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造船城市
中国的造船厂有:
1、中华造船厂:中华造船厂,前身是大中华造船机器厂,创建于民国15年(1926年)。1953年1月实行公私合营,改名公私合营中华造船厂股份有限公司;1953-1956年6月,先后有14家私营小厂并入,1960年又有2家公私合营小厂并入;1966年11月更名为东方红造船厂,1973年1月重新定名中华造船厂。
2、上海船厂:上海船厂的前身是英商英联船厂和招商局机器造船厂。1952年8月15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征用英联船厂,改名“军管英联船厂”。1954年1月1日,军管英联船厂主厂(今浦西分厂)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1982年6月,由交通部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1985年3月,改名为上海船厂。
3、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出资组建,中船集团公司控股,注册资本14.40亿人民币。是中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船舶总装厂。
4、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船舶修造企业,是建造修理各种船舶、加工大型钢结构的专业性企业,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船舶的专业性船厂。上海江南造船厂创建于1865年,1996年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独立建制。
5、大连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船集团)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前身为“中东铁路公司轮船修理工场”和“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始建于1898年6月10日。
2. 造船的城市
国内有三大造船中心: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正好和中国三大经济中心对应。长三角有以外高桥江南为主的国企,也有扬子江新时代等民企,还有南通中远川崎等中外合资企业。环渤海地区则有渤船、大船、山海关船厂等中船重工旗下的央企;珠三角地区凭借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船厂成为华南地区造船中心。其他诸如福建山东湖北等地区,虽然也有一些较大的造船企业,但并不形成规模,和这三大中心比,还有差距。
3. 中国造船城市有哪些
一、上海
上海在解放前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在亚洲也是排名前三的工业重镇。在日本侵华前,上海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50%左右,产业工人达数十万之多,形成了纺织、造纸、卷烟、火柴、肥皂、面粉、皮革、橡胶等八大支柱产业,当时日用品国货基本等于“上海造”。
二、沈阳
五十年代末沈阳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工业中心,仅次于上海。上海成就了中国轻工业,以沈阳为首的辽宁则成就了中国重工业,辽宁无愧于“共和国长子”的称号!
三、哈尔滨
哈尔滨解放前是中国四大国际化城市之一,工业实力也非常强劲,尤其在电气、机械、仪表等领域实力雄厚,堪称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端制造中心,中国早期许多大型设备的研发都有哈尔滨的参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堪称中国高端制造的黄埔军校,就工业贡献来说,远在清华、北大之上!哈工大参与的重大项目有:FAST射电望远镜、登月工程、载人航天、空间站、登月机器人、星地激光链路等重大项目,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国内无出其右,是中国工业化的中流砥柱之一!
四、天津
天津工业始于洋务运动,作为李鸿章北洋系的大本营,洋务派在天津兴办了不少工业企业,其中最有名的是天津机器局,是北方最大的军工产业。解放前天津的工业主要有纺织、军工、机械、造船、水泥、化工、食品、烟草、制革、电灯等,工业门类齐全,是唯一能和上海相比的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中心。解放后,天津工业也大量外迁,人才支援全国建设,成为主要的人才和技术输出地。
五、青岛
青岛最著名的工业就是纺织,解放前与上海、天津并称“上青天”,解放后青岛纺织行业不仅向国内输送了大量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在省内援建了15个纺织工厂,还支援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赞比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创建纺织工业。
六、长春
长春的强项是汽车、光学、仪器仪表、电力、石化,向全国输出了大量上述人才和技术,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现在,长春在集成电路领域也拥有强劲实力,是国产光刻机的重要参与者。
七、太原
以太原为首的山西建国以来一共向全国输送了200多亿吨煤炭,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些煤炭需要3000万辆20节的火车才能运走!1930年代山西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全国排名非常靠前,与江浙沪同一水平,今昔对比令人唏嘘!
