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701所上海分部(上海船舶702所)

2022-11-26 20:03 点击:107 编辑:邮轮网

1. 上海船舶702所

能开船的。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有中海油和各大船厂,像外高桥、沪东、江南、大船、中远等几大造船厂。研究生还可以到像701、702、上船院等国内知名的研究院所和设计院。还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到海事局、海关等单位工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属于工学大类下海洋工程类的二级学科,本科学制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船舶建造和院校海运行业的重要支撑学科,主要学习船舶的构造、航行原理、安全性设计及建造等内容。在学习中又分为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两个方向,船舶工程主要是船舶制造和船舶舾装,海洋工程主要是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的工程。

2. 上海701船舶研究所

701子公司,待遇和701相比差很多,工作强度不大,但是个人能力提升有限,公司人员流动性较大。如果是本科生,无经济压力,可以试试,如果是研究生建议多多考虑,祝好。

3. 上海船舶704所

七○四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立与1956年11月。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

4. 船舶集团702所

首先,吉国先生将“蛟龙号”下水的全过程按照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大家一一介绍,公布各个阶段一些不被人知的详细数据,并且对抛载、坐底发送信息等专业名词进行解释。接着他又从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讲起,强调想象力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带领我们跟随科技发展的脚步,看不同时代潜水器的发展。由一战前各类怪异的前身逐渐转变为工业时代的工程结晶,潜水艇在一战英德海防对抗中大放异彩。出于军事目的,接下来各个国家均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潜器研发。

常言说:上天难,入地难,下海更难。这话概括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感知。正是如此,自古时起,我国便有“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吉国先生带着大家横向对比航天和深潜的相似与不同,即他们都面对着各类技术难题。航天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高速与失重,相对于此潜水器最大的长处是潜水舱是密封抗压的,内部基本处于常温、常压环境,但当飞船进入太空,宇宙的光依旧存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外面的东西,可是当潜水器进入深海,便进入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周围漆黑一团,发生任何情况都仅能依靠海面上的母船,但在很多情况下母船是无能为力的。随后吉国先生又介绍了我国深海海洋资源开发发展历史和现状,通过与美国等国的比较,吉国先生引用汪品先院士的话,“要敢于在海洋项目上投钱,海洋科学更加需要有条理的组织。”

接下来吉国先生介绍潜器的组成和流程,主要涵盖潜水器的组成:母船、水面支持系统、潜水器本体,潜水器的下方回收技术的难点要点,水声技术在深潜中的重要性,还有海上试验合练由浅水到深水的实验过程以及面对合练中各类难题如何渡过难关,直到最后经过数百项技术的修改,逐渐走到7000米深潜的世界前列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做什么学问都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尤其是现在常说的“创新”更是如此。

在讲述专业知识之后,吉国先生又给同学们讲解“蛟龙号”从设计到下水合练中的趣事,以及潜艇操作员的奇妙海底见闻。吉国教授引用唐嘉陵、付文韬两位队员在“海试快报”发表的文章,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描述的海底世界充满奇幻色彩,神奇的生物、寂静的环境为我们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海底世界。而在“蛟龙号”的前期建造和后期合练中,也发生过很多趣事,例如将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绑在潜水器上下潜到7000米的深度、警车为运送潜器堵路开道、面对商船进入警戒线护航船强硬反击等“蛟龙号”的成功是由无数人的努力促成。最后吉国先生总结“蛟龙号”走过的路,“发起在无锡,目标在上海,落户在青岛。”

会后,勘查技术与工程10级的赵丰伟对潜器的水下定位、商业用途和潜员选拔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吉国先生一一为其解答。“吉国先生是参与到一线的专家,因此给我们讲的也都是一线的最新内容,他能从一个参与者、设计者的角度看问题,这是我们从课本上学不到的。”赵丰伟如是说。

5. 中国船舶702所

2020年八月,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奋斗号把一万零九零九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注在了世界海洋最深处,深浅人用奋斗换来了收获,满满的一年

中国船舶702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有大量的技术和经验的沉淀,以后能够从容的去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这是这个是整个团队最大的成长奋斗者号越战越强,在更极限的下线中,越法可靠稳定。

6. 船舶集团701所

最有名的<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

,武汉708船舶研究所

大概就这些。

7. 船舶701所

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 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 、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8. 上海船舶708所

上海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般,不是国家重点

研究生就更排不上名了

就业应该不怎么样

一般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出来就想进708,702,太乐观了吧,问问上交,问问哈工程,他们每年几个人去708就知道了

近几年船舶形式不好,不要太乐观

9. 702船舶研究所

武汉722研究所是中船重工集团下属的国家认定的重点军工研究所,是专门从事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研究,制造以及通信电子信息工程开发和设计,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高科技工程技术研究所,在船舶通信上非常有实力,武汉还有709,702等兄弟研究所。待遇非常好,欢迎报考研究生。

10. 中国船舶701所

701研究所,也称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舰船科技、海洋工程重点骨干研究所,唯一同时承担水面、水下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任务的核心科研单位,其性质属国家事业单位,是国家863、973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

11. 中国船舶701研究所上海分部

中国规模最大、装备先进的万吨级“海巡09”海事巡逻船于2020年9月29日在广州成功出坞。

“海巡09”由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的701研究所设计,船舶总长165米,设计排水量高达1.07万吨,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海上执法公务船。该巡逻船可搭载多型直升机并配合其加油、救生和搜寻等作业。“海巡09”设计装载状态下时速不低于25节,续航力在经济航速16节下不低于1万海里(约1.852万公里),在海上至少可以巡航执法作业90天以上;同时它还能在九级海况、12级风力条件下安全航行,在六级海况、八级风力条件下,直升机可以起降,具备夜间起降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上海船舶招聘网(船舶招聘网最新招聘联系方式)
上一篇:华海能船舶(华海船舶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