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巴是有谁发明的?纹身起源什么?

216 2024-03-25 12:56

中国古代开始就有关于刺青的记载,先秦时代以来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现文身、镂身、扎青、点青、雕青等文字,其他还有用刺青来作警示的例子如岳母刺字的故事.但慢慢刺青已演变成个人装饰的一种,例如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至少就有三个身满刺青的重要角色: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与浪子燕青(燕青)。

部份的刑罚让人对刺青产生负面的印象,但在许多文化中,刺青是一种社会阶级与地位的象征。包括台湾泰雅族和赛夏族之内,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都有在面部刺青的传统,古埃及更利用刺青来画分社会地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流行在唇部文上红色,类似现代的文唇、文眉等永久性彩妆的美容方式。

上古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 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称这个时期的福建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盛行原始巫术。《说文解字》在解释“闽”字时说:“闽,东南越,蛇种。”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带疍民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

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辅相成的巫术在闽越人中也相当盛行。闽越人流行断发纹身的习俗,《汉书·严助传》说:“(闽)越,方外之地,劗发纹身之民也。”这实际是原始巫术的“模仿术”,剪去头发、在身上纹上蛇的图案,用以吓走水怪。如《说苑·奉使》所称:越人“劗发纹身,灿烂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闽越族的后裔一直保留着断发纹身的习俗。越巫在秦汉时名扬天下,汉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宫中建越祝祠,设越巫,用越人的“鸡卜”,祈求长寿。

国内习俗

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的男子有文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针刺各种纹饰,涂以蓝靛或胆汁等成青色而终生不褪,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据近代《车里》一书的归纳,文身的图案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有象、虎、豹、龙马、鹿、猴等;第二类的图案有云纹、方形、圆形、花卉等;三是文字类,有傣文佛咒和成句佛经;四是其他类,有曲线、直线、几何图形等。

文身作为一种习俗,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唐以前 ,汉文古籍就说越人“敬巫鬼”、“畏鬼神”。包括傣族在内的各族人的文身是源于越人的“断发文身”,其最早的原因正如《淮南子》一书所说的,这里“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们就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即“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这就是一种朴素的仿生,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心态。傣族传说中的一位男青年得到龙女的帮助,在身上刺了很多鳞状的花纹,入水时,水向两边分开,水怪也不伤害,这就把文身作为一种避邪的巫术。傣族中的另一个传说是一位男青年因有文身吓坏了魔鬼而杀死了他,正是这种避邪防害的异曲同工。

在唐宋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把文身的蛮夷分为“绣脚蛮”、“绣面蛮”和“雕题蛮”数种。明时《百夷传》云:“不黥足者,则众皆嗤之,曰妇人也,非百夷种类也”。说明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文身既示男女之别,又别民族之异。在文身图案中的傣文、佛碣是佛教传入和有了文字以后的发展。傣族传说是佛祖为了使小和尚专心听经、以修正果而画上的花纹。这也许是为了展示男人在佛寺接受了教育,已由“生人”变成了有知识的“熟人”吧!至于一些学者和文身者所说的,文身是为了赢得女人的爱情,也许不无道理。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文身,追根溯源应是他们信鬼神的先民对某些活动如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对有害动物或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后来,尚巫咒的先民认为龙虽恶、虎虽毒,他们也不会伤其幼儿,身上有了鱼鳞状和猛兽图案以及后来的佛碣,既可把自己当成“龙儿”、“虎子”又可求得神、佛的庇佑。文身就是古代人们为适应特殊环境,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心态和所采取的谋略。

锅巴,就是“焖饭时紧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它又香又脆,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有特色的食品。可是,锅巴的发明,却是由一个小和尚烧饭不慎引起的,你想到了吗?据说是好多年前,大约宋朝的时候,南京城外有座寺庙。每天由一个大和尚领着几个小和尚“做斋”。古时候,庙里和尚比较清苦,顿顿喝粥。用一大锅水,倒入一些米,煮成稀饭。有一年春天,一个煮粥的小和尚,向锅里倒的水少了一些,在灶下添了几根柴火之后,大白天发困,竟不知不觉地靠在灶边睡着了。大觉醒来,日近中午,下田、念经的和尚都回来用斋了。大和尚走过来揭开锅盖一瞧,顿时傻眼了:稀饭焖成了干饭,一个板桶也装不满,怎么够吃?更可气的是,锅底还有一层硬梆梆的焦饭粒,谁吃?小和尚眼里含着泪花,默不作声地站在锅边,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大和尚很生气,用责怪的眼光瞪了小和尚一眼,说道:“那么,今天中午你就不用吃了。”等到其他和尚回屋休息时。饭桶已经底朝天,空空如也。这时,小和尚饥肠辘辘,难以忍受。他望了一下锅底的硬东西,这东西能不能吃?吃了肚子疼不疼?他有点害怕,但是他实在太饿了。就用手掰下一块,塞进嘴里。呵!好香啊!不禁转悲为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小和尚还俗之后,他就在南京夫子庙前摆小摊,专门出售这种焦黄、香脆的食品,一时传为趣闻。到了我国明清时期,从南到北,各寺庙的和尚都喜欢吃一种叫做口磨锅巴的素菜。有一首诗赞道:“隔江船尾竞琵琶,金帐宁知雪水茶。新妇美汤多得意,老爹自合嚼锅巴。”现在,锅巴已经成为著名的佳肴和小吃,比如四川的名菜:三鲜锅巴;陕西某食品厂生产的太阳牌锅巴,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锅巴,等等。
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可是,它的启发性还是值得品味的。”‘世间多少偶然事,要说偶然不偶然”,从古到今,有一些发明和创造,常常是由于出错而被发现的。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科学规律是必然的,可发现它时带有偶然性。细心往往是发现的第一起点。如果我们在遇到事的时候都不“马大哈”,从偶然中去寻找必然,那么总有一天是会获得成功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北京保利拍卖公司2010年春季艺术品拍卖征集何时开始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