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船舶市场占有率
全世界船用主机都有苏尔寿、 B&W、 瓦希兰、MAN、 国内的大连重工、沪东重机、包括广船等品牌。MAN B&w和W&rtsil&是世界船用主机的两大著名品牌。在世界船用低速机市场,MANB&W品牌的占有率高达80%,W&rtsila品牌占16%;在世界船用中速机市场,Wartaila品牌的占有率达到38%,MANB&W品牌占27%。
2. 船舶市场规模
发展前景不错,随着全球环保政策日趋严格,船舶能源种类逐渐向低碳化能源转变,船舶电动化趋势愈发明显,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受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宁德时代、亿纬动力、国轩高科、比亚迪、鹏辉能源等电池企业纷纷入局电动船舶,产业创新要素集聚、活力迸发。所以发展纯电动船舶的前景非常好。
3. 中国船舶市场份额
目前船用主机主要制造商有MAN-B&W(原本为两家,后来合并),苏尔寿,三菱等几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B&W,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其次是苏尔寿,大约20%左右其余10%被三菱和其他厂家瓜分据此,国内船用主机使用最多的应该还是MAN-B&W
4. 中国船舶产值
船用内燃机是一种应用于船舶推进系统的装置。 它为海上船只供电。 与汽车中使用的发动机相比,船用内燃机非常庞大。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例如缸体,曲轴,底板,活塞,气缸盖和气门。 通常,船用内燃机以重油和柴油为燃料。 为了满足船用动力的需求,船用内燃机通常具有大的马力。 在此报告中,我们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包括用于小船和休闲船的引擎。
从地理上讲,全球船用内燃机市场细分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地区。 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2019年其全球市场产量超过32%。
该行业主要制造商有Mitsui,Caterpillar和CSIC,2019年其收入占比分别为14.49%,13.35%和12.67%。
2019年全球船用内燃机市场规模达到了413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5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5%。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船用内燃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船用内燃机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不同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5至2019年,预测数据为2020至2026年。
5. 中国船舶市场占有率排名
船舶行业属于装备制造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船舶行业属于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单位)中,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活动。
从近十年中国船舶制造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而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造船业将对韩、日的领先地位形成有力地挑战。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短期内,国际及国内水运市场的繁荣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地保障,而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以及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则构成了行业运营的主要压力。
6. 中国船舶营业额
是德国的船舶公司
MAN股份公司(MAN AG),前称“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工厂股份公司”(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 AG,又译作“曼股份公司”、“曼公司”),是一家控股公司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商用车、机器设备制造商,德国股票指数DAX的成分公司,世界500强之一,在全球有62,000名雇员,年销售额为150亿欧元,其中75%来自德国之外。旗下的MAN商用车股份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重型卡车制造商之一。
7. 中国船舶产量
1971年国内生产了批量的水泥船。这是那个时代一种创新。当时国内钢铁产量极低,木质船舶不适应大吨位载量运输,加上森林资源逐步沽结。当时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创造出水泥货船及趸船。至今大多码头趸船还是水泥趸船。水泥货船基本已消失。这种船自身重量重吃水深,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陶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