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1、规格10X50:10倍,口径50mm
2、倍数:10倍,看远处1个物体的眼睛张角被放大10倍,这等效于把物体从远处移近到原来距离的1/10处。换句话说,用该望远镜看500米处的某个东西和你肉眼看50米处该东西原则上是一样地清晰。倍数越大,感觉东西被拉得越近。
3、视场:122米/1000米,1000米处宽122米的东西恰好被望远镜视野装下。换算成角度就是:122/17.4=7度,就是从望远镜中能看到实际张角7度的范围,而人实际上能看到张开的角度是7度*10倍=70度,一般大于60度或65度被认为是宽视野的,宽视野就有壮观的感觉。
4、物镜口径:50mm,就是物镜的直径是50mm.物镜口径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能分辨的细节也越多。所以物镜的口径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一般口径50mm以下的是手持型,口径再大点的就可以把放大倍数相应做大些,这样的大尺寸沉重和高倍数的望远镜就必须支撑起来看,否则有抖动头晕的感觉,景象也会变得不清晰。
5、出瞳直径:5mm,就是目镜上那个小亮点的直径是5mm.也叫出瞳孔径,这个直径越大,进入眼睛的光线越多,看起来景物越亮。人的瞳孔大小是随光线增强而自动缩小的,一般变化幅度在1.5-7mm之间。不过在白天4-6mm时进入眼睛的光线适中,夜晚在3-5mm时,就不会感到太亮和太暗,这时候人眼的分辨能力是最高的,因此望远镜大多都把出瞳直径设计成4mm左右,以便与人瞳相匹配。出瞳直径是物镜的口径和倍数的比值,为了把体积做小而倍数适当大些,就有较小的出瞳孔径,亮度就小。反之,把口径加大而把倍数做小些,出瞳孔径就变大,亮度就较高。一般地,用做天文观察的双筒要把出瞳孔径做到7,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夜间观察的亮度,因此7X50、8X56、9X60等镜子被广泛用于夜间观察。白天观察,出瞳孔径在4mm左右就可以啦,所以7X30,8X30,10X42等都是标准的配置。
6、镀膜:通过光波干涉原理在镜片上镀上可见光某个波长比例厚度的膜,可增加通光量,一般有绿膜、蓝膜之分。红膜的大多是装饰膜而没有增透作用。
7、镜身材料:一般支撑镜片和调焦的关键部分采用金属材料以加强稳固性,而镜筒则用工程塑料,以降低成本和重量。有些高级的望远镜是全金属制成的。
8、其它如重量和外型尺寸等很好理解,不用解释了。
望远镜最为关键的几个指标是:出瞳直径、倍数、口径、出瞳距离、视角和镀膜,指标之间是互相牵制的,所以要合理配置这些指标。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倍数和亮度,否则会非常笨重。合理的指标是:出瞳孔径在3-7mm之内,然后根据倍数决定口径,口径(mm)=倍数*出瞳孔径
详情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