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船舶企业的发展现状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第一部船舶生产企业的行业准入标准——《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首次对全国船舶生产企业的基本生产条件要求进行统一规范。
国防科工委官员称,此举将对中国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保障航运生产安全、促进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令世界船舶制造商刮目相看的中国造船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了。而近几年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和竞争实力明显提高,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显然不光是坐三望二的态势了。专家预测,中国造船业直取世界第一将为期不远了。2. 中国船舶的发展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
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
3. 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1868年1月中国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蒸汽轮船是黄鹄号。黄鹄号是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蒸汽轮船,1861年曾国藩建成安庆军械所,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制造西式武器舰船。1868年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建成,自此之后,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开始发展,虽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是船舶制造业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不可忽略。
4. 我国船舶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在之前沪东招聘,本科生来了都直接是正式员工的。
据我知道,近两年,新员工进来都是和新事业签订合同,也就是所谓的劳务合同 这只是公司应对政策的方法,待遇上没有区别的 如果从工资角度来看,沪东不算特别理想,但也可以,基本在大环境里属于中等偏上吧,我说的大环境并不只局限于船舶行业 各个部门奖金差别比较大,如果你去个绩效奖高的部门,那工资会比较高的 至于转正是否困难,我不是很清楚5. 船舶业发展情况
上船:
a.一辈子在船上工作。
b.毕业以后上船,5年之内下船工作。一种出路,小有积蓄做生意;一种到船公司、货代公司作作相关职位,比二强一些.
c.毕业后上船,做到船长或者大副下船。一般情况下,这种人都是走上领导岗位,技术型的,如果管理水平比较高,思维比较好,不一定就是作技术型的管理岗位,很可能是管理型的,比例是50%;对了,有部分人也从事经商了.
d.毕业后上船,在油轮、化学品船、LNG船上做到船长或者大副下船。一般情况下都到大型能源公司作technical audit,工资很高,待遇很好,但是要想在公司里面成为领导层,一个字难。
毕业后马上在岸上找工作。这种情况一般发展不会很好,缺乏航运领域的很多实际经验,一般也就在货代公司作作sales.
毕业后上研究生。就业面相应拓宽,但是如果不是什么科研领域,在航运的操作层面,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地方比较少,我认识的几个人都在作sales。但是有可能进入大的生产企业(通用、大众)的物流部门工作.
其他:
a.这部分是部分在校学习成绩很好的人。
b.一部分留校当导员,一般就在学校里面混下去了。
c.一部分到海事局,但大部分到海事局就是去开交通艇,没什么意思,但是不排除,某些人在政府部门的活动能力强,最后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其实这个比例还是相当高的,现在交通部的一些人,大部分是航海专业出身。一部分去引航站,这是对航海专业很好的一个工作去向。
小结:成就一番事业的几率比较大,主要看个人的素质,还有相关航运知识的掌握,例如国际贸易、法律、管理等。属茅台酒,后劲潜力比较大,社会需求量大。基本上看涨不看跌。
与船舶业相关的一些工作,很多都适合轮机专业转行的领域,但是海上资历越好,越适合陆地发展吧
航海技术是属于远洋船舶驾驶 方向为主的专业,工作平台是各种远洋船舶,比如集装箱,油船,散杂货或者液化气等等。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工作危险性相对比较大。
虽然薪酬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素质以及情商,可能并不适宜从事这个行业,同时,因为航运的特殊性,很难兼顾家庭和事业,这个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内最好的航运四大名校,分别是大连海事,武汉理工,上海海事,集美大学。大连海事是交通部直属唯一一所211,也是在海运圈子里航运公司管理层,船级社以及海事局占据绝对优势的学校,他的航海技术专业目前排名全球第四。武汉理工的优势则是在造船和修船方向,但是这个方向和航海技术关系不大,而属于远洋运输的另外一个方向也就是轮机工程。目前轮机工程唯一一个中科院院士就在武汉理工,在造船和修船上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跑船上,还是不如实践性较强的大连海事。
6. 我国船舶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中国船舶资产概况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船舶总资产为4435138.37万元,同比下降2.03%;净资产为1541565万元,同比增长2.12%。
2.中国船舶经营现状 2019年中国船舶营业收入为2313618.79万元,
3.中国船舶营收结构及各产品产销情况 分产品看,2019年中国船舶散货船生产量为31艘,
