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业推智能制造(现阶段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

2022-11-26 16:54 点击:71 编辑:邮轮网

1. 现阶段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

轮机工程智能传播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而且一般都跟着远洋货轮到处跑,虽然工作辛苦一点,但是工资水平,待遇都是非常高的,工作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2. 现阶段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

人工智能在加强海上安全、优化业务操作和流程、帮助航程规划和船舶维护方面取得了进展。通过对数据深入分析和快速反应,及时传递关键信息,从而帮助提供最佳决策。

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来创建全自动的海盗警报,可以让海员们有时间作出反应,也因此带来挽救生命的希望。

3. 中国船舶制造能力

中国首次开展的十大名船评选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四艘军舰和六艘民用船舶荣膺“中国十大名船”称号。这十大名船均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堪称新中国船舶工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

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我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它实现了中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它的诞生,在中国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中国第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10号,作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载有直升机的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能在全球所有海区航行,为中国太空和海洋科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第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长城号,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第一艘大型出口船舶,它率先叩开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创了中国船舶出口的新纪元。

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092“夏”级),它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一次战略性突破。

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渤海友谊号,它是集原油加工、海上油库、卸油终端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石油开发的重大设施,它的建成实现了中国浮式生产储油船设计建造零的突破,是世界首次将浮式生产储油船用于有冰的海域,是中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领域标志性的产品。

中国新型常规潜艇(041元级),它集中中国舰艇武器装备科研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常规潜艇设计和建造水平有了新突破。

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它是中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代表了中国水面舰船武器装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最高水准,实现了中国海军首访大洋彼岸。

被誉为“海上科学城”航天测控船——远望三号,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新型航天测控船,具有对卫星、飞船、潜地导弹等进行指挥、控制、测量的功能,它的建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测控技术大国,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第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德尔瓦号,该船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中国超大型油船建造“零”的突破。

4. 船舶智能制造技术

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轿车智能化生产系统、树根互联“根云”平台、集装箱装卸全自动化码头、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创新平台、空间站机械臂在轨智能捕获与操控、iDolphin 38800吨智能示范船、工业无线网络WIAFA技术及标准、智能化纺纱系统解决方案、船舶制造智能化车间。

5. 人工智能在船舶行业的应用

前景非常好。

船舶运输业与新兴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目前我国航运企业在信息化普及和智能化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科技等先进技术的日趋成熟,其与传统航运在安全监管、运行服务、船舶管理、港口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运用存在广阔的想象空间。智能航运将深刻地影响着航运的组织和模式,最终将显著提高船舶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营运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助力实现安全、绿色、高效航运。

6. 船舶制造智能化

主要品牌有海兰信电子海图。

海兰信电子海图成立于2001年,国内知名的航海智能化领域和海洋信息化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提供综合导航、海洋信息与监控管理等产品,致力于提供船舶通导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海事+海洋”的综合对海业务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船舶通导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岸基和船载/舰载对海监控管理服务的同时,构建起“近岸+近海+中远海”与“水面+水下”相结合的“海空天一体化”海洋监测网和海洋信息化数据平台,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海洋执法监察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决策信息。

7. 智能船舶的发展现状

船上有无线网和手机信号。但是禁止成员过分使用。

海员就是在大海上工作,长年不在陆地,在海上会很寂寞,因为别想能玩电脑,打手机看电视,没有信号,会有一定的死亡数量大多数是失足掉进去的。

海洋上面显然不会有信号发射塔,所以一般的手机是没有信号可以用的。水手和船员使用的是海事通讯卫星电话,无线电信号通过卫星中继向民用通讯网络就实现网络互通了。海事通讯卫星电话原理上是可以上网的。

扩展资料:

传统的GPS+海图的导航方式已经逐渐向智能化导航服务转变,未来服务智能船舶的需求将彻底改变现有的传统导航服务方式。

岸基通信系统中的 VHF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航海安全保障信息化发展需求,海上用户迫切希望能将目前众多种类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融合和简化。宽带无线网技术的出现, 其特性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 现阶段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应用

NO.1 铁建重工

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隧道施工智能装备、高端轨道设备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大型企业。铁建重工专注于非标、特种、个性化、定制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从零起步打造了轨道系统、掘进机、隧道施工装备等三大成熟产业板块,集团TBM和大直径盾构机被广泛应用于国内30多个省市的地铁、铁路、煤矿和水利等重点工程。

No.2中铁工业

中铁工业隶属于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铁重组整合中铁山桥、中铁宝桥、中铁科工和中铁装备成立的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528)。专业从事隧道掘进机研发制造和综合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盾构产业体系和产品门类。公司先后研制出矩形盾构机、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马蹄形盾构等产品。

NO.3 Herrenknecht海瑞克

海瑞克创立于1977年德国,是全球机械隧道掘进领域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集技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隧道机械化开挖设备专业公司。海瑞克集团在德国和海外拥有约70家子公司和联营公司,共有5000多名员工,产品能够应用于各种隧道基础设施以及地下能源和矿藏开采。

