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重工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是央企(也是国企)子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七○八研究所)是中国船舶行业内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成果最多的军辅船及小型战斗舰艇,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机构,是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九五"、"十五"国家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的中坚力量。
2019年10月25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2019年11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在京正式揭牌成立。
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七一六研究所隶属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是特大型中央企业的下属单位,待遇很不错,一般硕士的月薪可以达到6K,还有安家费。716所主要是自动化研究,位于江苏省连云港。
3. 中国重工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招聘
大家所说的715所,通常是指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屏峰715号。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又称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总部设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屏峰715号。
715所是专业从事声学、光学、磁学探测设备研制的重点军工骨干研究所。
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型材
起重机钢轨(GB3426-82)
碳素焊条钢盘条(GB3429-82)
铁路钢轨(GB2585-81)
桥梁用结构钢[YB(T)10-81]
轻轨(GB11264-89)
桥梁建筑用热轧碳素钢(GB714-65)
热轧钢筋(GB1499-84)
电焊锚链用钢(YB897-85)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84)
矿用钢(GB3414-82)
冷镦钢(YB534-65)
农用复合钢(GB1199-75)
冷、热顶锻铆螺钢(GB715-89)(GB715-65)
农机用钢
凿岩钎杆用中空钢(GB1301-87)
机引犁犁铧用型钢(GB1465-78)
冷拉优质结构钢(GB3078-82)
覆带板用热轧型钢(GB3085-82)
二、板材
优质碳素厚钢板(GB711-88)
搪瓷用热轧薄钢板(YB474-64)
造船用结构钢(GB712-88)
空压机阀片用热轧薄钢板(YB539-65)
压力容器和多层压力容器用厚钢板(GB6654-86)
200升油桶用热轧碳素结构钢薄钢板(GB3276-89)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厚钢板(GB3531-83)
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耐候结构钢 25. 镀锡薄钢板和钢带
汽车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GB3275-82)
塑料符合薄钢板
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GB3273-89)
钢带的分类及代号
锅炉用碳素钢及低合金钢钢板(GB713-88)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3522-83)
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YB168-70)
低碳钢冷轧钢带(GB3526-83)
航空用合金结构钢板(YB540-65)
自行车用热轧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宽钢带及钢板(GB3645-89)
不锈热轧厚钢板(GB4237-84)
自行车用冷轧碳素钢宽钢带和钢板(GB3644-89)
不锈冷轧薄钢板(GB3280-84)
自行车链条用冷轧钢带(GB3643-83)
不锈钢板重量计算方法(GB4229-84)
自行车用冷轧钢带(GB3646-89)
耐热钢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GB4238-84)
手表用冷轧、热轧钢带和扁钢
合金结构钢薄钢板(GB5067-85)
刮脸刀片用冷轧钢带(GB3527-89)
弹簧钢热轧薄钢板(GB3279-89)
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GB3525-83)
优质碳素结构钢薄钢板和钢带(GB710-88)
冷轧不锈钢带和耐热钢带(GB4239-84)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GB2517-81)
热轧电工钢板(GB5212-85)
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5213-85)
冷轧电工钢带(片)(GB2521-88)
酸洗薄钢板(YB178-65)
冷轧电工钢板(YB73-63)
晶粒取向硅钢薄钢带(GB11255-89)
三、管材
结构用无缝钢管(GB8162-87)
石油对焊钻杆、钻铤、方钻杆管材及套管(YB691-70)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GB3639-83)
地质、石油钻探用钢管,石油油管及其接头(YB235-70)
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86)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9948-88)
锅炉用高压无缝钢管(GB5310-85)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8163-87)
锅炉用低中压无缝钢管(GB3087-82)(YB(T)33-86)
柴油机、船舶和轴承用无缝钢管
汽车半轴套管用无缝钢管(GB3088-82)
不锈钢无缝钢管(GB2270-80)
金刚石岩心钻探用无缝钢管(GB3423-82)
不锈耐酸钢极薄壁和小直径无缝钢管(GB3089-82)(GB3090-82)
