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招商局造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历史上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都是干嘛的?
- 2、中国有哪些造船厂?
- 3、当年比日本三菱还强大的轮船招商局,为何会“倒闭”?
- 4、中国船舶分析视频?中国船舶手机价格?中国船舶今天涨吗?
- 5、海门火车站到招商重工船厂有几路公交车?
中国历史上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都是干嘛的?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主要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以求“自强”,江南制造总局就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工业企业,生产枪炮,制造小型机器,修补轮船等。(江南制造总局就是我们今天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问题,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就是其中的代表,主要从事航运,与洋人争利!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有哪些造船厂?
中国的造船厂有:
1、中华造船厂:中华造船厂,前身是大中华造船机器厂,创建于民国15年(1926年)。1953年1月实行公私合营,改名公私合营中华造船厂股份有限公司;1953-1956年6月,先后有14家私营小厂并入,1960年又有2家公私合营小厂并入;1966年11月更名为东方红造船厂,1973年1月重新定名中华造船厂。
2、上海船厂:上海船厂的前身是英商英联船厂和招商局机器造船厂。1952年8月15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征用英联船厂,改名“军管英联船厂”。1954年1月1日,军管英联船厂主厂(今浦西分厂)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1982年6月,由交通部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1985年3月,改名为上海船厂。
3、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出资组建,中船集团公司控股,注册资本14.40亿人民币。是中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船舶总装厂。
4、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船舶修造企业,是建造修理各种船舶、加工大型钢结构的专业性企业,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船舶的专业性船厂。上海江南造船厂创建于1865年,1996年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独立建制。
5、大连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船集团)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前身为“中东铁路公司轮船修理工场”和“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始建于1898年6月10日。
参考资料:中华造船厂-百度百科
当年比日本三菱还强大的轮船招商局,为何会“倒闭”?
我是“非本色”,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
轮船招商局是我国最早的轮船公司,亦我国最早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创办,翌年正式成立总局于上海,定为官督商办企业。李鸿章曾自诩:招商轮船,实为开办洋务四十年来最得手文字。但是,令李中堂最得意的这轮船招商局,尽管有着美好的开始,但是最终等待它的,还是是倒闭的命运。而大致与之同期的日本三菱公司,时至今日仍是世界机械制造业的巨头。
成立背景
晚清洋务派变法求强原起于“师夷长技”,目标在于“制夷”。这样一来,晚清军工与国防建设的变革与建设路径具有优先权。不过,洋务派很快发现,要使军工与国防建设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因为民富才能国强。很快,李鸿章等人不仅重视“军用洋务”项目,还大力发展“民用洋务”事业。
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攫得了在中国沿海、沿江通 商航行的特权。香港、上海等地的外国洋行利用这些特权,经营轮船运输业务--搭货载人。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美商旗昌轮船公司、英商怡和轮船公司和太古轮船公司。它们垄断了我国沿海、沿江的航运业,获利甚丰。如旗昌于1862年在上海成立,起步早、吨位多,仅1866年一年就获利22万多两,1871年猛增至95万多两。几年不到,总资本由最先的百万两增猛增至225万两。
与外国轮船公司“野蛮生长”相比,中国传统的帆船航运却遭到毁灭性打击。如1862年夏天,上海沙船业元老王永盛的一名船工服毒自杀。要知道,嘉庆道光年间,沙船运输业曾空前繁荣。从北向南运输大豆,自南往北运输漕粮,往返一趟大概一个月左右。这样算下来,一艘沙船一年可以往返七、八次,获利颇丰。据说,上海港最盛之时,有沙船5000艘,水手10万余人。
当然,这也为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的产生提供一些条件和机遇,只是中国务必抓住机遇:利用西方先进航运工具和经营管理方法抵制列强侵夺航运业。
实际上,为了解决“漕运危机”,早在1867年,容闳就曾建议曾国藩招商集股,购买西方先进轮船,组建中国轮船公司。只是曾国藩为了“维稳”,回复:“承运漕粮……在沙船为常业,非万不得已,亦未便遽作改图。”
1872年3月,总理衙门再度致函曾国藩、李鸿章,询问采用轮船承担漕运一事,希望他们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一个月后,曾国藩病逝,重担就落在李鸿章身上。结果得到三种建议:修复运河;修复废弃沙船,继续维持海运;朝廷增加沙船业漕运费用。不过,三种建议都被李鸿章否决,他认为:已有八百余年历史的运河,即使物尽其用,运输能力不过每年十万石,对漕运大局也没什么影响;明明有便利的海运条件,非要耗费巨资去修运河,不是疯了;修复沙船,至少需要3000万两白银的开支,还需修建容量万石以上仓库400余座,朝廷哪里有这么多钱?增加沙船漕运费,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最终,于同年8月,李鸿章命浙江海运委员朱其昂和其幕僚盛宣怀为计划中的“中国轮船招商局”起草章程。朱其昂带着他弟弟朱其诏到上海组建了“轮船招商官局”。为了使公司能够运转,李鸿章拿出私人资金5万两,并以7%的利息将直隶练饷13.5万两借给公司,并于同年12月23日给总理衙门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中国轮船招商局报告。报告中,李鸿章提出“华商集资组建轮船公司,由一官派经理指导之,并授予漕运专利以保公司利润。”并明确指出官督商办的基本概念:“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1873年1月4日,轮船招商官局正式开始营业,其全部家当就是在上海和天津的三艘轮船、仓库和码头以及一项运输20万石漕粮的专利权。
朱其昂想让胡雪岩带头入股,但没得到响应。原来当时上海商人担心自己的商股权利会被“官督”“吃掉”。于是,直到4月份才筹集到1万两现款和10万两认购承诺。
“商办”管理
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借助其优势设施与技术,很快抢占了帆船生意,虽然也有洋轮公司的竞争,但是连年获得巨大利益,公司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其生意之兴隆几将与西船并驾齐驱”。这一切,除了李鸿章的积极支持,还因该局高管“善为经理”有关,名义上实行“官督商办”,但招商局的管理权却在商人唐廷枢、徐润的手中。为吸引巨商入股,唐廷枢领头投资白银8万两、徐润附股24万两银,并各自动员亲戚好友大量投资。很快,各地富商巨贾开始加盟,招商局100万两银的招股任务得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改组后第二年,招商局净利润即高达8万两白银。紧接着,唐廷枢为扩大经营而加快购船,到至1876年,招商局已拥有11艘轮船,成为当时航运业的新势力。
