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造船厂施工现场图片
轮机专业知识,与造船一点不冲突,合适。但是大管轮或者是二三管轮,级别有点低,就是进厂了,经过层层挑选。
晋升空间不大,最好有一定资历轮机长,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晋升空间大。建议:等一定船舶资质资历。
最去考虑进船厂,比较容易,也会有更好发展平台
2. 造船厂平面图
是什么意思!指的是标高多高尺寸
工程图纸中的EL的意思是:中心标高
E在英文中是方向东的首字母,N是北,EL是中心标高,一般在图纸中表示方向坐标用的。
建筑标高:在相对标高中,凡是包括装饰层厚度的标高,称为建筑标高,注写在构件的装饰层面上。
结构标高:在相对标高中,凡是不包括装饰层厚度的标高,称为结构标高,注写在构件的底部,是构件的安装或施工高度。结构标高分为结构底标高和结构顶标高。
一般在建筑施工图中标注建筑标高(但屋顶平面图中常标注结构标高),在结构施工图中标注结构标高。
3. 船厂造船工序图片
战舰世界:关于肥前(及以后)的造船厂,各种季票的计算以这次肥前为例,一共26阶段,22阶段可肝,溢出一阶段给400&200,一般九级船价格假定520或20800(12500/313*520约等于20800)。
没门票:不买通行证也能肝阶段,但是船不能拿,最终给个两万煤之类的(就像pt服)或者2个大箱子,2级船和Yahagi照送。
普通通行证门票:20%九级船价格,105或4150dbl(实际4160,便宜你10dbl好了),最终奖励多个船,可以买阶段,每阶段20r或800dbl,26个阶段一个阶段就26分之一的九级船价格,肝和买奖励一样,溢出的阶段,随便给点蚊子腿1天高账几个旗子,或者1个wg箱子之类的东西。
买普通门票,大概105或4150,纯肝,20%价格提船(4/26约等于15%,但是4个阶段启动包为5000),来不及肝了,就按一个阶段20或800补票,也不算很黑吧。
普通门票直接提船,总共九级船价格*1.2(0.2+1),大概625或24960,因为是期间限定所以贵一些,也没太大问题吧,也不是强迫消费,买了这个就没必要肝了,因为肝就给些蚊子腿。
高级通行证门票:40%九级船价格,210或8300dbl(实为8320,便宜你20好了)dbl,最终奖励多个船,买了高级门票之后可以买高级阶段,比普通阶段贵,1.6倍的价格,32或1250(实为1280,便宜你30好了),有高级通行证再买或者肝阶段就给额外资源,直接买高级阶段给资源的多,400&200,肝就给的少,40&20。高级门票也可以买普通阶段,买普通阶段也给40&20。有高级通行证的情况下,建造完毕之后再肝阶段,仍然会给40&20+普通票的蚊子腿。
1. 买高级门票+26高级阶段一共九级船*2(0.4+1.6)价格,1040或40800dbl(8300+1250*26),直接提奖励400&200*26=10400&5200,如果愿意再肝多40&20*26。
2. 买高级门票+纯肝,约210,比普通门票+肝 多花20%的九级船价格,约等于104块买1k研发500钢,按官方定价(只考虑全款提船情况),41150/22约等于1870,一个阶段400&200,1870*2.5=4676金币,直接买大概是4676/12500*313约等于117,我这里是104或4150dbl,略微便宜一点。
3. 买高级门票+买26普通阶段+肝,约520*1.4(0.4+1)=730,一共多得40&20*26*2=2080研发点1040钢,扣除常驻九级船价格,花了大概210块钱,买了这些资源
4. 造船厂施工现场图片大全
船舶装配工主要工作是完成船舶分段以及设备基座的装配和制作,是造船行业中的一个工种。
船厂熟练装配工主要是以前的装配钳工,在脑子里必须有整套施工方案。
组装、必须会看图纸,会解决一些应急事情。装配工有的不仅仅会这些,车、焊等等,一般的量具、检验方法都得会些。
5. 造船厂施工现场图片真实
南通最大的造船厂是南通中远川崎。公司全称是南通中远船务川崎造船工程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日本川崎重工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造船企业,造船完工、新船订单和人工订单三项指标不断跻身中国造船领域前十名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建造和交付了200多艘高质量的船只。
6. 造船厂设计图
1、AUTOCAD 这是最普遍使用的绘图软件,就绘图而言是个很不错的软件.不过其功能很有限,不能做绘图以外的其他工作。
2、TRIBON这是目前大多数东亚船厂和设计单位使用的软件,做设计很方便的。不过该软件属于船舶行业的专用软件,即使是专业人员也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
韩国在使用该软件方面比较成熟,还有许多相关的二次开发。
3、NAPA该软件同样是专用的船舶设计软件,其在型线设计方面的功能非常强大。特别是在设计大型船舶方面,NAPA的优势很明显。
不过目前国内用NAPA的还不是很多。
4、CATIA这是一个很优秀的生产设计软件,但目前在船舶行业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
虽然TRIBON和NAPA都内做三维模型,但CATIA能让三维模型动起来。
CATIA做彷真功能非常强大,很可能是将来船舶行业发展的方向。
但CATIA对计算机性能要求很高,一般都只能在配置非常好的PC或比较高档的图形工作站上运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7. 造船厂车间图片
造船厂本工就是大学本科工程师是在厂负责造船和修船的各项目的负责人或制作图子研究船舶工艺等工作。而普工就是普通工人是职校和枝校毕业的专门听从领导领班进行日常工作,在车间加工各类另件等。
8. 造船厂工人图片
上海江南造船厂和上海沪东造船厂普工待遇差不多的,我有亲戚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做厂医的,现在工资是6000多一个月,年薪差不多8万。车间技术工人和她工资差不多的,刚来的拿不到这么多不过1年5万以上是肯定有的。社保和公积金都有。
