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学术刊物(船舶 期刊)

2022-11-27 16:09 点击:151 编辑:邮轮网

1. 船舶 期刊

船舶工程杂志简介

《船舶工程》Ship Engineering(双月刊)1978年创刊,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国家技术类核心期刊。在推动造船工业技术进步、促进船舶科研事业的发展、沟通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报道学会动态和提供产品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成为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中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工程技术类刊物。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4、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2. 船舶学术刊物有哪些

  【刊物名称】《舰船知识》   【英文名称】 NAVAL&MERCHANT SHIPS   【刊物类别】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编辑出版】舰船知识杂志社   【出版日期】每月1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007/U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7148   【邮发代号】2-133   【联合征定代号】LD111007   【刊物版式】16开40页   《舰船知识》杂志创刊于1979年,由徐向前元帅题名。  

3. 船舶工程 核心期刊

声学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市声学学会;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的期刊,创立于【1982】年,属于【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是【】,【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国内刊号【31-1449/TB】,国际刊号【1000-3630】。

4. 船舶学术刊物排名

国外著名粮油企业

国际四大粮商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目前垄断性地控制了目前世界粮食市场80%的交易量。

一、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ADM的创始人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相关的生意,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时至今日,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

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食疗以及饲料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助品、类固醇、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

现在,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和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ADM公司还参股中国粮油集团的粮油业务和入股新加坡丰益集团。

二、邦吉公司(Bunge)

邦吉,在1818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创立,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公司,据公开报道称,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粮食加工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巴西、美国。

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为名,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进行深加工。

三、嘉吉公司(Cargill)

嘉吉公司,于1865年在艾奥瓦创立的,现在年营业额高达900亿美元,年获利达25亿美元以上,是美国第二大私有资本公司,法国第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包装加工厂,最大的养猪和禽类(如肉鸡、火鸡)养殖场。它的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是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从食品的生产、包装,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它还拥有超过100亿美元资产的避险基金——黑河资产管理(Black River Asset Management)和从事高科技及高回报(包括基因工程等)的生物工程研发计划。

嘉吉公司主张开放自由贸易,它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开发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因而对环境的破坏(如南美热带雨林之被狂砍等)非常显著。

嘉吉在中国拥有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多达27家,遍布沿海地区。

四、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

路易达孚公司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目前,路易达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主要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巴黎,圣保罗,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路易达孚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事谷物、油料、油脂、饲料、大米、肉食、食糖、咖啡、棉花、天然及人造纤维、电力、天然气、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贸易以及政府债券和金融证券业务。路易达孚集团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为跨地域的采购及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优势。

路易达孚的最新生意活动,是从事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产和经营,包括制造和交易经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生产的乙醇,它用以制造发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

路易达孚集团与中国在小麦、油脂、油料、饲料、棉花、食糖和饲料谷物等农产品方面的贸易十分活跃,有进口亦有出口。鉴于中国市场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发展,路易达孚集团一直积极开拓新业务,包括羊毛、塑料和各种肉食。

五、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

丰益国际集团是多元化的全球跨国公司,世界最大的粮食、食用油及农产品供应商、贸易商之一,世界财富500强中排名第300位。年营业额100多亿美元,先后在深圳、青岛、天津、秦皇岛、连云港、营口、广州、上海、泉州、防城港、张家港等主要港口及武汉、岳阳、西安、成都、佳木斯、新疆昌吉等主要城市投资设立了40多家工厂和20多家贸易公司,有多家投资企业,业务涉及粮油、化工、能源、房地产等行业。

旗下的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植物油行业十强企业之一。“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鲁花”这些食用油品牌背后,均有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的身影,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油脂业寡头,在沿海、长江沿线和内地实现全面而有力控制原料成本的工业布局。总部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属于新加坡独资企业,占据中国食用油销售份额的30-40%。

截至2007年,丰益公司在中国的食用油粗炼和精炼厂共24家,特殊油脂生产厂5家,灌装油生产厂20家,大米厂2家,面粉厂5家。益海嘉里已在形成了布点广泛、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优质生产体系;建立了中国庞大的经销网络,经销商数目已经超过2000家,遍布全国400个大中城市,销售网络已覆盖了中国除台湾地区以外的所有省区市。

集团旗下12家大豆压榨企业,日大豆压榨能力3.4万吨,年加工大豆1000万吨,年精炼油脂能力400万吨,并正进军中国大米,小麦领域。

六、来宝集团(Noble Group);

