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潭船厂火灾最新消息
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都有哪些
1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长55公里,使用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8级地震,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如今,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让珠江口天堑变通途,改变了珠三角的地理格局,香港将获得更广阔的珠江西岸腹地。
2我国新一代“E级超算”“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于5月17日对外展示了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这也是该原型机首次正式对外亮相。据了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也称“E级超算”,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它将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3我国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9月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现场会上,“中科804”从3000亩示范片中脱颖而出,其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方面均表现突出。“中科804”和“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成功利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理论基础与品种设计理念所育成的标志性品种,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水稻的高效培育。“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研究成果于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细胞》杂志封面,这意味着我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先后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但一直没有攻克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学前沿的这个难题。利用该技术,科研团队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出大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5科学家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历经30年艰辛工作,测出目前国际上最精准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8月3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罗俊团队这一最新测G成果。以往G值测量的相对精度虽然接近10-5,相互之间的吻合程度仅达到10-4水平。因为精度问题,很多与之相关的基础科学难题至今无法解决。此次罗俊团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用扭秤周期法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馈法测G,精度均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吻合程度接近10-5水平。
6科学家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与丁洪研究员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即马约拉纳任意子。这种马约拉纳任意子纯净度较高,能够在相比以往更高的温度下得以实现,且材料体系简单。该发现或对稳定的高容错量子计算机研发有极大帮助,于8月16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7科学家“创造”世界首例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
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继原核细菌“人造生命”之后的一个重大突破。8月2日,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历经4年,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采用工程化精准设计方法,成功将天然酿酒酵母单倍体细胞的16条染色体融合为1条,染色体“16合1”后的酿酒酵母菌株被命名为SY14。经鉴定,染色体三维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SY14酵母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除通过减数分裂有性繁殖后代减少外,SY14酵母表现出与野生型几乎相同的转录组和表型谱。
8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水上首飞
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AG60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飞机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应急救援重大航空装备,对于填补我国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满足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能力建设需要具有里程碑意义。
9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微观结构
北京大学江颖和中科院王恩哥院士领衔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显微镜,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未来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等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成果5月14日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10我国首个P4实验室正式运行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1月通过原国家卫计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现场评估,成为中国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P4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具有开展高级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据介绍,P4实验室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埃博拉等危险病毒只有在P4实验室里才能研究。专家表示,该实验室对增强我国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科研能力起到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撑作用。
2. 平潭沉船事件
《举起手来(之二)追击阿多丸》于2010年9月9日在中国内地首映。
阿波丸号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远洋油轮。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平潭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除1人外,2008名乘客、船员以及船上装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以及数千吨大米,全部沉入海底。
3. 福建平潭沉船最新消息
阿波丸号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远洋油轮,船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平潭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除1人外,2008名乘客、船员以及船上装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以及数千吨大米,全部沉入海底。
4. 平潭船厂火灾最新消息视频
马尾的工资 还行吧 09年就和福州利亚船厂合作,因为马尾有订单而且多,但是马尾厂小,如是就和福州利亚船厂合作,马尾船厂里面的单子以海洋平台供应船为主,什么76米、56米的海洋平台供应船挺多的,福州利亚船厂在平潭岛上面,现在平潭岛搞开发
5. 平潭日本沉船
1977年至1980年,在我国福建省平潭县牛山岛以东海域对“阿波丸”初步打捞,竟然发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玉印)及郑孝胥安葬时分赠后人的圆砚,砚上有“郑公孝胥安葬纪念”字样,而历史记载“阿波丸”乘员全部是日本人。
李树喜认为,这说明,日本人搜罗携带了中国北方的文物宝器上了“阿波丸”,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遗存“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很可能就在其中。
6. 平潭船厂火灾最新消息今天
长乐机场班车坐机场大巴到阿波罗大酒店,汽车站就在旁边,不用打车,走过去3-5分钟,做平潭班车到平潭县城,有公交到苏澳镇,下车有很多摩的和三轮车可以到船厂。
或长乐机场班车坐机场大巴到福清市(车次较少,看你到达时间了,福州下去车也有经过福清水南车站),到福清水南汽车站坐到平潭班车到县城后一切照上。
平潭县城住宿很多,到县城后自己可以选择各个档次的宾馆。
7. 平潭船厂火灾最新消息新闻
【灵响菜市场】
藏在市中心的吃货天堂
灵响菜市场位于福州繁华地段,与三坊七巷相隔一条街。每天从天未亮到夜幕降临,菜市场里时时刻刻上演着与南后街景区截然不同的生活剧。灵响菜市场并不算大,林林总总大约五十几个小店铺和摊位,但食材种类多而新鲜,品种也齐全,应季食材令人眼馋。土猪肉、山羊肉、牛肉都有,小巷子的尽头还有来自平潭和霞浦的海鲜,品种相当丰富。
【坂中农贸市场】
美食达人的“万能市集”
许多人都不知道坂中农贸市场,听说过的也是直摇头:“太远了在森林公园附近呢”,“的哥都知道那条路最难走”……或许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市场在一些美食达人圈子里,可是享有“万能市集”之名呢!
【肃威菜市场】
这才是福州最寻常的样子
在老社区,总能看见与之相伴多年的老菜市场,肃威菜市场就是如此。在省府路与鼓西路间,有一条约230米长的路——肃威路,肃威菜市场就藏身于此。
【西营里市场】
福州菜市场的“江湖一哥”
曾经,位于鼓楼南门兜的西营里市场,是许多80后孩子的温暖记忆,它始建于1997年,在老福州眼里,是本地“菜市场”的江湖一哥。
【新西营里农贸市场】
不改“一哥”本色
2013年,新西营里市场搬迁至在湾边大桥北桥头,并扩容五倍,新市场名为华威物流新西营里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家还是习惯直接叫新西营里。
【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
300多种国内外海鲜云集
位于马尾区的福州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是这座城市食不离海鲜的缩影。
【新亚细亚南台农贸市场】
就俩字:便!宜!
新亚细亚南台农贸市场的水产品以淡水河鲜为主,既有龙虾、鲍鱼、刺身,也有大鱼、小虾、河蟹;既有从外省空运来的,也有从近县陆运来的。
【台江农贸市场】
福州80年代的缩影
老福州人,还记得台江农贸市场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江码头聚集一批贩售大米、香菇等农副产品的摊铺,之后渐成气候,形成台江最繁华的批发市场,我们都习惯称它为“台农”。海鲜肉类、蔬菜瓜果、农副产品、服装百货……你想要的东西,在这基本都可以买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