随着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列强除了侵略我国边疆,还加快了对经济的侵略。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中的条款,在我国各通商口岸的外籍船只成倍增加,中国入超严重,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摆脱贸易与财政危机,清政府加快了控制民用企业的步伐。当时最大的民营轮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自然成为政府“关注”的对象。
当时上海爆发金融危机,此时轮船招商局负责人是徐润,原总办唐廷枢已离职,官方代表兼会办盛宣怀也因腐败被弹劾离职。
面对触不及防的金融危机,徐润措手不及,经营不善,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李鸿章趁机派已是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到局维持一切”。
最终,盛宣怀“利用”调查和重振招商局之机,“挤走”了徐润、唐廷枢。
“官办”时期
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素有“商父”之称,即使后来的民国时期也对其倚重有加,但是勤勉且务实的盛宣怀在其任内却引进了更多的官僚主义风气。公司的财政、人事、业务等重大事务,均由盛宣怀督办总理,而非董事会决定。而督办的任免,又全归北洋大臣批准。如此,轮船招商公司就完全成了李鸿章手里的官企。
1884年后,有了危机感的民间商人,对轮船招商局的投资热情开始大衰退。自1888年起,轮船招商局由“官督商办”进入“官办”时期。1890年公司资本总额从高峰时的533.5万、暴跌至275.1万。盈利更是大幅下跌,到1920年,轮船招商局的亏损额已经高达2000万两。
唯一得到实惠的是清政府:据统计,从1884年至1911年的27年间,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这两个近代企业为政府报销白银共350万两,占两局股本总额的六成。难怪郑观应在《商务叹》中透露出无尽无奈与凄凉:“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而大概同一时期的日本明治政府,却将国内大的轮船企业长崎造船所,以惊人低价转给岩崎弥太郎,这就是后来的“三菱”,之后成为一个完全商办的企业。
1909年轮船招商局改归邮传部管辖。实际上,轮船招商局的命运非特例,几乎所有晚清有民营资本进入的洋务企业,如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津沪电报局……都有相似的命运。
尽管如此,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还是有其现实意义: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瓦解中国的封建经济,剌激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中国船舶分析视频?中国船舶手机价格?中国船舶今天涨吗?
中国的造船历史很长远,疫情好转以来,船舶制造与运输的订单在增加,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就非常优秀了,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说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介绍中国船舶前,大家可以先看看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在当今中国属于最大规模、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齐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涵盖了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在造船业务方面,公司产品线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造船总量、造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因为是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备的产业模式,是国内船舶制造最优秀的公司。
简单聊了聊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优秀之处,是不是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在最近的几年以来,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远的,同时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不仅有品牌竞争力,而且名誉良好。在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中国船舶产品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和整合,全部包括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类型,已经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的是船海产业做的比以前更强,更优秀。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主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市场的需求,在稳固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前提下,对小型船市场提高关注度,将抢夺订单当作是企业最急迫的任务。因此,中国船舶贴近市场,开发改进主流船型,加快实施豪华邮轮项目,打破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逐渐转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除这些以外,其旗下还有自己研发的船只项目,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着手开发大型游轮市场。篇幅问题,有关更加深入中国船舶的报告和风险内容,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赶紧看一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被控制住后,经济也开始逐渐复苏,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需求量大,也因此把船舶运输业带上了发展之路。可以把中国船舶看做是我国民船的龙头企业,对民船回暖有很大帮助,且对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也有一定影响;不难预想中国船舶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将最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拥有的红利。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船舶作为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很有可能在行业的变革中,借着国家改革福利,迎来飞速发展。然而文章没有实时性,若是想深入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马上点开链接,你的股票有专门的投资顾问判断,看看中国船舶目前行情的情况:【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10-2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海门火车站到招商重工船厂有几路公交车?
海门火车站到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可乘坐公交海门128路,换乘海门117路。
关于《招商局造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