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岛中船重工研究所
非常好,是铁饭碗
第705研究所是我国承担水中兵器及其发射装置研究设计的总体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部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中心地带,分部位于昆明市棕树营小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研、生活设施齐备。
2. 中船重工在青岛的研究所
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 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3. 中船重工青岛725所
全称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员单位,专注于舰船材料与工艺及应用性研究,在近60年的创业历程中,为我国高端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七二五所核心业务涵盖船体结构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特种材料、焊接工艺、自然环境试验等多个重点领域。公司实力雄厚,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还是材料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工作站
4. 青岛中船重工研究所社交平台
712所的全称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位于武昌南湖的七一二研究所组建于1963年4月,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唯一从事船用电力推进装置专业研究所,主要承担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设备、特种电池研制任务。专业范围涉及电力推进系统、电机、开关电器、化学电源和化工材料等领域。成功研制的电动锚绞机高效永磁化驱动系统,使我国在新一代大型船舶靠泊关键驱动设备上实现自主创新。
5. 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位于大连市,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船舶噪声振动检验测试、海洋工程测试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及海上试验的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
6. 青岛中船重工研究所有哪些
武汉701所,全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对外名称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原名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地处紫阳湖畔和,是两大总体研究所之一。
701研究所主要承担舰船总体研究、设计、开发的任务,尤以舰船总体系统工程见长。自1961年建所以来,701所以舰船的研究与开发为己任,为保卫祖国的海疆、护航护渔、打击走私、海难救助、出国访问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 青岛中船重工研究所怎样
央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水雷战装备总体研制单位,是集顶层研究、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建造、服务保障“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成立时间
1958年
湖北省宜昌市
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致力于水下攻防、电子对抗装备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体系研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军民融合技术相互转化,形成了九大军品专业和四大科技产业方向。
七一〇所立足宜昌,布局北京、上海、青岛、三亚等地,逐步建成“水下无人攻防联合实验室(该括号内做字幕:三个中心、四个总体实验室、五个特种实验室、三个外场试验基地)和两个产业平台”,专业化、体系化、信息化的科研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8. 中船重工719研究所青岛分部
一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一个上市企业,份量不可估计,2014年纳税已经达到2.14亿元 二 中船十分重视科研,因此,花大力气成立了集团的719研究所,根据老一辈回忆,已经超过15年历史 三 作为一个专门研究物流的研究所,设施以及师资匹配都很好
9. 青岛中船重工研究所招聘
南京中船第八研究院不是央企,是国企。
中船第八研究院简称八院,是为构建电子信息与对抗一体化装备技术研发体系,在原中船重工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和原中船重工第七二三研究所(扬州)基础上统筹优势资源发挥规模效应,重组整合建立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研究院,采用“一院两地”的布局,总部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