9. 造船工人图片
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江河纵横,湖泽棋布,数千里海岸线绵延围绕。为了征服江海,造福人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创造和发展了造船和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举世闻名,当时的造船技术之高举世公认。其实,中国古代造船业的繁盛,明代并不是起点,据考古发现,目前已知的中国造船史不少于七千年。而从秦汉到明初的千余年时间内,我国造船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春秋战国
舟战推高古代造船技术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有力量以武力兼并他国,开拓疆土。据《左传》《国语》记载,楚、吴、越等国地处河流湖泊众多的南方,这些区域经常发生水战,这些诸侯国也大规模制造军舟运用于战争。
当时长江流域各国用于水上攻伐的战船图像,被战国初年的人们绘铸在青铜器上并保留下来。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镶错图像铜壶”和河南汲县发掘出的“水陆攻战铜鉴”,以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宴乐射猎铜壶”等,都形象逼真地绘画着春秋时期的战船图形,并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激烈的水战场面,嵌错铜壶描绘的两层甲战船,上层载水战士卒,挥戈射箭奋战。下层居划船水手,奋力挥划长桨,向敌船冲击。这是春秋时常见的战船。
自楚康王十一年到楚昭王十二年的66年间,楚国六次派出大批战舰向邻国发动大规模的水上战争,这已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造船实力。在楚国与吴国多次水上较量中,楚国胜多败少,表明楚国的战船已具有航速较高、性能较好、结构牢固、战用装置先进以及战斗能力强等优势。他们建造的战船,有“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类型。
吴国是一个以舟立国的方国,无论是保卫本土,还是向外开拓地盘,都必须借助大量舟船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楚吴之间战争不断,吴国也因此大力建造舰船。吴王僚在位时建造的“艅艎”大舰,体形宽大,首尾高耸,是这一时期型制最大的水战指挥舰。阖闾掌政时期,在伍子胥的指导下,吴国也建造出“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舡”等战船。
吴国建造战船的技术先进之处,在于他们能根据各种战舰的不同用途,来设计其不同的大小、形制与长宽比例。
吴国勾践在位时,越国已经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造船工厂和专门从事伐木与造船的工匠。公元前494年,勾践败给夫差以后,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强国大计。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采取各种措施,振兴国家。其间,他深感于越国水师力量薄弱,吸取失败的教训,决心大造战船,加紧训练舟师习流(水军),以实现灭吴复仇的大志。
这一时期,舟师水军已成为流域各大国显示军事实力的重要武装力量。先进的造船技艺首先被用于军舟的建造之中,大型战舰往往被看作具有威慑力量的战略装备。水战的胜败,也往往与各国航运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所掌握的造船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
秦汉时期
造船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秦朝至汉朝这段时期,我国古代传统的农、医、天、算等四大学科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造船业、航海业的发展和水师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时出现了我国造船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秦代的造船,继承和发展了巴蜀地区以及以前各诸侯国家发达的造船业。秦始皇非常重视航运业,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就开始筑弛道,整治全国各江河水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使水上交通四通八达;为统一和开发岭南地区,花了五年时间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运河——灵渠,它“深不数尺,广可二丈,足泛千斛之舟”,由此可知秦代已能造载重50吨左右的船舶了。
1974年,考古人员在广州发掘出一处造船工场遗址。其中心有三个平行排的船台和一个木料加工场地。船台与滑道相结合,是由枕木、滑板和木墩组成的。木墩与滑板不固定,滑道宽距根据不同需要可宽可窄。
滑板上平置两行承受船体的木墩,共有13对,两两相对排列,高约1米,正好适应在船底进行钻孔、打钉、捻缝等工作需求。这种采用船台与滑道下水相结合的原理,已和现代船厂的船台、滑道下水的原理一致。从较大的二号船台推算,该工场可造宽6—8米,长30米,载重50—60吨的木船。