创立于1987年,以亚洲的钢铁贸易业起家,总部在香港,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集团,是农业、工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市场领军者,业务涉及多种自然资源和原材料,如棉花、谷物、咖啡、煤炭、铁矿石、钢材、铝材以及清洁油品等。

来宝公司先后收购了广西钦州大洋油脂和江苏南通宝港油脂,重组了重庆新涪和山东新龙油脂。

七、托福国际集团;

托福国际集团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在德国汉堡,是一家国际著名的农产品贸易公司,在全球设有40多个子公司和办事机构,年谷物和油料贸易量达4000多万吨。是世界农业原料的三大加工商之一,年营业额近150亿美元。托福公司重组了湛江华农公司,并通过郑州阳光公司入股开封正大和许昌山花公司。

八、荷兰CSM公司(荷兰中央糖业公司)

CSM是一家著名的荷兰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和粮食,业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

九、香港并丰集团

并丰集团以高度垂直整合模式为经营特色的多样化棕榈油产品的跨国综合企业,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棕榈种植、食用油生产加工、油脂化工、生物能源产业、运输仓储及物流业;集团业务遍及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印度等亚太地区及欧洲,集团目前棕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万公顷左右,集团在马来西亚拥有自己专营的物流及船务代理机构,有8万吨的船队,可以提供全面而专业的物流、运输及船务代理服务,业务遍及中国和海外市场,自1999年开始,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棕榈油的三大供应商之一,2007年,该集团在中国棕榈油市场占有率为18%,业务遍及30个主要港口和城市。

十、森达美(Sime Darby)集团

马来西亚最大国有企业之一。业务涵盖棕榈种植及精炼、房地产、汽车、机械、电力、水利、船舶、石油钻井平台以及医疗、酒店等,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运营商,宝马汽车全球第三大合作伙伴,总资产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300多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00多家全资和控股公司。全球员工20万。自2005年以来,森达美集团在中国投资了港口、航运、造船、水务、棕榈油加工、地产等企业,总投资超过100亿人民币。目前,森达美集团独资在日照市建设大型棕榈油加工项目。

十一、马来西亚联邦土地发展局(通常被称为联邦国土发展局)

联邦国土发展局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种植园的运营商,是马来西亚政府机构,主要职责是处理开发地区的农村穷人安置问题,并着重进行It focuses on opening smallholder farms growing cash crops .农场的开放和经济作物的发展。FELDA's schemes aregenerally open only to ethnic Malays , who form a majority of the Malaysian population. FELDA is the world'slargest plantation operator, with 811,140 hectares of oil palms, mainly acrossPeninsular Malaysia, Sarawak and Sabah in Malaysia. [1 ] It also operates plantations and oil mills in Indonesia.联邦国土发展局拥有811140公顷的棕榈园,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半岛,沙捞越和马来西亚沙巴。该公司经营种植园,在印度尼西亚建油厂,并持有马来西亚的一些主要银行的少数股权。

十二、印尼金光集团

金光集团是上半个世纪前由有“油王”之称的黄奕聪先生创建于印尼雅加达的一家现代化跨国集团公司,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5万人,总资产614亿美元,投资范围远及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英国和美国等。

目前,金光集团已发展成为涉及造纸业、食品与地产、能源、金融业、电信、林业等六大核心产业的国际化大集团。金光集团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种植和生产厂商,也是亚洲最大的浆纸业集团公司,被世界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期》评为全球华人第七大,东南亚第四大,印尼最大的集团公司。

上世纪90年代,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设厂,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的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约50家独资及合资公司。

金光集团农业部为集团创始产业部门,拥有从原材料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在印尼拥有大片棕榈、茶叶、橡胶、椰子、香蕉等种植园,还从事棕榈油和金枪鱼加工业。

十三、印尼春金集团

春金集团(Musim Mas Group)为印尼最大的棕榈种植,棕榈油精炼加工和油化学品生产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精炼厂,是棕榈原油加工成食用油的先驱,被印尼政府8次评为印尼最佳出口商奖,其在棕榈油加工方面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是一个综合性的棕榈油加工集团。其主营业务有棕榈的种植、棕榈果收集、棕榈油的精炼加工、肥皂的生产、油化学品的生产、印尼国内食用油的配给、货物运输及码头业务。

5. 船舶核心期刊

航海技术杂志是国家级论文期刊。航海技术由中国航海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正规期刊。

《航海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航海学会主办。办刊宗旨是:传播先进的航海应用技术,提高人员素质,保障船舶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航运企业经营效益提高。

办刊的方针是:从航海工作者中来,到航海工作者中去,从航海实践中来,到航海实践中去,把《航海技术》办成海事部门与航运单位之间、航海教育与航运实践之间、航运单位之间以及广大船员之间进行技术与信息交流的平台。

