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造船科学(什么的造船技术)

2022-12-06 03:36 点击:146 编辑:邮轮网

1. 什么的造船技术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

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坚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方法。 到了唐宋时期,无论从船舶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体现出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造船业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船只越大,制造工艺也就越加复杂。唐朝内河船中,长20余丈,载人六七百者已屡见不鲜。有的船上居然能开圃种花种菜,仅水手就达数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见。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竟达1500吨以上。有的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舵长达三五丈。唐宋时期建造的船体两侧下削,由龙骨贯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约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于行驶。 二是造船数量不断增多。唐宋时期造船工场明显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润(镇江)、常(常州)、苏(苏州)、湖(湖州)、扬(扬州)、杭(杭州)、越(绍兴)、台(临海)、婺(金华)、江(九江)、洪(南昌)以及东方沿海的登州(烟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等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场,能造各种大小河船、海船、战舰。唐太宗曾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命洪、饶(江西波阳)、江三州造船400艘以运军粮。又命张亮率兵四万,乘战舰500艘,自莱州(山东掖县)泛海取平壤。可见唐朝有极强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东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间的造船工场。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浙江宁波)、温州两地就年造各类船只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场还曾创下年产1300多艘的记录。 三是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唐朝舟船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并进而能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

宋朝还继承并发展了南朝的车船制造工艺。车船是一种战船,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南宋杨幺起义军使用的车船,高二三层,可载千余人,最大的有32车。在与官军作战时,杨幺起义军的车船大显了威风。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顶风和逆水时行驶就很艰难,车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它是原始形态的轮船。 唐代,人们已能认识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风有规律德到来和结束,这种与航行有关的季风成为“信风”。在利用这些信风航行的同时,人们已能正确地归纳和总结出这些信风的来去规律。如义净正是借着对南海季风、北印度洋及孟加拉湾的季风和洋流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而乘船到达东南亚室利佛逝国而还归中国的。同时唐代人儿你们对海洋气象有了进一步认识,已能利用赤云,晕虹等来预测台风。 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开元年间天文学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复矩”仪器来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虽与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而且这种测量术很可能已经在航行中使用。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阳辨向,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开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针航行。而指南针的应用,在南宋时期发展成罗盘形构,随着精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针指示方向,比北宋时期更为进步。也促进了中外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两宋时期,有关海图的记述已十分明确,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刘豫献于金主亶的海道图等,都说明了当时海图的发展。海上交通航线的发展,为海道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海道图的产生出现,是人类海洋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为人类进一步征服海洋,发展海上交通事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工具与技术知识。

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根据天气变化确定方位,判断环境。并已懂得利用长绳系砣测量海深,并从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断航行位置及情况。而且还能利用季风航行,其驾驭风力的技术也具有相当水平。

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利用信鸽作为海上交通工具。并已能进行水下修补船只,防止渗漏致沉。由于航海技术不断提高,令两宋时期的对外海上交通更具安全,航向更为稳确,航行时间也大为缩短,有利于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 什么的造船技术填上合适的词语

不是成语。古籍上有个“刳木为舟”的词语,不是成语。刳木为舟,就是用一根大原木,从中间剖开掏空,制作成独木小舟。伐木(fá mù),意思是采伐林木。同名诗词《伐木》是抒写宴请亲朋故旧的诗歌,表明饮酒摆宴、歌舞欢乐都在于表达人的感情,和睦和关系。诗以鸟鸣求友起兴,说明人更应该重视感情。

3. 什么的造船技术?

现代造船技术正朝着高度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计算机化方向发展,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有:高效焊接技术(自动平角焊、立角焊、垂直焊、横向自动对接焊);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壳舾涂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造船集成系统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的装备包括:焊接机器人、数控机床、大型门吊等。从船舶需求看,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及工程装备将成为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焦点,其中主要涉及20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轮、10万吨以上的大型成品油轮、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5吨方以上的全冷式LPG船和LNG船、5000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大型汽车滚装船、工程船、冷藏船和豪华油轮、钻井船等。船用设备已成为现代化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约占船价的60~70%。船用设备的开发的重点产品有:中、高速柴油驱动装置;船用附机(发电机组泵、锚机、舵机、污水消毒和净化装置等);航行自动化系统(微机控制中心、自动操舵仪、自动定位仪等);机舱自动化系统(遥控、监测报警装置、电站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和装卸自动化系统。

4. 造船技术发展

一 铝合金是高速船的主要结构材料,铝合金可以设计出更合理的结构形式,减轻重量,提高结构强度。

二 振动噪声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领域涉及到振动学、声学、机电工程、结构工程、流体力学、功能材料应用、安装调试工程等学科和工程,是民用高技术船舶建造的核心技术之一。

三 电子化、信息化是舰船和装备现代化的标志和发展趋势,但数千套电气、电子设备在船舶狭小空间内工作时均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波通过导线和空间传导,对舰船电气、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使用产生干扰,轻则影响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重则造成设备损坏,强电磁场的辐射还将危及舰员及装备的安全。因此电磁兼容控制是舰船设计建造过程中的重要工程,需在系统研制设计、生产、使用与维护的各阶段给予充分的考虑,确保舰船上各电子信息设备相互兼容,功能指标正常发挥,且不会危害人员和装备的安全。