到了汉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冶铁、煮盐、丝绸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水运的需要和水师的强大,加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使造船业随之兴旺起来。《汉书》记载,汉代名将马援曾率领过配备二千余艘船的庞大海上船队。
《太平御览》说,汉武帝时有一种称为“豫章”的大船,船上有宫室。这段记载说明当时有些船的规模已经很大了。
东汉末年刘熙所著《释名》书中也提到,汉代的大船有好几层,第一层称为“庐”,第二层称为“飞庐”,最高的一层称“爵室”。汉代造的船不但体积大,而且种类多,仅战船就有“先登”(冲锋船)、“斥候”(侦察船)、“艨冲”(战舰)、“赤马”(快船)等等。
西汉时期,造船中心就有数十处之多。主要在长安,雒阳(今洛阳东)、巴蜀(今四川)、长沙、洞庭湖一带,庐江郡(今安徽省庐江县一带)、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长江口附近的吴(今苏州市)、会稽(今绍兴市),还有福州、番禺(今广州市)等地。
当时已能按照不同需要,造出多种类型的客船、货船和战船。客、货船中有龙舟、酒肪、舸、艇、轻舟之分;战船中更有楼船、斗舰、艨、桥船、戈船、赤马、斥候之別。船舶建造趋于专业化,造船技术进一步提高。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我国的木帆船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那种在甲板上建数重楼的大楼船,船体雄伟坚固,能在海上抗风斗浪;帆、舵、锚等船用设备也已齐全。
这个时候出现了能使前侧风平衡的纵帆。这种我国独创的纵帆,性能优良,操作简便。
它的出现,在帆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使帆从只能顺风时使用的辅助地位,变为能适应不同风向,基本取代人力推进的主导地位,为船舶远航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唐宋元明
造船水平世界领先
充分而灵巧地利用风力,是我国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正因为有着高超的造船工艺,唐朝时沿海一带造船业发展迅速,有私营的世代造船的船厂,亦有官营的造船厂,技术工人分工细致,所有用料皆有政府部门组织。唐贞观年间,攻打高句丽,李世民派遣了几百艘战舰,数万士兵,这样规模的海战,没有强大的船舶制造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到了宋代,中国海船已能横渡大西洋,开辟了直达东非的航线。《宋书》记载了当时“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盛况。南宋时,仅海关税收即年达200万贯,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可以想象当时航海事业之兴盛。元代,泉州港成为最大的外贸中心,拥有海船多达1万5千多艘。指引船舶进出港口的六胜塔,至今还屹立在泉州海岸。
明代郑和于1405年首次远航“西洋”,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89年)早84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绕好望角到印度(1497年)早92年,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早87年,比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1522年)早一百多年。郑和的确是世界大规模航海事业的先驱,他的成功表明,直到15世纪,中国的航海事业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规模都很大。如龙江船场年产就超过200艘,它还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称。1957年在南京宝船场遗址出土一个全长11米以上的巨型舵杆,令人叹为观止。再如清江船场,有总部四处,分部82处,工匠3000多人,规模也甚为可观。
明朝造船工场有与之配套的手工业工场,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还有木材、桐漆、麻类等的堆放仓库。当时造船材料的验收,以及船只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从公元1405年开始,郑和第一次奉命出海,首次出去带领的船队规模就达到了200余艘,这些船根据规模、作用和载重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长度为151米,宽度为60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帆船,承载的重量高达800吨,能够同时容纳上千人,而这种“宝船”在船队中就有60多艘,占到了三成以上的比例,此外船队中还有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在船队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光是有庞大的船队还不足以在变化多测的海上航行,精确的航线和航海技术是船队必需的。郑和船队掌握了天文定位和罗盘技术,这在当时称为“牵星术”,能够非常精准的定位船队的航行方位,也被认为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航行水平,郑和的船队出海到达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很多岛屿,甚至有人推测美洲大陆也是明朝的船队最先发现的,直到现在东南亚的科伦坡博物馆还保管着当年明朝船队在这里拜访时,留下的纪念碑刻等大量物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