NO.4 中交天和

中交天和是中国交建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盾构机和海洋船舶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提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体化服务。涵盖TBM、泥水、土压、复合式、敞开式、救援式、竖向掘进式等,产品遍布国内众多城市以及亚洲、欧洲等国家地区,公司研制的“天和号”φ15.03m超大直径泥水平衡复合式盾构机填补了国内制造大型复合地层盾构机的空白。

NO.5 上海隧道TEC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是隧道股份旗下子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首家开展盾构法隧道技术研发和施工应用的专业公司。作为中国地下工程领域的开拓者,上海隧道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盾构工程中心,已经自主研制各类盾构机200余台,各类顶管机70余台,高精度钢模及配套流水线近千套,在盾构装备技术板块处于领先地位。

NO.6 三三工业

三三工业成立于2009年,2011年进入隧道掘进机制造领域,2014年全资收购加拿大卡特彼勒隧道设备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和知识产权,专业从事盾构机/TBM隧道掘进机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是全球少数几家能够生产“全类型、全口径”隧道掘进机产品的企业之一。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得盾构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

NO.7 北方重工NHI

北方重工是辽宁方大集团旗下大型跨国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主导产品包括隧道工程装备、矿山装备、冶金装备、散料输送与装卸装备、煤炭机械等,产品辐射全球市场。北方重工拥有完整的设计、试验、检测和计量手段,拥有200余项专利和专有技术。

NO.8 Robbins罗宾斯

Robbins创建于1952年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台硬岩隧道掘进机、第一台主梁式和双护盾掘进机生产商,罗宾斯在主梁式掘进机久负盛名,同时也是双护盾掘进机的先锋。罗宾斯是一个国际跨国知名企业,总部设于美国,并有3个工厂,在9个国家及地区有10个分支机构以及20多个国家设有独立代表处。

NO.9 中船CSSC

旗下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隧道掘进机生产企业,具备年产30-40台各种规格隧道掘进机及橡胶机械的生产能力。旗下中船重装是地下空间建设装备专业供应商,集中船集团内盾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等核心资源优势于一体,以专业化、规模化思路发展“地下空间建设装备”产业。

NO.10 济重

济南重工集团始建于1949年,占地面积410,000平方米,现有职工近2000人,公司下设铆焊、机械加工等专业生产厂,主要产品包括:电力设备、矿山设备、脱硫设备、冶金设备、水泥设备、隧道掘进设备等。主导产品钢球磨煤机、电厂烟气脱硫设备居于行业前列。济南重工在为济南地铁建设提供本地产盾构机的基础上,还扩展到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深圳、郑州、贵阳、苏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建设市场。

9. 船舶智能化发展趋势

趋势一:我国社会转型依然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虽说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行等新情况,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中国社会转型有一条明显的特征,就是结构性的变化。目前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58.5%,中国的城镇化率要达到75%-80%的时候,经济增长才可能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所以目前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我们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而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已经定型,他们已经没有这一增长空间。

趋势二: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成为第二次人口红利

中国原来最大的一个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价格低廉,低成本的劳动力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劳动力的平均工资还在继续上涨。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开始下降,如何维持我们原有的比较优势?必须大幅度地对劳动人口进行培训和提升教育,提升劳动力人口的素质。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一个新的最大的人口红利。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研究员在中国社科院“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第九场上发言。肖斌摄

趋势三:人口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1990年到2030年的这40年里,人口年龄分布从1990年的标准金字塔型到2020年将开始出现倒转,到2030年倒金字塔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未富先老”,怎么才能把巨大的挑战化为优势?未来将通过延长退休年龄,让老年人发挥余热,发展老年人的养老、旅游、休闲产业,形成一个新的消费层次。中国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他们的消费能力不但没有萎缩,还有扩展的态势,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趋势四:建设橄榄型社会、促进大众消费的任重道远

2017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拉动国内消费。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其他国家差距仍然较大,建设橄榄型社会任重道远。

10. 现阶段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有哪些

中高端制造业包含航空装备、卫星制造与应用、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

中国高端制造业主要分为五个领域:

一是航空装备行业;

一是卫星制造以及应用行业;

三是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

四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

五是智能制造业。

我们看一下高端制造业具体代表企业

航空装备行业:航发动力、航发科技、航发控制8、中航重机、中航光电以及中航机电、中航沈飞等等。

卫星制造以及应用行业:中国卫星、振芯科技、合众思壮以及北斗星通等等。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中国中车、许继电气、国电南自、晋西车轴、时代新材、特锐德等等。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中国重工、振华重工、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国船舶以及中集集团等等。

智能制造行业:秦川机床、汉钟精机、华东数控、华明装备、机器人以及陕鼓动力等等。

11. 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不想干(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可以做啥工作)
上一篇:船舶国际公约(国际船员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