直径5-152毫米电焊钢管(YB242-63)
四、丝材
焊接用钢丝(GB1300-77)(GB4242-84)
一般用途热镀锌低碳钢丝(GB3081-82)
碳素弹簧钢丝(GB4357-89)
一般用途电镀锌低碳钢丝(GB9972-88)
铬钒弹簧钢丝(GB5219-85)
重要用途低碳钢丝(GB3083-82)
重要用途的弹簧钢丝(GB4359-89)
通信线用镀锌低碳钢丝(GB346-84)
轴承保持器用碳素结构钢丝(GB5955-86)
制绳用钢丝(GB1178-74)
冷顶锻用碳素结构钢丝(GB5953-86)
钢心铝绞线用镀锌钢丝(GB3428-82)
冷顶锻用合金结构钢丝(GB5954-86)
手表用易切削钢及碳素工具钢银亮钢棒(YB467-64)(YB468-64)
辐条用钢丝(GB1201-89)
手表用高速工具钢银亮钢棒和不锈钢及钴基合金圆丝(YB470-64)(YB471-64)
合金结构钢丝(GB3079-82)
21. 优质碳素结构钢丝(GB3206-82)
高速工具钢丝(GB3080-82)
碳素工具钢丝(GB5952-86)
不锈钢丝(GB4240-84)
琴钢丝(GB4358-8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85)
焊接用钢丝推荐钢号(YB/Z11-76)
五、高温、耐蚀及精密合金牌号和用途
高温合金(GBn175-82)
精密合金(GBn291-89)
耐蚀合金(GBn271-88
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12月在青岛海西湾船舶产业基地注册成立,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海装院是中船重工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院,也是中船重工在海洋装备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
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七〇三所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科研设计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勇于开拓的经营开发人才。全所现有职工1200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七〇三所哈尔滨总部设有十个专业研究室、一个生产工厂,江苏省无锡市设有二个专业研究室和试验站,上海设有工作组。全所现拥有专业配套的近百座大型试验台架,包括透平及换热器俄部件及整体试验台,其试验装备优良,测试技术先进。
七〇三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舰船动力研究所,主要承担舰船燃气动力、蒸汽动力、核动力二回路、后传动装置以及各型动力装置检测控制系统的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和舰船主动力技术支持保障等科研、生产供货任务。专业范围覆盖海军舰艇的蒸汽动力、燃气动力、燃蒸联合动力、核动力二回路等多个动力专业领域。建所以来,成功研制多型舰船用锅炉、蒸汽轮机、燃汽轮机动力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及配套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我国海军水面、水下大型舰艇的动力装置均由七〇三所研制,并获得各种科技进步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24项。
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一研究所
中船重工718研究所,主要是研究制氢设备、特种气体、节能环保、精细化工、石油测井、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等产品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能源、冶金、化工、环保、建材、纺织、气象等行业。
基本上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地方,本科毕业应该很难进去。本科如果进去的话,应该和研究生工资相差不大。应该在3500左右,一般研究所是2年转正,转正之后工资在5000左右,但是福利很好,有房补,车补,餐补等等。过年过节还发购物卡等等,很不错的公司。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
七一一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以船用柴油机和动力装置为主专业,集研发、生产、服务、工程承包和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体。
所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江路18号,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
七一一研究所下设三个事业部和两个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一个柴油机生产制造工厂。2005年,与芬兰瓦锡兰公司合资成立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
七一一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历年来共获得各类成果奖365项,其中国家级奖30项,省部级奖225项。本所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3名,形成了柴油机和气体发动机、热气机、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舰船机舱自动化系统、热能动力设备和装置等五个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主导专业。
七一一研究所一贯坚持以科技引领动力,以诚信塑造品牌,以创新铸就成功,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致力于水下攻防、电子对抗装备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体系研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军民融合技术相互转化,形成了九大军品专业和四大科技产业方向。
七一〇所立足宜昌,布局北京、上海、青岛、三亚等地,逐步建成“水下无人攻防联合实验室(该括号内做字幕:三个中心、四个总体实验室、五个特种实验室、三个外场试验基地)和两个产业平台”,专业化、体系化、信息化的科研网络正在迅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