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新技术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2. 船舶新技术的发展情况
一般情况下船舶专业,如果是专升本这个类型的,我坚决推荐你选一类大学,不要局限于大连,我建议两个,一个是上海交通大学,一个是武汉理工大学。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专升本考这两个学校,而且还挺顺利的。如果实在不能离开大连,我建议远程教学那种也可以的。本人也是专科, 船舶工程技术的。现在从事船舶方面工作。
3. 船舶新技术 教材
有如下教材:
航海学、航海英语、船舶操纵与避碰航、船舶管理、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结构与货运、航海仪器、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海洋船舶驾驶、海商法、船舶原理、船舶自动化基础、GMDSS认识与操作
4. 船舶新技术焊接缺陷
一、缺陷名称:气孔(Blow Hole)
1、原因(1)焊条不良或潮湿。
(2)焊件有水分、油污或锈。(3)焊接速度太快。
(4)电流太强。(5)电弧长度不适合。(6)焊件厚度大,金属冷却过速。2、解决方法 (1)选用适当的焊条并注意烘干。(2)焊接前清洁被焊部份。(3)降低焊接速度,使内部气体容易逸出。(4)使用厂商建议适当电流。(5)调整适当电弧长度。(6)施行适当的预热工作。二、缺陷名称 咬边(Undercut)1、原因(1)电流太强。(2)焊条不适合。(3)电弧过长。(4)操作方法不当。(5)母材不洁。(6)母材过热。 2、解决方法(1)使用较低电流。(2)选用适当种类及大小之焊条。(3)保持适当的弧长。(4)采用正确的角度,较慢的速度,较短的电弧及较窄的运行法。(5)清除母材油渍或锈。(6)使用直径较小之焊条。三:缺陷名称:夹渣(Slag Inclusion)1、原因(1)前层焊渣未完全清除。(2)焊接电流太低。(3)焊接速度太慢。(4)焊条摆动过宽。(5)焊缝组合及设计不良。 2、解决方法(1)彻底清除前层焊渣。(2)采用较高电流。(3)提高焊接速度。(4)减少焊条摆动宽度。(5)改正适当坡口角度及间隙。 四、缺陷名称:未焊透(Incomplete Penetration)1、原因(1)焊条选用不当。(2)电流太低。(3)焊接速度太快温度上升不够,又进行速度太慢电弧冲力被焊渣所阻挡,不能给予母材。(4)焊缝设计及组合不正确。 2、解决方法(1)选用较具渗透力的焊条。(2)使用适当电流。(3)改用适当焊接速度。(4)增加开槽度数,增加间隙,并减少根深。 五:缺陷名称:裂纹(Crack)1、原因(1)焊件含有过高的碳、锰等合金元素。(2)焊条品质不良或潮湿。(3)焊缝拘束应力过大。(4)母条材质含硫过高不适于焊接。(5)施工准备不足。(6)母材厚度较大,冷却过速。(7)电流太强。(8)首道焊道不足抵抗收缩应力。 2、解决方法(1)使用低氢系焊条。(2)使用适宜焊条,并注意干燥。(3)改良结构设计,注意焊接顺序,焊接后进行热处理。(4)避免使用不良钢材。(5)焊接时需考虑预热或后热。(6)预热母材,焊后缓冷。(7)使用适当电流。(8)首道焊接之焊着金属须充分抵抗收缩应力。 六:缺陷名称:变形(Distortion)
1、原因 (1)焊接层数太多。(2)焊接顺序不当。(3)施工准备不足。(4)母材冷却过速。(5)母材过热。(薄板)(6)焊缝设计不当。(7)焊着金属过多。(8)拘束方式不确实。 2、解决方法(1)使用直径较大之焊条及较高电流。(2)改正焊接顺序(3)焊接前,使用夹具将焊件固定以免发生翘曲。(4)避免冷却过速或预热母材。(5)选用穿透力低之焊材。(6)减少焊缝间隙,减少开槽度数。(7)注意焊接尺寸,不使焊道过大。(8)注意防止变形的固定措施。 七:其它焊接缺陷搭叠(Overlap) 1、原因 (1)电流太低。(2)焊接速度太慢。 2、解决方法(1)使用适当的电流。(2)使用适合的速度。 焊道外观形状不良(Bad Appearance) 1、原因 (1)焊条不良。(2)操作方法不适。(3)焊接电流过高,焊条直径过粗。(4)焊件过热。(5)焊道内,熔填方法不良。2、解决方法(1)选用适当大小良好的干燥焊条。(2)采用均匀适当之速度及焊接顺序。(3)选用适当电流及适当直径的焊接。(4)降低电流。(5)多加练习。(6)保持定长、熟练。凹痕(Pit)1、原因 (1)使用焊条不当。(2)焊条潮湿。(3)母材冷却过速。(4)焊条不洁及焊件的偏析。(5)焊件含碳、锰成分过高。 2、解决方法(1)使用适当焊条,如无法消除时用低氢型焊条。(2)使用干燥过的焊条。(3)减低焊接速度,避免急冷,最好施以预热或后热。(4)使用良好低氢型焊条。(5)使用盐基度较高焊条。偏弧(Arc Blow) 1、原因 (1)在直流电焊时,焊件所生磁场不均,使电弧偏向。(2)接地线位置不佳。(3)焊枪拖曳角太大。(4)焊丝伸出长度太短。(5)电压太高,电弧太长。(6)电流太大。(7)焊接速度太快。 2、解决方法(1)•电弧偏向一方置一地线。• 正对偏向一方焊接。•采用短电弧。•改正磁场使趋均一。•改用交流电焊(2)调整接地线位置。(3)减小焊枪拖曳角。(4)增长焊丝伸出长度。(5)降低电压及电弧。(6)调整使用适当电流。(7)焊接速度变慢。 烧穿 1、原因(1)在有开槽焊接时,电流过大。(2)因开槽不良焊缝间隙太大。 2、解决方法(1)降低电流。(2)减少焊缝间隙。 焊泪 1、原因(1)电流过大,焊接速度太慢。(2)电弧太短,焊道高。(3)焊丝对准位置不适当。(角焊时) 2、解决方法(1)选用正确电流及焊接速度。(2)提高电弧长度。(3)焊丝不可离交点太远。 火花飞溅过多 1、原因(1)焊条不良。(2)电弧太长。(3)电流太高或太低。(4)电弧电压太高或太低。(5)焊机情况不良。 2、解决方法(1)采用干燥合适之焊条。(2)使用较短之电弧。(3)使用适当之电流。(4)调整适当。(5)依各种焊丝使用说明。(6)尽可能保持垂直,避免过度倾斜。(7)注意仓库保管条件。(8)修理,平日注意保养。