5. 关于造船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1. 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的基本知识;

2. 掌握船舶电力系统、信号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

3. 具有设备安装和调试的能力;

4. 具有分析和解决现场一般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5. 具有船舶电器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

6. 具有船舶电气设备运行、修理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7. 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能力。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船舶电站、船舶电力拖动基础、船舶信号与系统、船舶电工工艺。船舶电器安装调试实习、船舶电气设备生产工艺实习、电机维修实习、岗位综合实习。

6. 什么样的造船技术

造船比造飞机难。

造船一般是在一种专业设施造船厂里的船台或船坞中进行,造船本身应用的科技十分广泛,从船身到引擎的使用,造船技术可以分为几大类,包含船体,或称载台,此部份以基本设计及结构设计为主,依材质可再细分为钢船,铝合金船,玻璃钢船,水泥船,木船,皮革船,塑胶管筏等,舣装,如电子设备,航仪,家具,主机以外其他设备等,轮机,船用主机,如蒸气涡轮机,燃气涡轮机,柴油引擎,核子反应炉及电机。

7. 什么的造船技术填空

先进的造船技术。

明代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如船舶体积增大和配套设施齐全,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同时,航海技术也日趋成熟,尤其是天文和地文航海技术的运用,将我国古代航海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正是因为明代具备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才会有郑和7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8. 什么的造船技术填空词语

坐船,划船,造船,晕船,运船,看船

找船,借船,画船,推船,做船,乘船,看船,望船,跟船,打船,修船,赶船,

送船,巡船,游船,沉船,上船,下船,开船,走船,赛船,捞船,找船,晕船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我解答这个问题时就是先了解动词的词性,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按着问题要求回答。

9. 什么的造船技术填词语

没有书山什么的成语。

汉语词语有:书山有路。

书山有路

拼音:shū shān yǒu lù

词语解释:

“书山”指知识的海洋,“有路”指有途径。“书山有路”指知识的海洋中有途径。"。

书山有路造句

1、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还不够生动吗?

2、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 什么的造船技术填形容词

这个病句可以修改成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也就是把精炼改成了精湛。这两个词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精炼一般一般用来形容物品,比方说精炼植物油,而精湛呢,一般用来形容技术水平很高超,所以原句的精炼应该改成精湛才合适。

11. 造船用什么

用什么树木是上选?这个问题要因地制宜! 中国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种类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优中选优。并根据木材不同的特点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常用到的木材种类有: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槠木、桧木等。 如《天工开物》在“舟车第九”中说:“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长不足则接,其表铁箍逐寸包围。船窗前道皆当中空阙,以便树桅。凡树中桅,合并数巨舟承载,其未长缆系表而起。梁与枋樯用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则粉蛀。)栈板不拘何木。舵杆用榆木、榔木、槠木。关门棒用?周木、榔木。橹用杉木、桧木、楸木。此其大端云。” 《渑池县志》载元人所撰《济民渡河神祠记》可窥一斑:革罢利津县后,复遣南京柴总把本渡监造战船七十余只,放运供给。至元五年攻击襄阳,遣前南京刘治中等,起运造船棹杆本植四万三千余数。前韶州达鲁花赤暗普依奉上司文字,令本路人户俱入南村山林,采斫造船木植。至元七年接运陕州造船松木。至元十一年,放运回回炮梢。又载:桓王山古木森列,宋干德四年禁樵采,后为金人伐去造船。 明清所造的战船也是要因地制宜的,但是一般选用优质山樟木,精挑细选确认材质.经过除虫、防蚁、防腐,烘干处理后加工成型。 明清战船:赶缯船,次则以长50~70尺(约16~22.4米)的沙船和双篷艍?船用于攻战追击,再次为长20~50尺(约6.34~15.36米)的唬船和哨船用于追逐哨探。乾隆六十年(1795)福建水师因赶缯、赶艍等船笨重,按泉州同安梭商船式改造,嘉庆五年(1800)又仿照广东米艇添造战船,分大、中、小3等(各载米2500石、2000石、1500石)。嘉庆十一年又添造大横洋梭船作为战舰。但清朝在1800年时水军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了。明末清初主力战船赶缯船,是中国大型福船的一种,可作战船、捕鱼和运送木材之用。因船底为防藤壶等海虫腐蚀而经常涂上白灰或白漆,所以又称“白底船”。其中大赶缯船船长36米多,宽7米左右,24个船舱,可载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中赶缯船长23米,宽6米,深2米,配水手、船工20多人,水兵60人。大、中赶缯船均是双桅、双舵、双铁锚。 横洋船:是清代战船的一种,亦是清代福建同安县一带民用海船。同安梭船在嘉庆、道光年间为清军水师的主力战舰。船只按其大小分为一号、二号、三号、集字号以及成字号。小型的同安梭船船体呈梭形,航行快速,宽1丈5尺至1丈9尺。而集字号大同安梭船拥有共25门炮。炮座均置于上层甲板,并且只有实心弹。在鸦片战争中清军一般同安梭船只有8至10门炮,小型的只有4至5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外高桥造船何时搬迁(外高桥造船厂现状)
上一篇:用什么可以造船(用什么造船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