4.中国船舶净利润分析 2019年中国船舶净利润为40475.7万元
7. 船舶行业发展现状
船代外勤就是驻船外勤,主要负责船舶在港期间的现场代理业务工作,充当船方与港口,货方,装卸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当事人的桥梁。其主要工作内容大致可归结如下:
1)船舶抵港前: 掌握船舶规范和船舶动态,来港任务,运输合同相关条款和费用分担情况,了解船方委托代办的事项,如加油加水,上物料,修理,借支,换船员等,应与船务调度保持紧密联系,在其安排和指挥下工作。 了解备货情况和靠泊计划,与有关方面事先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工作。 备好船舶进出口报关的联检单证,以便船舶到港后能顺利通过联检。
2)船舶在港期间: 了解船方,港方和货方对装卸作业的具体要求,协调好各方关系。 逐日了解船舶装卸进度,向船方定时汇报,出现状况,及时与有关各方联系,尽快解决问题。 办理船方委托的其他事项,保存好各种单据,并做好记录。
3)离港前: 根据作业进度和计划,与港方确定船舶出港联检时间,与船长沟通,做好开航前准备工作。 落实船员是否尽数回船,所需燃油淡水物品等是否办妥,代办事项是否完成,相关业务单据是否已由船长大副等签署完毕,随船单证是否备齐,联检单证是否齐全。
4)离港后: 将业务单据及财务单据等送交公司相关部门存档结算,以便做好清帐手续和航次结算,办理其他船方交代事宜。 船代外勤大多数都是事务性工作,比较琐碎,因而很难一一介绍。外勤在船舶在港期间是蛮辛苦的,穿梭于船上和码头现场,还要帮船东和船员代办一些杂事,又要协调好船,港,货三方的关系。累不累关键是看公司代理的船多不多了,没有业务可做,那就很闲,要是来船多,就没有什么假期可言。工资待遇也因公司而异,现在船代公司这么多,差异也很大,所以不好说。相对来说,比货代外勤要好得多,但是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则很难下定论,与很多因素有关。
8.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十大重点产业以及创新、质量、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方面的阶段性指标,值得国内外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士关注。
可以确信,这一规划推出后,随之而来的将是面向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一大批投资和激励措施。许多民营和国有企业必定会调整自身战略,与政府重点规划接轨,而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也将呈现指数式增长。
虽然经验告诉我们,某些产业要取得成功并非易事,但在另一些产业中,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将有可能极大增强中国企业的实力,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
随着政府战略规划加快企业生产成本沿经验曲线下降,未来十年内消费者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将要推动哪十个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其中一些已经在过去的规划中出现过。
信息技术产业:中国政府特别强调要在这一领域摆脱对外技术依赖,成为独立自主的“信息技术强国”。半导体行业投资预计将会大幅增加,中国公司对国际技术型企业的收购也会大增。
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中国目前主导着中低端数控机床市场。进一步重点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有助于促进生产率提升,同时提高制造业的技术门槛。预计到2025年(甚至更早)将有大量产品出口。
航空航天装备:中国力图成为卫星技术的领导者,希望能超越高度依赖外国技术的首个国产客机项目。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该产业的发展有一部分同南海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关。中国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打造出强大的出口产业。
轨道交通装备:从马来西亚到俄罗斯的众多国家,中国正在出口高速铁路产品。中国政府明显希望提升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将带动这方面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的发展既符合改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重点要求,也有助于实现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让国产汽车赢得国际认可的雄心壮志。
电力装备:能效也是这一领域的关键目标。智能电网和智能城市技术是核心重点。
新材料:中国政府将此视为真正由科研推动“发明”的关键领域。如果中国能在新材料发明与商业化方面领先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关于“中国能否创新”的讨论了。
医药及医疗器械:中国医疗器械制造近年来增长十分迅速,其产品已经开始对外出口。政府进一步支持会加速发展。
农机装备:中国同样希望提高这一产业的效率,打造产品出口平台。但与汽车行业类似,这一领域的目标有可能不容易实现。
同时推出的一些阶段性指标:
1. 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0.95%增加到1.68%;
2. 劳动生产率到2020年每年提升7.5%,此后每年提升6.5%;
3.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到2025年下降35%;
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到2025年下降35%;
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内容广泛、意义深远的工作重点,必将刺激内需扩张,促进本土制造业增长,同时推动多个产业实现到2025年出口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