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船舶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所有造船厂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企业:南京金陵船厂
联系人:曹先锋
区号:025
电话:8785115
邮编:210015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燕江路55号
南京武家嘴造船厂
地点: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武家嘴船厂
南京周边都有什么船厂、、???
目前有项目在造的,中国长航南京长江油运紫金山船厂 南京东嘉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今达船业有限公司 乘浪船厂 江苏亦淳武家咀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南京蓝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南京东泽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还有其他规模的船厂,现在船舶行情很差,手头上可能项目不多。
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是哪个厂
清江督造船厂。
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今淮安区)、清河(今淮阴区)二县之间的运河沿岸,因濒临淮水,故以“清江”命名。据史料记载,其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闸一带(故址现设有运河博物馆),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八十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里,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当政后的一大壮举,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郑和麾下数以百计的大型海船,分别在南京龙江宝船厂及福州长乐建造。朱棣及郑和相继去世后,下西洋行动中止,海船需求量大减,龙江宝船厂业务逐渐萎缩,取代其造船业中心地位的,是专造内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
当年造船需要大量木材,船厂本应就地取材,如明太祖洪武年间,供应辽东粮饷仍实行海运,除南京龙江船厂造一部分外,大多数海船由木材主要产地湖北、四川修造。明成祖永乐年间的漕船船厂规划,却放弃“群商四会,百木交集”的长江重要口岸芜湖和仪真(今仪征市),反而选在远离原材料产地的淮安清江,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永乐初年,江南民间征纳的粮饷,都是先经运河集中送到淮安常盈仓(漕粮四大名仓之一),再由“漕军”转运北上。淮安地处大运河与淮水交汇处,南接长江,东近大海,为“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对明朝的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所以船厂选址有更高层次的战略考虑,木材采办之远近,反成次要因素。
当然,淮安的漕运造船业中心地位,并非一开始就确立的。永乐年间,明廷分别在淮安及山东运河城市临清兴建清江、卫河两船厂,清江船厂负责制造南京、湖广、江浙等南方地区的内河漕船,卫河船厂负责制造用作海运的遮洋船,以及山东、北直隶等北方地区的内河漕船。后来南北各地争相自行上马造船项目,与清江、卫河二厂竞争,经过近百年风雨辗转,各船厂管理日渐松散,造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发生厂家中途拆旧船充数,或卖船卷款而逃的荒唐事。
直到明嘉靖三年(1524年),经工部尚书上奏建议,决定裁撤临清的卫河船厂管理机构,将其下属的十八个分厂并入清江船厂,与清江原来辖下的京卫、中都、直隶三大厂并列,常年有工匠不下5000人(通常是征劳役,可以纳银代役,由船厂另外雇工),每年造船量增至630多艘,成为明代唯一的国营漕运造船厂。其他地方造船厂,虽仍归属地管理,但计料修造,要受清江督造总厂监管指导。
永乐朝之后,漕运制度日渐完善稳定,到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额定天下船数11700余艘(内河漕船为多,遮洋海船约500余艘),“漕军”12万人以上。而当时由清江船厂监制统辖的船只,为6880余艘,接近总额六成。
关于《南京船舶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