业绩践行宗旨;创造环境,追求职工归属感最强。要求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和谐奋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海事工作人员都能在海事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不断增强事业的认同感和组织的归属感,形成推动事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建设国内一流的经济执法系统和国际领先的海事管理机构

这是海事“三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建设听从指挥、素质精良、作风过硬、服务人民的海事队伍;建立职责清晰、管理规范、运转协调、行为统一的海事管理体制机制;建成监管到位、保障有力、反应快捷、服务智能的现代海事治理和服务体系。

五、发展理念: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行政执法一面旗。

发展理念是海事事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实现全国海事系统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全国海事一家人

强调海事队伍的整体性。要求坚决服从和服务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大局,做到各单位的发展与全国海事发展总体战略相适应,单位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软硬实力同步提升,全国海事协调发展。

水上监管一盘棋

强调海事目标任务的统一性。要求坚持统一布局、统一政令、统一监督管理,步调一致、协同配合;坚持统一执法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视觉形象,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综合治理格局,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水平;坚持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维护水路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行政执法一面旗

强调海事行政执法和服务的先进性。要求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规范化管理,提升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以人民满意的执法水平、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优良作风,建设国内一流的经济执法系统和国际领先的海事管理机构。

2. 船舶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3. 中国船舶集团战略目标有哪些

中国船舶是上海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是600150,该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船舶行业柴油机行业和民用船舶行业制造开发销售,二零二一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0580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百分之81.3,现在股价23元,证券时报给出六个月目标价是32元.

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目标

中港集团天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港船舶公司)是由三家国有企业改制整合而成的大型股份制船舶制造企业,具有百余年的历史传承,为国内海事、救捞、航道、石油等系统及亚欧等国家设计制造了200余艘各式船舶。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由此确立了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作为天津贻成集团的投资企业,近年来,中港船舶公司强势整合资源、融合优秀文化,优势互补,跨越发展。相继与荷兰、比利时、希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公司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先后建造了反铲式挖泥船、大马力远洋拖轮等系列高端产品,享誉海外。钢结构产品为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使用。

目前,中港船舶公司已举迁秦皇岛发展,公司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主城区,东邻秦皇岛煤港,陆地面积400000㎡,水岸线长2。4㎞,南北船台总面积近50000㎡,码头200m,交通极为方便,位置得天独厚。一期投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种大型起运、加工设备逐次到位,船台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即将完工,按照大造船生产管理模式运作的现代化分段制造流水线初具规模。

作为秦皇岛市重要的船舶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中港船舶公司正逐渐将区域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向建设一流的海洋工程船舶造修基地的目标迈进!。中港船舶公司多次荣获天津市、国家交通部和人事部、中港集团授予的“文明单位”、“优秀企业”、“先进集体”等称号。

船舶建造项目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施工项目荣获天津市和交通部优质工程奖。

5. 中国船舶集团战略目标是

答:中国船舶是指中国船舶总公司。而中船科技则是指中国船舶总公司的下属公司,它是专门为中国船舶总公司提供服务和设计工作的。它们属于上下级关系。但它们同属于一个行业。但最终目标就是将中国的船舶运输行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6. 中国船舶集团战略目标是什么

广州黄埔造船厂始建于1851年,是中国船舶集团公司属下大型国有企业,位于广州东南部的长洲岛,与闻名于世的黄埔军校仅有一墙之隔。

可建造潜艇、各类战斗舰艇、军辅船,各类货船、工作船、工程船、公务船、出口渔业捕捞加工船,450客位各类铝质高速船,近海工程项目、钢构工程、大型港口机械等。公司坚持“军品为主,民品兴业”的发展战略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可靠顶用、精益求精、诚信服务”的质量方针,锐意进取,奋力开拓,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五三一”目标不断创造新业绩!

7. 中国船舶集团企业使命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是中国资历最老,实力最强的船舶集团。分为南方集团和北方集团。北方集团即中船重工,南方集团就是现在的中船集团。中船的船厂主要在上海和广州。上海的有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江南长兴、上海船厂,广州的有广船国际、中船龙穴、中船文冲、中船黄埔、广州中船远航,还有江苏江阴澄西、广西中船桂江、西江。

8. 中国船舶集团愿景

中船重工卡通形象吉祥物——“龙宝”。“龙宝”以中国传统神兽“龙”作为设计原型,以中国传统神兽龙作为设计原型,寓意吉祥神力,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象征,也与中船重工作为军工央企、承担主业主责的特点形象契合。

龙上可飞天凌云驰骋,下可潜海遨游万里,与中船重工“让海洋装备驰骋深远海、让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的发展愿景相匹配。

9. 中国船舶集团战略目标研究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未来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实施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由全球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之转变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航运、物流等全球优质承运服务的同时,还能够为客户提供船舶和货物代理、船舶工业、码头、贸易、金融、房地产和IT等多个行业的服务。

10. 中国船舶集团战略规划部

北京714所是事业单位。

北京714所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地区,是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是国防船舶技术基础骨干单位。

北京715所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0余项,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七一四所始终坚持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兴装强军,坚守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主阵地,切实履行服务海军装备发展和支撑顶层管理决策的使命职责。业务方向涉及国防科技信息研究、船舶与海洋产业经济研究、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研究、国际海事与标准化研究、数字媒体制作、国防战略研究、系统工程研究、第三方评估与服务、科技文化产业和信息化产业等。 

11. 中国船舶集团发展战略

拥有80余年历史,作为“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武船,按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体战略部署,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总资产突破400亿元,形成了武汉武昌、青岛海西湾、武汉双柳三大生产基地和军工、军贸、海工和大型船舶、中小型船舶、桥梁装备、建筑钢结构、能源装备、特种成套设备、物资贸易和物流服务九大产品板块协调发展的格局。在最新发布的2017武汉百强企业排序中位列第34名。

  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始建于1934年,“一五”期间是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1953年元月,更名为武昌造船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船舶传媒公司招聘(中国船舶公司招聘)
上一篇:船舶人才网出国招聘信息网(船舶英才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