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接入量。将对人类的影响不亚于一次工业革命。5G的时候我们将实现万物互联,一个小小的终端能控制你自己家里全部的家电产品,甚至控制汽车的让他自动驾驶都成为可能。
同时5G对于制造业的革命也会是巨大的,因为伴随着企业的用人成本的增加,现在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重复性高的工作被机器人所替代。但受限于现在网络高时延和低接入量。部分还未能被替代:比如快递配送、出租车行业等。
然而5G的出现将改变现在所有产业,通讯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高接入量,与工业2.0的工业结合,以后你走进一个工厂会发现基本上没什么人,大部分的工人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一个厂长只需打开一个小小的终端就可以控制整个工厂。
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将会是怎么样的?
今年3月,原工信部部长苗圩说,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此言一出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争议,有观点认为中国已经是制造大国,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的份额高达18%,而且工业升级态势明显,新动能成长日益壮大,在较短时间内,中国制造将依托优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链配套组合,加速高端制造业发展,从国际"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迈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制造业未富先老,中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32%下降到2019年的27%,出现过早去工业现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工业现代化尚有一段距离,产业链、供应链处于中低端,而且不完整,断点和缺陷很多,恰好在这个时候出现制造业与虚拟经济失衡,人员和资本从制造业流出,这和工业化进程极不相衬。
这两种观点究竟谁对谁错?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所处的位置,这十分重要,因为国内需求十分疲弱,中国制造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很高,可以说国际竞争决定了今后制造业的走向。根据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依照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四项指标,被跟踪测评的9个主要国家中,美国以168.71分高居榜首,德国和日本分别以125.65分和117.16分位列第二和第三,中国以110.84分位列第四,如果剔除规模发展,中国对同序列的韩国、法国、英国优势并不明显。虽然从2010年起中国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地位,但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设备受制于人,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现像十分突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价格优势上,这背后是廉价的劳动力和政府优惠政策,这些都不能构成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而且长期劳动力的廉价也不利于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有损于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
有许多学者将东南亚、印度等制造业的兴起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归咎于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工人薪资提高、人民升值和能源成本上升不断抬高制造业成本。但个人觉得有这方面原因,但也不完全是,中国制造业严格来说主要是为全球生产,具有典型的来料加工模式,资源来自国外,国内加工组装,然后销往全球。这就带来许多问题,掌握资源的国家愿不愿拿给你用,国际市场是否容纳得下这样大的体量不断增长,你的产业链、价值链处于中低端,你只能与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竞争,你也有可能被替代。如果往高端爬升发达国家一定会对你关闭市场,华为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你自己的市场消费能力又不能支持你升级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形成互补关系,因此产业升级对未来中国制造业十分重要,其中最大的制约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创新生态,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停下来等你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