5. 船舶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
目前船上采用的处理设备基本分两种:一种是收集、贮存、集中排放的设备,船舶装设生活污水贮存柜,在禁止排放区域内,将生活污水全部暂时存入贮存柜中,当船舶航行到允许排放海域时再排光,或排至港口接收设备。
另一种是船上处理后直接排出的设备,由于舰船自身的特点,无法在舰船上配置普通的污水处理系统,因为这种系统往往存在占用大量空间、耗水量大、臭气外溢、容易堵塞、维修困难等难题,而现在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一些在船上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但都存在体积大,不易有限的船舱空间内安装,自动化程度低,造价高,性能不稳定,污水处理不彻底,达不到排放标准的缺点,成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船上污水处理的技术难题。
6. 船舶新技术应用
电子电气技术应用很多行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应该就是船上的一些电子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吧,船上这些电子设备对船的海上出行安全非常重要,可能是专业领悟比较强,所以设立专门的专业。
7. 船舶新技术论坛新闻
第23届2021年中国工博会上海国际新材料产业展将于2021年8月24—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办。致力于扩大国际技术与产业合作,提升新材料产业创新应用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政府、协会、企业等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新材料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战略领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保障。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材料产业展将充分利用中国工博会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平台优势,整合石油化工、机器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制造、国防军工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汇聚全球材料领先企业,集中展示顶尖材料技术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成果,打造一个全球材料产业应用的新平台
8. 船舶新技术有哪些
根据海事部门最新相关规定,从2016年开始,所有丙一(3000KW以上)船舶,必须配备电子员(电机员)。因此,从2012年开始,各大航海院校即将开设海事部门认可的船舶电气电子员(电机员)培训课程,培训考核通过以后,海事局颁发相关电子员(电机员)证书。
电子员(电机员)简介:船舶电子员(电机员)不同于船舶电工,电机员是高级船员职务,负责船舶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电子员(电机员)是STCW公约(《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在现有船上职务中首次增加的新职务,该职务的设置,是IMO(国际海事组织)充分地认识到包括IT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对航海技术带来的重大影响,而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电子航海(e-navigation)战略计划的重要步骤。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已对电子员制订了相应的适任标准。
在具体考试方面,需要参加船舶电气(电子员)、船舶机舱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与航行设备、船舶管理(电子员)、船电英语(电子员)5个科目的理论考试。
培训内容: 1.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精通急救,保安意识和负有指定保安职责船员的培训;
2.完成相应的船舶电气电子员(电机员)岗位适任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实操强化训练,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船舶电气自动化与轮机自动化专业知识;
3.三年航海类函授大专学习课程
培训目标:通过专业培训合格证考试,函授航海类大专考试以及海事局组织的船舶电子员(电机员)适任考试。
取得证书:专业培训合格证书,海事局颁发的电子员(电机员)培训合格证书,航海类函授大专文凭。
培训地点:本公司委托长江海事局船员培训中心进行培训管理。
报名条件:1.学历:满18周岁应往届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定英语基础。(从事过船舶电气、电工、电机员工作者优先)
2.报名需持本人身份证,户口原件,相关学历证明以及本人照片(八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