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造船厂排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现在有几家造船厂?
- 2、中国造船业能超越韩国吗
- 3、中国军舰使用模块化设计了吗?
- 4、中国舰船制造企业有哪些
- 5、船舶历史发展
中国现在有几家造船厂?
1.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3.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4.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5.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6.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7.江苏金陵船舶有限责任公司
8.芜湖造船厂
9.浙江圣龙海运有限公司
中国造船业能超越韩国吗
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跃居世界第一 。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均超越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2010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其中海船为2078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2.9倍,其中海船为2290万修正总吨;截至去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4.1%,其中海船为5695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4.6%。
中国现在是造船大国但是不是造船强国,和日本韩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工作效率不高。
中国军舰使用模块化设计了吗?
使用了
据法制日报报道,新中国成立57周年前夕的一天,浩瀚南海,一场波澜壮阔的海上对抗演习激战犹酣。在庞大的舰艇群中,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首次亮相、首战告捷。这艘具有远程目标指示和预警能力、具备空中、水面、水下攻击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区域防空能力的新型战舰锐不可挡,尽显海上“旗舰”锋芒。
◆创新,让新型战舰更显神威
2000年10月,由国内多家专业研究所、院校和军代表组成的专家队伍会师武汉,对新一代战舰的设计图纸进行审查。
总审图师徐永明带领审图人员经过50多天的审图会战后,向设计单位提出了近两千条修改和改进意见,均被设计专家采纳。在随后的建造过程中,又相继提出了上千条改进意见。设计生产单位综合各方面意见先后下达了6000多张修改通知单。每一张修改单,都使新一代战舰的性能指标向前跨越一步。
战舰的隐身性是现代高科技装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总代表高峰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舰上的后桅杆设计虽然满足了船体结构受力的要求,但也牺牲了一些隐身性指标。他当即向有关厂所提出了修改意见。当时,桅杆已装舰,修改设计技术难度大,重新生产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直接影响战舰的建造进度,工厂还会为此蒙受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高峰面对的几乎是一片反对声,但他认准一条:“只要有提升战舰作战性能的可能,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他带领军代表自己动手修改设计方案,优化后桅杆结构,验证隐身指标,经过7个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拿出了一套使新型战舰达到最佳隐身效果的设计方案。
某新型雷达,是新一代战舰上的标志性装备。在一次雷达试验过程中,军代表沈小东发现雷达捕捉目标后,数据更新速率很低,他感到还有提高的余地。于是,找到设计人员提出了快速更新数据的思路。被采纳后,数据更新率提高了数十倍。
◆风险,靠智慧和汗水化解
在新型战舰上,新研制的设备和装备超过30%。在国际造船历史上,超过这个界线就意味着高风险。面对超强风险,军代表室首次将风险管理模式引用到大型军品的研制过程中,通过采取风险预测评估、预警、化解等措施,使一个个风险归零。
某大型雷达有多个阵面,每个阵面有数米宽,高度则相当于一层楼,其基座与舰体的对接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细度。如此高的安装精度要求在造船史上尚属首次。他们对三百多个点进行了测量,采集了八千多组数据。雷达安装时,对环境温度、气象条件都有严格要求,他们专门与当地气象局建立了预报专线,每过15分钟了解一次气象变化。整个安装过程科学、严密,精度优于规定指标。
模块化舰船技术,至今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尝试过这一方法。军代表室提出要在这型战舰上推行这项先进技术,但承担研制任务的相关单位谁也不敢拍板。因为一旦有闪失,就意味着整条舰功亏一篑。造一条舰的成本不说,光周期就要好几年,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时任局长胡毓浩、总代表杜建明果断拍板:“干!”军代表们与研究人员一道将模块化造船技术涉及的关键技术细化为十多个科研课题、几十项子课题,与十多家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组成攻关联合体,经过历时6年的艰苦攻关,首次在中国军舰建造史上成功实现了武器模块化技术的应用。
◆试航,追求新一代战舰的完美
新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海上试验项目有一千二百多项,仅试验手册就有一米多高。
“向党和人民交付优质军舰”,是军代表们共同的誓言。新型战舰下水后,他们组织长达120天、9000海里的航行试验,对试验中暴露出的三百多个研制缺陷和质量隐患,及时组织专家攻关解决,使新装备交付合格率达100%。
为了这个100%,军代表们的付出却难以用数字表述:他们用5年时间完成了9年的工作量,累计加班达2300天。
为了新一代战舰的诞生,军代表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卫我海疆的和平盾牌
中国舰船制造企业有哪些
中国舰船制造企业,若指的军用舰船的话,应该是中国船舶集团公司CSSC、中国船舶重工集团CSIC,所谓的南方、北方集团,各旗下有众多的研究所、造船厂、配套厂,主要是由原六机部的单位组成,但不包括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等地方、合资的船厂。
船舶历史发展
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在国防、国民经济和海洋开发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 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
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后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开始采用了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然后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60年代先后,又出现了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
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动力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1954年,美国建造的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功率为11025千瓦,航速33公里;1959年,前苏联建成了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功率为32340千瓦;同年,美国核动力商船“萨瓦纳”号下水,功率为14700千瓦。
现有的核动力装置都是采用压水型核反应堆汽轮机,主要用在潜艇和航空母舰上,而在民用船舶中,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没有得到发展。70~80年代,为了节约能源,有些国家吸收机帆船的优点,研制一种以机为主、以帆助航的船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联合控制,日本建造的“新爱德丸”号便是这种节能船的代表。
古代中国是当时造船和航海的先驱。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造船工场,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带舵的楼船;唐、宋时期,河船和海船都有突出的发展,发明了水密隔壁;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宝船,在尺度、性能和远航范围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近代中国造船业发展迟缓。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
新中国成立后,船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50年代建成一批沿海客货船、货船和油船。60年代以后,中国的造船能力提高得很快,陆续建成多型海洋运输船舶、长江运输船舶、海洋石油开发船舶、海洋调查船舶和军用舰艇,大型海洋船舶的吨位已达30万以上载重吨。除少数特殊船舶外,中国已能设计制造各种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
关于《中国造船厂排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