八、开封
开封解放前是河南省会,当年京汉铁路未经开封的主要原因是黄河开封段不稳定,出于安全考虑走了郑州,这也导致了开封的没落。
4. 中国造船业发达的城市
我国的重工业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陕西等北方地区,其它地区少有。分布东北的:沈阳(重型机械)、鞍山-本溪(钢铁)、抚顺(石化、装备制造)、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长春(汽车工业)、哈尔滨(装备制造)、大庆、吉林(石化)等、
华北:北京、天津、唐山、淄博等西北;太原、西安(国防军工制造业)、大同等山陕地区的能源重工城市西南:重庆(装备制造、军工)、攀枝花(钢铁工业)、德阳(装备制造)等华中:武汉(钢铁、制造业)
长三角:上海、南京 、徐州(装备制造)等。
5. 造船工业是哪个城市
吉林市地处松花江上游中段,当年水面宽阔,适于大船航行。
为打造运输用船和军事用船,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1425年(明洪熙元年)、1432年(明宣德七年)明政府三次派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到吉林造船。吉林市遂有“船厂”之称。后来,船厂在战争和清初的“封禁”中日渐湮没。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为巩固东北边防,抵御沙俄入侵,清政府派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在吉林建厂造船,组织船队,巡行江上。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首战沙俄,获得胜利。据《吉林外纪》记载:“顺治十五年,因防俄罗斯,造战船于此,名曰船厂。”明、清两朝在此造船、屯驻水军,故有船厂、船营之名。此后,居住在松辽黑地区的各民族都称这里为“船厂”。这便是吉林“船厂”的由来。6. 中国有几家造船厂
上海有著名的四大船厂。
1 沪东中华造船厂。
2 上海船厂。
3 外高桥造船厂。
4 江南造船厂。当年这几家都是上海响当当的国营企业。工人捧着铁饭碗,心里美滋滋。这里多介绍一下江南造船厂,前身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叫江南制造局。解放后改为江南制造厂。据说我国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也是江南造船厂的功劳。
7. 国内的造船厂
我认为中国目前最好的船厂还是在大连和上海的船厂最好。 就我所知道的,先谈大连,大连由以前的大连造船厂,后来九十年代是分成了大连造船新厂和大连造船厂,我们习惯上称作“新厂”和“老厂”,两个厂子去年年底和为一家,称作“大连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属单位是中船重工。现在接手的多是油船、老厂接手的军船多一些,包括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大连造船厂以前我记得好像是世界十大船厂之一。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海军4309厂、旅顺4810厂等一些修造船厂,中远集团的修船厂在大连湾,中远集团另准备把第一个造船厂建在旅顺。另外则都是中小船厂了,比如早游艇很出名的松辽第一船厂。 葫芦岛的渤海重工业很出名,造军船尤其是核潜艇,具体我不多说。 山东从目前来看多始终小型船厂,但是一后来看有评论说山东将成为造船第一大省。比如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韩国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投资建设的三星重工业(荣成)有限公司将落户山东省荣成市。另外大的船厂比如灵山船厂、威海船厂、黄海船厂等。 上海船厂最多,三月份我去过一次。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非常不错,以前是互动场合中华厂重新组合后的造船厂,造的油船好像造过中国最大的,和大连两个厂子竞争。还有江南造船厂造的军船是最多的。还有外高桥船厂更是国家重点投资的,据说外高桥的工资特别高。在崇明岛有一个造船基地将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 南方则多始终小型船厂,比如厦门有厦门重工,算是中型船厂。 我国的造船企业分南北两方。1982年5月我国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就是“中船总”负责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下属若干个研究所,比如708所等。并在1999年正式分成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简称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简称中船重工--)两大集团公司。南方企业由中船集团负责,比如沪东中华船厂;北方企业有中船重工负责,比如大连个两厂子。两个大的造船集团上属单位是国防科工委
8. 中国造船城市排名
11998名。乌克兰国立造船大学/乌克兰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于1920年7月16日成立,坐落于乌克兰的海滨城市尼古拉耶夫,是乌克兰海上专业研究上的佼佼者。根据俄罗斯帝国海军上将斯捷潘·马卡罗夫命名。乌克兰国立海军上将马卡罗夫船舶大学是乌克兰一所培养造船及相关行业、海事综合体和其他经济领域人才的高等教育和科学中心,位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洲。
9. 中国的造船业
1、2013年下半年较前两年比较,有回暖的征兆,但只是过眼云烟
2、2014年船企必将洗牌,小船厂将不复存在
3、未来船市也不会回到20世纪初的辉煌时代,那将成为历史
4、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级造船大国、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