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待遇
对应届硕士而言,公积金1:2,每月大概三千多,工资第一年到手大概10-12万左右,最好的部门好像是加固机事业部。(三年前面试加固机事业部的情况)
2. 中船重工第七研究院待遇
中船重工722研究所待遇很好。我一朋友家儿子硕士毕业,在里面工作头一年工资发到手的就是八千多。要是经常出发补助还是很多的,毕竟是个国有大企业,但这个单位人才层次还是很好的,一般本科生不太多,都是研究生多,博士毕业生也不少。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
3.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待遇
不好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在科研设计、财务管理、产品的软件设计开发、调试、技术档案编写等岗位是不招聘本科毕业生的,此类职位上岗条件须满足重点院校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科研装备售后服务岗位招聘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4. 中船重工712所真实待遇
你可以坐74,570,587,306到华科武昌分校的南二门下,然后从所后门走进去,那站叫东方桥!
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待遇
船舶专业就业质量非常好,待遇万元以上。
船舶专业这个专业因为开设此专业的院校较少,因此这方面的人才备受欢迎。毕业生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船厂、海洋石油单位、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所以就业质量和待遇非常好。
6. 中船重工717研究所待遇如何
武汉研究所主要是中船重工底下的6个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所。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701所:总体所,主攻舰船设计。招收专业方向齐全。作为总体所,平均待遇要高于其他装备所。但是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弱电类(如计算机,电信,电子)等专业学生进去不是特别合适。建议船舶,机械,电力,控制等专业的同学去。
719所:总体所,主攻潜艇设计。和701一样,待遇较好,招收专业多。对于专业上仍然是弱电不太合适。
712所:电机所,研究电机。过去不匝地,近几年随着任务增多,待遇有大幅提高。如果是电机等强电专业的同学,建议去这里。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线。待遇与712差不多,也是近几年发展很快。比较适合微波,电磁场等通信专业的同学。
717所:光电所,研究光电设备。待遇比712,722略好。目前参与国家光电实验室建设,发展前途很大。这里当然和光电,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弱电专业比较对口。
709所:计算所,研究计算机。老牌计算所,名气较大,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地位有所下降。待遇上和717差不多。比较适合计算机,电信,控制等专业的同学。
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待遇
1、主机厂/航空发动机
航发动力:航空发动机总装
中航沈飞:歼击机总装
航天彩虹:军内军贸无人机总装
中航西飞:运输机龙头
中直股份:直升机龙头
洪都航空:教练机+导弹总装
航发控制: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龙头
2、军工电子元器件+国防信息化装备
航天电子:航天电子配套产品龙头企业
晨曦航空:航空发动机电子产品
海特高新: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
振华科技:军工电子与半导体大本营
紫光国微:特种集成电路设计
景嘉微:军机显控产品
亚光科技:军用微波组件第一阵营
鸿远电子:军用MLCC寡头供应商
火炬电子:军用MLCC核心配套公司
宏达电子:高端电子元器件龙头
高德红外:国内红外设备的龙头
睿创微纳:国内非制冷红外先行者
航天发展:电子蓝军龙头标的
中科星图:指挥与控制系统核心供应商
中国海防:中船集团电子信息整合平台
中航机电:机载机电系统
3、军工材料
新劲刚:军工电子+军工材料
抚顺特钢:变形高温合金、高强钢
应流股份:两机叶片
中航高科:国产航空复材龙头
西部超导:钛合金核心配套公司
钢研高纳:高温合金龙头企业
光威复材:布局碳纤维全产业链
菲利华:航空航天领域用石英玻璃纤维
中简科技:国产高性能碳纤维专家
图南股份:军用高温合金精铸件
宝钛股份:高档钛材和军工钛材
4、核心零部件
航亚科技:航空发动机配套制造
中航光电:国内规模最大军用连接器企业
航天电器:军品连接器龙头
航宇科技:航空发动机环锻件
航天长峰:第三代红外成像设备
联测科技:航空发动机智能测试
广联航空:航空发动机相关零部件
中航重机:飞机、航空发动机锻造
三角防务:军用航空锻件核心供应商
派克新材:环形锻件龙头
北摩高科:飞机刹车系统领域龙头
中航电测:应变测控领域的龙头
新雷能:军工电源龙头
江航装备:航空装备与特种制冷
利君股份:航空零部件机加工
爱乐达: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制造商
新研股份:航发产品的零部件配套加工
5、导弹/无人机
中兵红箭:反坦克导弹+智能弹药
宏大爆破:HD-1、JK两型军贸导弹
新光光电:导弹光学制导龙头
盟升电子:弹载数据链首家民营供应商
大立科技:红外导引头
威海广泰:高性能无人机
华伍股份:军用无人机维修
6、航母/舰艇
中国船舶:国内最大造船企业
中国重工:海军装备最强最大的供应商
中船防务:各类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
中国动力:为海军舰船提供动力系统
亚星锚链:我国海军锚链的主要供货商
中船应急:军用应急交通工程装备
7、军用通信/卫星导航
中国卫星:我国小卫星制造及通信的龙头
中国卫通: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
北斗星通:卫星导航基础器件领域深耕多年
和而泰:相控阵T/R芯片
华测导航: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
海格通信:突破了北斗三号核心技术
上海瀚讯:军用宽带绝对龙头
盟升电子:军用卫星导航领军者
七一二:军用超短波通信领军者
8、其它
长城军工:弹药类产品的老牌供应商
内蒙一机:陆军装备龙头
四创电子:国内空管雷达的龙头企业
国睿科技:雷达技术最为先进上市公司
8. 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待遇
中船重工第715研究所,七一五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是我国专业从事声学、光学、磁学探测设备研制的骨干研究所。所内建有声纳技术重点实验室、水声一级计量站等国家级技术机构,拥有大型室内消声水池、变温变压声学测试装置和国内一流的湖上试验基地,具备一流的总装、总成科研生产条件,是集研究、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重点科研单位。
9. 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工资待遇怎么样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生,辽宁复县人,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李延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11月生,河北昌黎人,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1945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离休后,他初心不改、斗志不减、本色不变,积极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充分展现了一名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荣立特等功一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获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
张富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24年12月生,陕西洋县人,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1955年,他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
黄旭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3月生,广东揭阳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在某次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