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高船舶稳性
艏倾(trim by head)是指船舶自正浮位置向船首倾斜而使艏吃水大于艉吃水的浮态。通常不允许船舶艏倾,因为容易使航行的船舶发生危险。与之相对的为>艉倾,是指船舶自正浮位置向船尾倾斜而使艉吃水大于艏吃水的浮态。船舶有少量艉倾是允许的,而且艉倾使船的螺旋桨浸深变大,对提高推进能力有益。
首倾表示船舶首吃水大于尾吃水,也叫拱头。目前大部分船舶都是尾机型船舶,机舱在中后部,所以一般空船情况下尾吃水都是要大于首吃水的,首倾之后会严重船舶稳性和强度,以及航行的速度。
2. 船舶稳定性
排空法:排空法又称为逐一更换法。指将船舶压载水用泵排放干净,清洗船舶舱底的沉积物,然后注入洁净深海海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彻底地对压载水进行有效置换,三种置换方法中置换最为彻底的一种,并且完成压载水置换的时间也比较短。该法的缺点是:由于排放压载水能够改变船舶的吃水差以及船舶的稳性,对船舶的固有剪力和弯矩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每个压载舱不能太大,这就会增加压载水舱的数量。排空的过程中,要进行细的计划和监控维持船舶的稳定性和吃水差。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行,不适宜采用排空法
溢流法:溢流法又称为注入顶出法。从压载舱底部泵入清洁深海海水,使原来压载水通过溢流孔从顶部排出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不改变船舶的稳定性和吃水差,对船舶局部强度影响不大,不会产生货物移动位置的不良后果;使用该方法时,不需要进行周密的计算,船员的操作较简单;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可进行操作;对船舶的压载水管系不用作大的修改。该法的缺点是:置换过程中泵和管系的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对管系的破坏;置换过程中压载舱压力增大同样也存在着危险;采用这种方法的船舶顶部要设计溢流的端口。
目前,溢流法是在船舶上应用的最普及的一种压载水置换方法
稀释法:稀释法是通过管路的设计,将清洁的海水从压载舱顶部注入同时从底部排出的法。稀释法因涉及船舶设备、管路的改进或添置,因此仅仅在新船上使用。
过滤法:过滤法可直接滤去外来生物。通过选择合适网目的滤网,可以去除不同的生物群。一般来说,50um滤网可滤掉浮游生物,20um的滤网能滤去大部分浮游藻类。但是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的絮状物,容易堵塞滤网,因此对滤网要进行反复冲洗,比较耗能和浪费时间。因此过滤法通常用于压载水的预处理。
超声波法:超声波可以在局部产生数百度的高温和数百大气压的高压,从而将海生物杀死并粉碎。超声波功率在水体中的空化效应所产生的高压、冲击波、声流和剪切力能够有效地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3. 提高船舶稳性的两个途径是?