杂志的栏目有:航海与船舶操纵、物流与货运、通信与导航、船舶机电管理与故障分析、环保与防污染、船舶管理、教育培训与法规法则、航海科技动态与信息。

6. 船舶工程 期刊

应该是中国海洋平台吧,属于核心期刊。

《中国海洋平台》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

《中国海洋平台》是跨行业、跨地区的海洋平台工程刊物。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船舶制造领域的精品期刊,在全国各大船厂和船舶设计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栏目设置有:综述、评述、科研设计、海上工程、计算机应用、工艺装备、项目管理等。

7. 船舶科学技术杂志

对于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中国来说,具备深海探测能力,意义不言而喻。“下五洋捉鳖”是我国几代科学家的梦想。

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火车头”和“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探索深海的努力从未停歇。“蛟龙”号让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深海海底,“科学”号首次实现我国深远海探测的“多兵种作战”,“探索一号”使中国深渊科考挺进万米时代……

深海科考和载人深潜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了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全面提升,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跨越,为我国经略海洋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到达深海才能真正了解海洋

海洋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对海洋却知之甚少。

“现在大概只了解了5%的海洋。”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孙松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直言,“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3800米,如果不能到达深海,是没法真正了解海洋的。”

因此,一个能够探测深海的移动平台至关重要。2012年,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应运而生。

作为国家开展深远海综合科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号不是一条普通的船,而是一座“海上移动实验室”。孙松表示,不同于一般的设备研发,“科学”号实现了科考船与考察设备之间的高度契合、船舶操控和海洋探测一体化、船载设备的性能与科学探测目标一致,做到能用、好用、系列配套、综合配套,不单纯强求单项指标的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英国《自然》杂志曾两次跟踪报道“科学”号,称“中国已经完全具备开展深海研究的能力”,“‘科学’号对西太平洋的大规模综合考察是600年前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人的又一个创举”。

“下一步,我们要自主研发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更多的还要科学思维的转变,发挥中科院得天独厚的综合性优势,与相关研究所进行海洋领域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发展。”孙松说。

正如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日前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启动会上所说:“深海本没有路,我们无须跟踪,我们就是道路。”

从集成创新迈向自主创新

2012年,承载着中国人深蓝梦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冲击7000米,在世界载人深潜的榜首刻下了中国的名字。

中国用1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50年走过的路。作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不仅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而且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分别研制的控制系统与声学系统,是支撑“蛟龙”号实现深海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精细地形测绘、安全系统控制等功能的关键系统,实现了“蛟龙”号三大国际领先技术优势中的两项。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称,控制系统在“蛟龙”号2018年的技术升级改造工作中运行状态良好,将在明年1月具备海试条件。

有了第一步,才能迈出第二步。作为“蛟龙”号的兄弟,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最大的不同是实现95%以上国产化。

“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在‘深海勇士’号中同样发挥了‘最强大脑’的作用,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于海斌说。

从7000米到4500米,这不是走回头路,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首席顾问刘心成告诉《中国科学报》,“深海勇士”号成功实现了潜水器核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在研制过程中先后突破总体设计与优化、大厚度钛合金载人舱设计制造、大深度浮力材料、低噪声深海推力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降低了运维成本,有力推动深海装备功能化、谱系化建设。

向世界海洋最深处进军

4500米并不是我国自主研制潜器的最终目标。我国已经部署了11000米大深度项目,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由于有了‘深海勇士’号的技术积累,目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十大核心技术全部攻克,正在进行分机制造、联调试验,预计明年上半年陆续完成各个部件的制造、联调和分项试验,随后将进入总装阶段。”刘心成相信,中国人有望在“第一个一百年”到来之际,到达世界海洋最深处。

事实上,早在3年前,我国深海科考已经进入了万米时代。

2016年,中科院深海所组织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我国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多型设备突破万米深度,获取大量万米深渊生物和环境样品,标志着中国深渊科考挺进万米时代。

当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达到了1088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此外,由该所自主研发的“海翼”号7000米级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6329米,打破了此前由美国保持的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世界纪录。

刘心成表示,在2016—2018年的3次深渊科考中,我国国产装备46次下到万米深度,获得深海生物、微生物、沉积物、水体等的样品、数据和视频,丰硕的科考成果为深渊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证明中国有能力引领世界深海深渊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

可以预见,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再次创造新的“中国深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如何确定船舶螺旋桨直径(如何确定船舶螺旋桨直径多大)
上一篇:船舶制造成本(造船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