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从1980年代以来,我国造船工业突飞猛进的原因主要有:
1、正确的产业政策
我国造船业有一定历史、相对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但1980年代初期,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极大。为此,国家制定了对外开放、以我为主的产业政策,各造船企业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一面积极引进先进的装备、技术和造船规范,一面积极承揽低附加值海外订单,在爱国华人海运资本的大力协助下,成功地实现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
2、国际造船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造船业是重要的产业,长期以来为发达国家所垄断。但是,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发达国家产业进一步升级,开始把这一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部分中低端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韩国从1970年代开始,造船能力迅速提高;而我国也赶上了这一产业大转移的末班车。因此,在1980年代,我国得以用较低的代价,换取了船舶生产的先进技术工艺,但船舶设备如主机、辅机、推进轴、导航设备等核心技术引进则相对滞后,这一局面至今未得到根本改变,依然依靠国外技术授权生产或直接进口。
3、有利的市场机遇
1980年代以来,国际航运市场几起几落,但从总体上看,船舶新增需求量在继续增加,而且保有量巨大,加之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对船舶的需求很大,因此中国造船业获得了发展所必须的良好的市场机遇。而随着我国这一产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吸收能力不断提高,造船能力和效率不断增加,保证了我国在船舶工业的终端产业链,即船舶制造、装配领域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成为船舶产量居国际第二位的造船大国。
4、国家持续不断的投资
从1980年代以来,国家对船舶工业的持续投资一直没有中断,而且投资规模不断增加。随着一大批新装备如机器人切割焊接设备、船板表面处理装置、超大型船坞、超大型起吊设备等的投入使用,以及生产管理信息化的普及推广,我国造船工业的面貌有了根本的转变。
当然,我国目前还仅仅是造船大国,还不是真正的造船强国,在高端产品的设计、生产方面,在船舶重要配套设备的开发、设计和制造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即使与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韩国,在这些领域也依然差距明显,这需要在下一阶段不断努力去填平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