船之所以遇到大风大浪也不会沉没,是因为船设计和检验时除了要考虑到结构强度、浮力、抗浪能力、抗破损能力等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即稳性(日本称为复元性),船舶的GM值(初稳性高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关于船舶的稳性,可以打个非常简单的比方,就是把船视作一个不倒翁,如果重心靠下,头轻、脚重,就算把这个不倒翁给摁倒了,它还能快速地自我扶正,具体到船上,就是船体遇到风浪或者高速回转而出现侧倾后,还能自动回正,这种特性就是稳性。
4. 提高船舶稳性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提高船舶稳性的措施两方向:
(1)提高船舶的最小倾覆力矩(力臂);
(2)减小船舶所受到的低压倾斜力矩;
A:提高船舶的最小倾覆力矩(1)降低船的重心;
(2)增加干舷:有效措施之一,稳性不足的老船载重式降低的增加干舷。
(3)加船宽:有效措施之一,加装相当厚的护木浮箱。
(4)加水线面条数,与增加船宽类似。
(5)减小自由液面悬挂重量。
(6)注意船舶水线以上水密性,提高船的进水角。
B:减小风压倾斜力矩减小受风面积,即减小上层建筑长度和高度降低船员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将居住舱室和驾驶室等做得矮小一些。
5. 船舶稳性对船舶安全的影响
船舶纵倾对船舶的稳定性和航速都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航行安全。
6. 如何保证船舶稳性
在船舶设计中改善稳性的措施有:①合理调整B(或B/T)、水线面系数、重心高度,适当控制初稳性高度。
②尽可能降低,增大D/T(或F/T),采用大的舷弧和外飘的横剖线,控制好静稳性曲线的形状特征。
③注意液舱数量及大小的布置,尽量减少自由液面对初稳性和稳性曲线的影响。
④增大横摇阻尼(如设置舟比龙骨,减小舟比部半径等),减小横摇角。
⑤减小横倾力矩(如:控制好上层建筑的布置,减小受风面积及风压中心的高度;限制旅客横向活动范围;降低拖钩位置;防止货物横向移动等)。
7. 船舶稳性大
总体原则下重上轻 实在不行打压载水 不过压载水主要是用来调节用的 打太多会影响船舶的载重 只要做好配载图,合理积载就没问题 船舶稳性不是越大越好的 , 有一个标准范围 稳性过小影响行驶安全 稳性过大摇摆周期小 会造成人员不适和设备受到影响。
8. 影响船舶稳性的因素
影响船舶稳性主要因素有船舶的主尺度、货物配载、结构形式和长宽比。船舶设计初期,由设计单位根据用途和船东要求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航区和船舶类型计算稳性并核准。建造完成后要通过稳性试验并出具稳性计算书和稳性手册。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由船上的大副负责货物配载,以保证安全。
9. 提高船舶稳性的措施有哪些?
对进水的堵漏应急通常分成排水、隔离、堵漏、救护四队,分别由大副、轮机长、大管轮、水手长担任队长,船长为现场指挥。
1,发现船舶漏损进水,应立即发出堵漏警报(警铃和汽笛二长声一短声,连放1分钟),召集船员,报告船长和通知机舱。
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除固定值班人员外),应根据应变部署表/船舶进水应急计划的分工,携带规定的堵漏器材迅速赶到现场,做好堵漏准备。
2,大副应率领隔离队和堵漏队的队长,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害情况和进水量等,立即报告船长确定施救方案,指挥各队人员开始抢救。
水手负责测量压载舱、淡水舱和污水沟等舱柜水位,大管轮测量油舱的液位。大副率人测定破洞的位置、大小及进水情况。查找漏损部位的方法:测量舱柜液位;倾听各空气管内有无水声;观察船旁水面有无气泡和旋涡;在舱内听声和目测漏损部位等。
3,船舶发生漏损后,船长应通知机舱备车,立即采取减速或停车等措施,以减少水流和波浪对船体冲击;若已知漏损部位,保持破损位置位于下风(流)处,以减小进水量。
4,一旦发现船舶进水部位,应立即通知机舱组织排水,同时由轮机长率领隔离队关闭进水舱室四周的水密门和隔舱阀等,使进水舱室与其他舱室隔离,必要时应加固邻近舱壁。
5,堵漏队在大管轮的领导下,直接负责堵漏和抢修工作,实施行之有效的堵漏措施。船长应根据漏情发展,及时调整部署。
6,大副率领排水队使用所有水泵(包括便携式水泵)全力排水,并根据情况注入、排出和调驳压载水,保持船体平衡。
7,水手定时测量水位,并派专人不断观察并记录前后吃水和干舷高度的变化,估算进水量和排水量之差,判断险情的发展和大量进水对船舶稳性及浮力的影响,以便决定下一步的应急行动。
8,若进水严重且情况紧急,船长应当请求第三方的支援,并尽可能选择适宜地点抢滩。若船长确认堵漏无效,船舶面临沉没危险时,应宣布弃船。
9,船长应指示值班驾驶员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向船公司和有关当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